2025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政治试题+答案

2024-10-28·10页·8.5 M

重庆八中高2025级第二次月考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详解】材料未体现改造客观世界,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界的变化,

且自然界变化不能支配心理变化,错误。这一研究把握了心理运动规律,且离不开研

究人员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

2.B【详解】见缝插“绿”、提供新鲜空气,体现了重庆因时因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入选。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人类创造的,

错误。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不能转化,错误。民有所望,城有所应,公园上新,提

升幸福感和获得感,入选。

3.C【详解】材料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根据事物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事

物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要透过现象抓住其本质和规律,符合题意。把握事物发展

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改造世界,“就能实现”太绝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超前思维,而

强调发散思维,排除。

4.C【详解】实践决定认识属于认识论,不是辩证法思想,不选。材料体现坚持系统

优化的思想,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材料强调“既要、又要”,不是在讲分清

主流和支流,且“大食物观”作为指导思想,没办法实现向“吃得好”的转变,需要通

过实践,排除

5.A【详解】该技术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利用科技手段守护耕地质量,正

确。该技术测试数据、掌握趋势及空间分布等,运用了定量分析方法,正确。题干中

并未提到功能分析,不选。该技术不仅关注土地健康问题的“点”,还关注整体状况,

不选。

6.B【详解】从材料中新的人为联系建立改变了过去的交通条件,可以看到联系具有客

观性,但并不意味着人就无能为力,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强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排除;人要根据固有的联系,去形成有利的人为联系,而不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去形成

联系,错误;材料中连接了既有线路以后全线开通,对经济社会起促进作用,表明联

想思维促使人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发挥,正确。

7.A【详解】发展规划不断推进完善,展现出一幅交通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与文化交

相辉映的画卷。说明认识具有上升性,城市发展规划应基于社会实践的需要不断向前发

展,正确。重庆正通过铁路及轨道交通规划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说明上层建筑反作

用于经济基础,正确。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错误。地理环境影响社会

生活,说法正确,但不是回答发展规划和实践的关系,错误。

8.D【详解】认识有指导作用,但是理论不能直接改造世界,需要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

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A 说法错误。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可转化,“替代”说法错误,且材料仅强调把握有利条件,B 说法错误。用局部推动整体

发展,实现系统功能最大化,C 说法错误。久久为功、钉钉子精神,体现了我们要注重量

的积累,通过持续量变引起质变,D 符合题意。

9.C【详解】保留旧事物的一切特征说法错误,新事物是在辩证否定旧事物的基础上产

生的,A 排除。解决矛盾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并且矛盾双方融合成新事物说法错误,B

排除。人鱼和谐成为涪陵美丽一景,这表明要承认矛盾,在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统一中推

- 1 -

动事物发展,C 入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取决于主体的具体需要说法

错误,D 排除。

10.B【详解】养老金方案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实际情况,

也说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正确。首先,生产方式的变

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说法不科学;另外,材料不涉及社会形态的更替,错误。社

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

变化而变化,错误

11.D【详解】对坚持重视人才与国家富强兴旺关系的规律性认识,根源于实践,错误。

重视人才与否,并不能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错误;从判断的角度看,这句话属

于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而从推理的角度看,这是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对国家富

强兴旺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的不完全归纳推理,正确;

12.A【详解】该市技能人才扎根一线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一方面有自身的努力

即内因,另一方面有社会提供的职业教育体系等客观条件即外因,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

用的结果,正确。重庆市注重产业工人技能培养,完善产业工人职业教育体系,为技

能人才提供了客观条件,这是技能人才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正确。技能人才起重要

作用,但不能决定整体进程,该说法夸大了技能人才的作用,不选。完善“小我”和

实现“大我”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有轻重之分、并无先后之分,不选。

13.A【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他不吃海鲜”断定了所反映的全部对象,他必需不吃一切

海鲜,才算“他不吃海鲜”,A 符合题意。“热爱登山”表达的是徒步这项运动的热爱,不

能表示他至少徒过一次步,B 不符合题意。按照题干规则,“他不尊敬长辈”可以推出“他

不尊重一切长辈”,而不是“长辈不被他尊重”,C 不符合题意。只要他养过任何一种狗,

就可以说“他养过狗”,故他可能养过烈性犬,有可能没有养过烈性犬,D 不符合题意。

14.D【详解】如果“AI 太炎”能显著提升古籍整理的效率与精度,就会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传承弘扬有重要意义。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规则是有前必有后,无后

必无前。题干只能表述出显著提升古籍整理的效率与精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弘扬有重要意义的充分条件,不能判断出是不是必要条件,因此该判断不一定为假,A

排除。如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有重要意义,即后件为真,前件不一定为假,

即显著提升古籍整理的效率与精度不一定为假,B 排除。没有显著提升古籍整理的效率与

精度,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因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有重要意义不一定为

假,C 排除。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则显著提升古籍整理的效率与精度,一

定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有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弘扬有重要意义为假,D 符合题意。

15.C【详解】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

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错误。“进行一般抽象”是指对思维结果进

行简略化处理,属于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阶段,可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

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具体过程千差万别,符合题意。“把抽象

的范畴和一般规定逐步具体化”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阶段,而“理想化”表述的

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环节,错误。“得到科学的说明和再现”是指思维从抽象的

规定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

- 2 -

点,形成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符合题意。

16.B【详解】画面中用蜜蜂和骏马表现“香”,看似无香却有香,表明合理的逆向思维

能实现创新的目的,巧妙处理了“有”与“无”的对立统一,符合题意。联想思维

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抽象思维,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7(1)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阻碍作用(1 分),

对其进行了整体否定(2 分,“整体”的意思没出来只给 1 分);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肯定合理因素,2

分),以服务社会发展(目的 1 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既肯定又否定,2 分),使其与当代文化相

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效果,1 分)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原理 1 分)。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脉”(1 分,必须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

系),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1

分,对现代化的意义)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1 分),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

遵循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1 分),又要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1 分)(未答

到两个具体规律,只笼统说遵循规律,给 1 分)

(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尊重客观规律,且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

分)

守正创新有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 分)守正有利于坚持马克思

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2 分);

创新有利于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

衔接(2 分);二者结合,有利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满足人们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 分)

(4)据题意可知,守正创新是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2 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

式为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必须两种,一个 1 分)。

但该观点采用的是肯定前件式(2 分)/先是在前提中肯定了前件“守正创新”(1 分),

然后在结论中肯定了后件“筑牢文化自信根基”(1 分),所以不符合逻辑规则,推理结构

错误。(2 分)。

如果学生只答到题意中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该观点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总分给 2 分,

因为没涉及到推理。

18(1)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2 分,只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答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给 1 分)阶级社会,北京中轴线的建筑布局体现着封建等级制

下的社会状况(2 分);如今,城市轴线布局体现着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社会状况。(2 分)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创造者(2 分),中轴线的建筑布局的性质变迁说明,

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要坚持人民至上。(2 分)

(2)立足整体性(1 分),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要立足城市的整体功能,不能割裂

城市文化、生活及其内在统一性;(2 分)

- 3 -

把握动态性(1 分),要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实现文化

遗产固态保护和活态利用的统一;(2 分)

注重实践性(1 分),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必须来自实践并通过实践检验,推动文化遗

产“活起来”。(2 分)

这道题是启示类,一定要达成怎么办,如果学生答成了是什么,最多只给 3 分理论分。

- 4 -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