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满分为100 分。
5.本试题卷共 9 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小题,共 24 分)
1.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 35S 标记的 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不会影响上清液放射性的强度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色素的溶解
C. 鉴定蛋白质需要先加 NaOH 溶液创造碱性环境,再滴加 CuSO4 溶液,并加热至 50 至 60
D. 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时,先将 H2O2 和过氧化氢酶混合,再调控到实验温度
2. 如图是高等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其中 a~f 表示细胞结构,
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示细胞结构中所具有的膜均为生物膜
B. 过程中多个结构 a 附着于 mRNA 上,可加快细胞内蛋白质合成
C. 生长激素的合成和转运途径是
D. 结构 c 中的蛋白质均依赖过程转运
3. 土壤盐化是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在盐化土壤中,大量 Na + 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耐盐植物
可通过 Ca 2+ 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减少 Na + 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提高抗盐胁迫的能力,其主要机制如
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1页/共 12页
A. 图中 Na + 进入细胞的方式与 H+ 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
B. 土壤中的 Na 能使细胞中 H2O2 含量增加进而激活转运蛋白 B
C. Na + 、 Ca 2+ 可分别与转运蛋白 A、B 特异性结合后进入细胞
D. 转运蛋白 C 可以同时运输 Na + 和 H+ 仍体现了载体蛋白的专一性
4. P53 基因与肿瘤的 形成有关,其表达产物 P53 蛋白。进行分裂的细胞 DNA 受损时,细胞内 P53 基因表
达水平会上升,激活 DNA 的修复系统,从而阻止 DNA 复制,以提供足够的时间使损伤 DNA 完成修
复;在 DNA 严重损伤的情况下,P53 蛋白会使细胞进入程序化死亡,阻止细胞进行不正常的增殖。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 修复双链断裂的 DNA 需要 DNA 聚合酶
B. P53 基因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C. 细胞程序化死亡时细胞内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D. DNA 损伤修复过程中,基因、 mRNA 、蛋白质的种类均增加
5. 下图 1 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科研人员提取了四名女性的 DNA,用 PCR 扩增了与此基因相
关的片段,并对产物酶切后进行电泳(正常基因含有一个限制酶酶切位点,突变基因增加了一个酶切位
点),结果如图 2 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2 的致病基因来自—1 和—2
第2页/共 12页
B. 该突变基因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 310bp 中
C. 若人群中该致病基因频率为 2%,则—1 与—2 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1/51
D. 如果用 PCR 扩增—2 与此基因相关的片段,酶切后电泳将产生三种条带
6. 某种开紫花的植物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三种性别类型。三种性别类型受一组复等位基因 A、 A+ 、
a 控制,其中 A 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雌株,不含 A 基因但含有 A+ 基因时表现为两性植株,只含 a 基因时表
现为雄株。下列围绕该植物的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中的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雌株所占比例等于 50%
B. 控制该植物性别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可组成 5 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有 2 种
+
C. 基因型为 A a 的植株自交两代,理论上 F2 中雄株所占比例为 1/6
D. 该植物体内,花瓣细胞原生质层为紫色,根尖细胞原生质层为无色
7. 图 1 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 K+ 跨膜运输的过程,甲、乙为转运蛋白;图 2 表示兴奋在神经
纤维上传导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 1 中 K+ 通过甲进行的跨膜运输不受呼吸速率影响
B. 图 1 的 M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N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C. 图 2 处于时膜内为正电位,此时膜外 Na + 浓度小于膜内
D. 图 2 处于时, K+ 持续流出神经细胞
8.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HBV 病毒入侵肝脏时,肝巨噬细胞快速活化,
进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第3页/共 12页
A. 细胞 1 是 B 细胞,细胞因子是激活 B 细胞的第二信号
B. 细胞 2 既可以促进细胞 4 的活化,又可以促进细胞 1 的活化
C. 肝巨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D. 树突状细胞或 B 淋巴细胞可以承担巨噬细胞的部分功能
9. 某科研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 GA3(赤霉素类)溶液和 6-BA(细胞分裂素类)溶液对墨兰花芽形成和提
早开花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甲组数据可知,没有激素调节墨兰也能形成花芽和开花
B. GA3 促进墨兰花芽形成和提早开花的 效果高于 6-BA
C. 6-BA 能促进墨兰成花器官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 GA3 和 6-BA 协同促进墨兰花芽形成和提早开花,且效果能够累加
10. 研究人员以某地典型的阴坡、滩地和阳坡坡向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坡向对高寒草地植被分布的影响,
得到如表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4页/共 12页
坡向
调查指示
阴坡 滩地 阳坡
禾草地上生物量相对值 56.29 50.49 18.01
莎草地上生物量相对值 71.07 114.69 10.59
杂草类地上生物量相对值 134.96 134.84 112.02
地上总生物量相对值 262.32 300.02 140.62
A. 不同坡度植被分布有所差异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 莎草的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小
C. 阴坡更适宜草地植被的生长
D. 坡向对莎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大于杂草类
11. 某种物质 A(一种含有 C、H、N 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
A.研究人员按照如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 A 的细菌菌株。图中将 M 中的菌液稀释一
定倍数后,取 0.1mL 涂布到平板上,初步估测摇瓶 M 中 1mL 菌液中细菌数为 2.4x108 个。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 实验时,淤泥及盛有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B. 乙中需要加琼脂和物质 A 等,实验需设平行重复实验,无需另外设置空白对照
C. 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时用涂布器蘸取菌液均匀涂布于平板上
D. 若乙平板上菌落数平均为 240 个,则接种的菌液的稀释倍数为 105
12. 下图为制备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图。通过过程获得杂交瘤细胞,通过过程获得能够产生
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第5页/共 12页
A. 图中过程获得的淋巴细胞,有的不能产生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B. 图中过程利用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C. 图中过程使用的 HAT 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
D. 图中过程以新冠病毒的抗原物质为试剂,筛选抗体检测呈阳性的细胞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漏选得 2 分,选错得 0 分,共 4 小题,共 16 分)
13.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图表示 A、B 两种植物光合速率在适宜条件下受光照强
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照强度等于 b 时,植物 B 叶肉细胞内产生 ATP 的场所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B. 若长时间阴雨天气,对植物 B 的生长影响更大
C. c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植物 A 比植物 B 制造的有机物量少
D. 对植物 B 来说,若适当提高 CO2 浓度,b 点将向左移动,d 点将向右下移动
14. 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若家蚕野生型和味盲型分别由 Z 染色体上 R、r 基因控制,
蚕卵颜色的紫灰和白色分别由 10 号染色体上的 B、b 基因控制。已知雄蚕的吐丝率更高,为了在家蚕还未
孵化时通过卵色判断蚕的性别,科研育种人员采用辐射的方法处理,获得了一只如图所示的味盲型紫灰卵
雌蚕(10 号染色体上基因用 b0 表示)(注:仅有一个卵色基因的卵不能孵化成幼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处理产生的 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诱变后得到的雌蚕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第6页/共 12页
B. 用该突变体与隐性纯合子为亲本杂交,子代中味盲型白卵雄幼蚕的概率为 1/3
C. 用该突变体与味盲型白卵异性蚕杂交,选取白卵,淘汰紫灰卵
D. 该突变体可以产生 bZr 、 OZr 、 bWB 三种类型的配子
15. 图中甲、乙、丙代表下丘脑的某些区域,、、表示不同的调节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上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中,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信息分子是激素
B. 人在进食后,下丘脑可以通过途径,经交感神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C. 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可以通过途径调节机体增加产热
D. 人在饮水不足时,下丘脑通过途径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16.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新迁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入的变化曲线(如图
1),以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 2)。结合图形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 1 的曲线 a 段表示该种群为“J”形增长,在 c 段该种群表现为增长型
B. 图 1 的曲线 b 段和 de 段都表示该种群数量减少,其减少的机理相同
C. 图 1 的 de 段和图 2 的 CD 段变化的含义相似
D. 图 1 的 e 点和图 2 中的 D 点表示该种群数量最小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17.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的中心枢纽,为植物细胞提供各种代谢所需的 ATP 和
碳骨架。为了研究氧苯酮对海生植物代谢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氧苯酮处理野生龙须菜,在无光条件
下以及 80mol/( m2s1)的光强下连续光照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 1 所示。光反应过程图解如图 2 所示。据
第7页/共 12页
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黑白瓶法测定龙须菜的代谢速率时,若测得白瓶、黑瓶的溶解氧初始浓度为 W0mol/g,8h 后,
测得白瓶、黑瓶的溶解氧浓度分别为 W1mol/g 和 W2mol/g,且 W1W0W2,则龙须菜的呼吸速率和光
合速率分别为______mol/gh1、______ mol/gh1。
(2)根据图 1 可知,氧苯酮浓度对龙须菜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_;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苯
酮浓度对龙须菜呼吸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氧苯酮处理会直接伤害龙须菜 PS受体侧电子载体 PQ 或细胞色素 b6f,限制了电
子在______________之间的传递。对 ATP 和 NADPH 生成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西瓜植株上可以有不同类型的花:雌花、雄花和完全花(同时具备雌蕊和雄蕊)。同一植株上同时存在
雄花和完全花称为雄花完全花同株,同一植株上同时存在雌花和雄花称为雌雄异花同株。为了探究性别决
定机理,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杂交过程及结果如图 1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8页/共 12页
(1)根据 F1 的表型推测西瓜雄花完全花同株为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F2 的数据表
明,西瓜雄花雌花完全花的遗传至少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将 F1 与品系 A 杂交,所得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控制西瓜雄花完全花同株的基因,根据其他同科植物与性别决定有关的 A(a)基因序列制
成引物,提取品系 A、X 及子代的 DNA 进行 PCR ,电泳结果如图 2 所示。(图中的 AKKZW 、 XHB 分
别为品系 A 和品系 X)
结果表明 A/a 基因参与了雄花雌花完全花的 遗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AA 植株的 ACS 酶(乙烯合成的限速酶)的活性以及乙烯的释放量显著高于 aa 植
株,由此说明发生基因突变后,改变了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性状的改变;也说明了乙烯能促进
______分化。
19. 有些植物需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开花。这种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
用。V3 基因是春化的活化基因。
第9页/共 12页
(1)春化作用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仅受植物激素调节,还受_____调节。植物进化出春化作用机制
对其适应生存环境的意义是_____。
(2)研究发现,与 20培养相比,低温(5)培养的拟南芥根尖分生区的 N8 蛋白浓度明显升高。将野
生型拟南芥和 N8 高表达突变株(n8)放在 20条件下培养,检测 V3 基因转录水平,结果如图 1.综合
上述实验结果推测_____。
(3)为探究温度信号对拟南芥 N8 蛋白的影响机制,科研人员做了系列实验。
实验 1:在 5条件下培养野生型拟南芥 28 天,再转至 20C 条件下培养 8 天,定期取样检测拟南芥中 N8
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如图 2。
实验 2:在 5条件下培养野生型拟南芥 28 天,用 CHX(翻译抑制剂)处理后分成两组,分别在 5'C 和
20C 下培养,定期取样检测拟南芥中 N8 含量,结果如图 3。
图 2 结果说明_____。实验 2 证明 N 蛋白的降解不响应温度信号,理由是_____。
(4)研究人员推测:由于低温条件下植物生长速度缓慢,导致单位质量拟南芥的 N8 蛋白含量上调。为验
证该推测,实验组选择的实验材料、培养条件、使用的试剂及检测指标分别是_____。
a、野生型拟南芥 b、N8 高表达突变株(n8)
c、5培养 d、20培养
e、植物生长抑制剂 f、蒸馏水
g、植株 N8 蛋白浓度 h、植株干重
第 10页/共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