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

2024-01-28·31页·1.7 M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梳理

宇宙中的地球

【基础篇】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太阳系

中心天体:太阳

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普通面特殊的行星地球

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与成分;适宜的光

照和温度;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为生物繁衍生长提供能量;(2)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2.太阳活动

太阳外部圈层(由里向外)与太阳活动

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太阳活动的周期:11 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导致无线

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在地球高纬地区上空

形成极光

地球的自转

1. 方向

2. 周期:一个恒星日23 小时 56 分 4 秒;一个太阳日24 小时

3.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各点自转角速度相同;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

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4.意义

昼夜交替

晨昏线判断:顺着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

晨昏线特征:太阳高度为 0;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晨线为 6 点,昏线为 18 点;与太阳光线

垂直

地方时

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

地方时东早、时刻数大,西晚、时刻数小,时间推算过程中向东推算加,向西推算减

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时区的标准时间,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东经 120 度的地方时

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 1 小时,两地同在东时区和西时区,

时差为时区数之差,两地一在东时区,一在西时区,时差为

时区数之和。

地转偏向力(可判断南北半球):北右南左赤道无。地转

偏向力只作用于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看物体的偏向人

的视线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要保持一致。

地球的公转

1.中心: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一般在公转轨道上标成逆时针)

3.速度:

位置 时间 速度 易混淆处

近日点 1 月初 快 与冬至日易混淆

远日点 7 月初 慢 与夏至日易混淆

黄赤交角的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

纬度变化: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靠近某点,该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大,远离某点,该点正午太阳高度

变小。

极值:特别注意南北回归线间地区的极值

2.昼夜长短

纬度变化:直射点在某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越往高纬度昼越长,极点周围出现极昼;

另外半球昼短夜长,越往高纬度昼越短,极点周围出现极夜

季节变化:直射点向某半球回归线移动,该半球昼变长,另外半球昼变短。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日出)地方时为 6 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日

落)地方时为 18 点。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

极值:直射点在某半球回归线,该半球昼最长,另外半球昼最短。

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情况相反)

3.四季

3、4、5 为春季,6、7、8 为夏季,9、10、11 为秋季,12、1、2 为冬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能力篇】

一、日期

日期问题:从图中所给信息判断地方时为 0 点的经线与 180经线是一个突破口

判断新一天所占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两地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长度计算:是两地间过 180的弧的经度差15

二、晨昏线

1.判断:依据定义(一定要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6 点,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18 点

2.晨昏线的特征:太阳高度为 0;与纬线的切点地方时为 0 点和 12 点;与赤道的交点

地方时晨线为 6 点,昏线为 18 点;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三、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于东北,日落于西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于东南,日落于

西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日出于正东,日落于正西;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升

起于北方,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升起于南方;极点一天太阳高度不变,等于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三、正午太阳方位

太阳直射点在观测点以南,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南方,北回归线以北全年,赤道与北回归线

间超过半年,太阳直射点在观测点以北,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全年,赤

道与南回归线间超过半年,太阳直射点在观测点上,正午太阳方位在正上方

四、点、线相对于地球表面的运动

由于地球的自转,点(日出点、日落点、地方时为 0 和为 12 点的点)线(晨昏线与地方时为

0 点的经线)相对于地球表面的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五、地理公转计算问题

读图要点

光照图中昼夜长短情况的判断相当重要。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始出现极昼(夜)现

象的纬度;昼(夜)弧的平分点。

判读晨昏线与经纬线关系。晨昏线与经线是否重合;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晨昏线与

赤道和其它纬线的交点。

判断光照图的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半球

时间求算(括日出、日落时间)

确定所求情况是特殊的,还是一般的。特殊的包括舂分日和秋分日,赤道上的点。

求出所求点与下列点间的经度差或时区差

将经度差(时区差)换成时间差

利用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时刻或晨昏线与某纬线切点的时刻,依据“向东推算加时差;

向西推算减时差”,得出所求点的时刻。

注:当所求点不是晨昏线与该点所在纬线的交点时,根据“同一纬线上各点日出(落)的

地方时相同”的规则。转求晨昏线与该点所在纬线的交点的时刻即可;也可在已知昼长的

条件下,推求日出(落)时间,日出地方时12 点,日落地方时12 点。

求算经度

确定所求对象地方时(若为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 12 点)

找出所求点与下列点的时间差

用时间差换算成经度差的方法,从而找到所求点所在的经线(所求点时刻数大,就从上述

点向东推,所求点时刻数小,就从上述点向西推。)

根据图文中已知的经度值和经度差,得出所求点的经度。

求算昼夜长短

附 1:已知某点正午太阳高度,求某点的纬度(已知太阳直射点纬度的情况下);求太阳直射

点的纬度(已知某点的纬度)。(图 2)

附 2:特殊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太阳直射点纬度2;极点上:

太阳直射点纬度;太阳直射的纬线:90

六、影子长短与方向:太阳方位与影子方向相反,太阳高度与影长负相关.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基础篇】

内部圈层

圈层 物态 物质组成 范围

硅铝层

地 壳 厚 度 变化

(不连续

地壳 规 律 : 海 拔高

岩 分布) 铁镁的硅

石 酸盐类矿 厚,海拔低薄

硅镁层

圈 物组成

上地幔

顶部

幔 软流层 岩浆主要发源地之一

软流层以下

液态或熔

地 外核

融状态 铁镍

内核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三个部分: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古登堡面。

三大类岩石

按照成因,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是侵入岩,

例如,花岗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

的喷出岩,例如,玄武岩。

沉积岩:特征:一是具有层理构造,二

是有化石。如:砾岩、砂岩、页岩、石

灰石

变质岩:例如,由花岗岩变质形成的片

麻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大理岩,由

砂岩变质形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形

成的板岩等。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右图所示,注意变式,三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浆指出来的一

定是岩浆岩。有一箭头指向岩浆的肯定是变质岩。)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

地质

构造图示 判断依据 地形 形成的地表形态 地形举例

构造

常在内力作用下形

(1)岩层一般向 山

背 成山岭;

上拱起;

有些背斜顶部因受

褶 ( 2 )岩层中间

斜 谷 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

老、两翼新

常在内力作用下形

(1)岩层一般向 谷

向 成谷地;

皱 下凹陷;

有些向斜槽部受到

( 2 )岩层中间

斜 山 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

新,两翼老

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地 两侧下降,中间 泰山、华

块状山地或高地

断 垒 上升 山、庐山

渭河平

层 地 两侧上升,

谷地或低地 原、汾河

堑 中间下降

谷地

2.流水、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外力 流 水 风 力 冰川

作用

侵蚀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青 风蚀蘑菇、风蚀柱 U 形谷、角峰、刃脊、峡

藏高原“水拍云崖”、黄土 风蚀城堡 湾

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

沉积 山口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地 沙丘、黄土堆积

区平原、河口三角洲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A:太阳辐射

A1:太阳辐射

A2:(大气)吸收

B:地面辐射

B1:地面辐射

B2:(大气)吸收

C1:大气逆辐射

C2:大气辐射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选择性

吸收、散射、云层的反射

选择性吸收:对流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

散射: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的、阴天天空是灰白色的,黎明与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温室效应):大气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

大气中(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强;故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全球变暖

热力环流

1.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2.据等压面判断气压高低

等压面弯曲,说明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不等,将同一水平面上 a、

b 两点气压高低的对比转换成 a 与 a1 的对比。

3.热力环流中几个要素间的关系

近地面 近地面气压 高空 垂直运动 天气状况

冷 高(相对于同一水平面) 低(相对于同一水平面) 下沉 晴

热 低(相对于同一水平面) 高(相对于同一水平面) 上升 阴

4.同一经纬度,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气压带与风带

1. 全球分布

2.季节性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一致】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气压带风带与降水

气压带、风带 降水量

低气压,气流上升

风从海洋来,如西风、南半球信风、夏季风

高气压,气流下沉

风从大陆来,冬季风、北半球信风

如: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控制,降水多;温带海洋性

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湿润

季风环流成因

一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二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

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形成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

澳大利亚西北地区:冬季西北风的形成----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南移,在地转偏向力

的作用下向左偏,形成西北风。

锋面与天气

冷锋 暖锋

定 义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示 意 图

图 例

雨区的位置 主要在锋后 锋前

过境前 天气晴朗温暖(暖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低温(冷气团控制)

对 天 气

过境时 刮风、降温、阴天、下雨(雪) 连续性降水

的影响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寒潮、沙

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一场春雨一场暖

尘暴

1、锋面的雨区均在冷气团一侧

共 同 点 2、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天气晴朗;过境时,多阴雨降水(不一定降

水)

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与天气

气压角度 低压系统 高压系统

气流角度 气旋 反气旋

水平方向

(以北半球为例)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示意图

垂直方向

气流由四周 N:逆时针 气流由中心 N:顺时针

大气 水平方向

向中心辐合 S:顺时针 向四周辐散 S:逆时针

运动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对天气的影响 阴雨 晴朗

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台风 伏旱、“ 秋高(天空无云)气爽”

低压系统——气 旋——上升气流——阴雨天气

小 结

高压系统——反气旋——下沉气流——晴朗天气

水循环

1.环节构成(见示意图)

2.意义

塑造了地表形态

使水成为可再生的资源

实现了能量的转换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影响地表径流这个环节

洋流

1.洋流分布规律【不要死记硬背,要会画洋流模式图】

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为逆时针。大洋东侧(大陆西

侧)为暖流,大洋西侧(大陆东侧)为寒流。

北半球为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为顺时针,南北半球为副热带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为逆时针。大洋东侧(大陆西侧)为寒流,大洋

西侧(大陆东侧)为暖流。

北半球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南半球的西

风漂流为全球性大洋环流,自西向东运动

(4)北印度洋:夏顺冬逆

2.洋流的地理意义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增温、增湿(增盐度),使低纬度气候向高纬方向延伸(如温带海洋性

气候);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降温、减湿,沿岸地区易形成雾,使高纬度气候向低纬方向延伸

(如热带沙漠气候);促进了高低纬间热量的交换。

褰暖流交汇处海域形成渔场、雾(妨碍交通)。秘鲁渔场的形成是由于离岸风产生的上升流

(海水上泛)形成的。

顺流航行航速快,逆流航行航速慢。

洋流可把近海污染物带到其它海区,使污染范围扩大,同时加快原海区净化速度,使原海

区污染程度减弱。

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分布图

66.5 66.5

23.5 23.5

23.5 23.5

0 60 120 180 120 60

【能力篇】

一、风向

1.作风向(北右南左)

先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据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关系(近地面呈 45角)作出风向.

2.由风向反推各力及高低气压中心

根据风向与各力的关系推出各力,由水平气压梯度力推出高低气压中心位置

:风向一定是由高压指向低压,根据北右南左来判断。

二、天气系统与天气

1.锋面的判断

依据示意图、锋面符号、锋面坡度(要有对比)、云系的宽窄、雨斜方向、雨区在锋前还是

锋后、锋面下空气运动

锋面与天气 从气温、气压、阴晴、风等方面掌握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注意冷锋过境

时天气是大风、降温、阴天、降雨雪。

2.锋面气旋

锋面一定出现在(低压)槽线附近。

(2)低压中心的左侧一定是冷锋。

(3)判断不同槽位锋面类型的方法:锋线两侧取两点作风向,以正对着锋线吹的风带来的

气团为主动气团定锋面类型;锋线的凸向为主动气团的移动方向,确定主动气团的性质定

锋面类型;

(4)判断锋面气旋所在半球

雨区都出现在冷气团一侧,雨区在北侧为北半球,雨区在南侧为南半球

4.根据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判断天气系统类型

五、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太阳高度;2.昼长;3.阴晴(雨日多少);4.海拔(大气的稠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5.坡向

六、气温的水平差异

现象类型 变化情况 影响因素

1.不同 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太阳

气温变化规律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纬度 辐射

夏季:海低陆高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沿海)与大陆(内陆)

冬季:海高陆低 洋流

2.同 沿海与沿海 暖流高,寒流低 洋流

纬度 山区与平原 山区低平原高

迎风坡与背风坡 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地形

向阳坡与背阳坡 向阳坡高背阳坡低

山脉对气流的阻挡,冬季风

3.区域现象 四川盆地冬季较暖、南亚较同纬度暖

(气流)的影响程度

4.风来自高纬降温,风来自低纬增温 气流源地

七、影响降水的因素

天气现象中降水变化

1.天气系统的运动,不同时间在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或者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

2.降水类型:锋面雨、地形雨(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雨量先增加后减少,在背风坡形成雨影区)、

气旋雨(台风雨)、对流雨

气候现象中降水变化

1.大气环流:风自海洋来——降水多,风自陆地来——降水少;低气压——空气做上升运动

——降水多;高气压——空气做下沉运动——降水少

2.海陆位置(沿海向内陆,获得水汽由多变少)

3.坡向:迎风坡一般多于背风坡

4.洋流:暖流多,寒流少

八、气侯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