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绘图题突破类型10 地貌的形成、塑造与观察 (解析版)

2023-11-19·18页·2.8 M

类型10地貌的形成、塑造与观察1.(2022福建龙岩高二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1)依据地形剖面线和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线,画出该沉积岩层顶部的剖面线。(2)假设在两处开凿隧道,从地质构造的角度应选择哪一处,并说明理由。【答案】(1)(2)处,因为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背斜为拱形构造,不易塌方。【解析】(1)由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线,可绘出同一沉积岩层剖面线,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用地形剖面线上各点的海拔减去其地下垂直对应的已知沉积岩埋藏深度,即为该沉积岩顶部的实际海拔高度,得到该岩层在剖面图上的实际位置及形态。如图所示:(2)由上题分析可知,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而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处,原因是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利于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易储存地下水,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且便于施工;背斜岩层呈拱形结构,能保证工程的稳定,不易塌方;而且背斜岩性较疏松,易开凿,节约成本。故选处。2.(2022浙江杭州高一期末)下图是某校地理学科小组做的地理实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该小组用玻璃制成中空箱体,在风的入口侧附近堆放510厘米厚的大小不均的干燥沙粒,箱体中部放置少许阻挡物。使用电动吹风机向箱体内送风以模拟自然界的风力作用,尝试分析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1)实验中风力不同,观察所吹扬起的沙粒有何不同。(2)当停止吹风时,察看沙粒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3)简单绘制阻挡物前形成的沙丘平面和剖面形态。(4)指出沙丘坡度与风向的关系。【答案】(1)风力越大,吹扬起的沙粒越多,粒径也越大。(2)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颗粒大的沉积近,颗粒小的沉积远。(3)如下图:(4)迎风坡缓,背风坡陡。【解析】本题选择以学生地理学科小组实验作为背景,设置4道小题,主要涉及风沙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地理知识的运用。(1)从大小上看,不同的风力能够携带的沙粒大小是不一样的,风力越大,吹起的沙粒粒径越大;从数量上看,风力越大吹扬起的沙粒也就越多。(2)当停止吹风时,从沙粒粒径大小来看,粒径较大的沙粒先沉积,粒径较小的沙粒后沉积;从距离远近来看,粒径大的沙粒沉积的距离近,粒径小的沙粒沉积距离远。(3)沙丘的平面为新月形;沙丘的剖面图为前缓后陡的三角形。(4)沙丘坡度与风向的关系,迎风坡对风力起到阻挡作用沙粒沉积坡度缓;背风坡受重力作用掉落堆积较陡峭。3.(2021湖南衡阳市一中高一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高中地理小组同学做了模拟风力作用的实验。实验如下实验器材:1.2米长方形硬纸箱、一捧沙石和一个吹风机。实验现象:吹风机开启后,纸箱附近尘土飞扬;吹风机关闭后,箱内外均有沙石分布。下图示意风力作用实验前后的照片对比实验前试验后实验后,小明同学继续探究风成地貌,并绘制等高线地形图。(1)该模拟实验可以观察到的风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实验结束后箱内的沙石分布规律。(3)该实验操作后,发现存在“实验持续的时间短,沙石移动的动态过程不便于观察:室内粉尘较多”等问题,请提出改进实验方案的建议。(4)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貌为___________,PQ两地相对高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米。用箭头在图中画出当地的主要风向。【答案】(1)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沉积作用(2)颗粒大、比重大的沙石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沙石后沉积(或者:离吹风机口越近,沙石颗粒越大,越远则沙石颗粒越小)(3)增加更多的沙石,同时注意多种类型颗粒沙石的混合;场地宜选在室外开阔的地方、无风的天气。(4)沙丘40绘图如下:地壳运动,形成断层,台湾海峡地壳下沉,海水入侵。【解析】(1)由图可知,甲处的岩层上拱,是背斜构造。(2)乙处是向斜成山,形成的过程:岩石受水平挤压作用发生变形,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地。(3)台湾岛屿原来与大陆相连,后来地壳运动,形成断层,台湾海峡原来的陆地相对下降,台湾岛相对上升,使台湾岛屿与大陆分离,海水进入,形成台湾岛。6.(2021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二期中)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及局部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甲处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2)判断乙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在下图方框中画出图中河流沿AB线剖面形态____,并说明其原理____。【答案】(1)地质构造:背斜。地貌:谷地。形成原因:构造运动产生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向上弯曲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成为谷地(2)河口三角洲乙地入海口处坡度平缓,河流流速减慢,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携带泥沙在河口处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3)绘图如下: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从地貌来看,该地地势较低,地貌类型为谷地。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岩层向上拱起的,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形成背斜谷。(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3)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河流在凹岸侵蚀,水深加深。图中A为凹岸,B为凸岸,所以河流沿AB线剖面形态如图所示:7.(2022山西晋中高一期末)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实验器材:长方形带风口的纸箱,吹风机、一定数量颗粒混杂的干砂砾、阻挡物。实验过程:电吹风开不同档位,形成大小不同的风,吹向沙堆。实验结果:形成沙丘;砂砾出现分选;吹风机开启后,纸箱附近尘土飞扬。吹风机关闭后,纸箱内外均有沙石分布。实验不足:实验持续时间短;水平方向颗粒分选性差;室内粉尘较多。(1)指出风力大小与吹走沙砾碎屑物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推测纸箱内沉积物颗粒的排列特征。(2)简单绘制出沙丘示意图,并画出风向。(3)说出针对实验中出现问题的改良措施。【答案】(1)风力越大,吹走的碎屑物越多。从沙堆至阻挡物,沉积物颗粒逐渐减小。(2)或(3)增加沙石含量;多种不同大小级别的沙石颗粒混合;在室外宽阔场地进行实验(或该换透明密闭性好的箱体)。【解析】本题以实验报告形式作为背景材料,涉及风成地貌的成因、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典型地貌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分析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要求较高。(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风成地貌相关知识可知,风力越大,搬运作用越强,搬运走的碎屑物质越多。风力的沉积作用有分选性,沉积物颗粒随风力减弱而减小。(2)据图可知,吹风机从左侧向右侧吹风,形成沙丘,新月形沙丘是最基本的风积地貌,注意画图时,迎风坡坡度较缓。(3)本次实验采用了适量的碎屑物质,但持续时间短,说明碎屑物质数量不足,可以通过增加碎屑物质数量延长实验时间。沉积物分选不明显,说明碎屑物颗粒大小差异较小,可以通过增加沙石粒径大小级别来增加分选性。在室外宽敞场地进行实验或者采用封闭性较好的箱体,均可减少室内粉尘多的问题。8.(2021辽宁高二阶段练习)读我国东部某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中河流地貌的类型,分析地貌形成过程。(2)在地河流横剖面图中,画出河水流动方向。(3)说出图中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在野外考察时,识别该地质构造的主要依据。【答案】(1)为河谷(峡谷)。地三角洲形成过程:在河流入海口处;坡度平缓,河流流速减慢;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所携带泥沙在此沉积形成。(2)绘图如下:(3)处为断层构造。判定依据:断层面两侧岩层不连续;断层带上岩石破碎;发育有陡崖、沟谷等;可能有泉水出露。【解析】(1)由图可知为河流的发源地,位于山间谷地,形成河谷(峡谷)地貌,处位于入海口处,形成河流堆积地貌三角洲。河流入海口处,地形坡度平缓,河流流速减慢,海水对入海河水具有顶托作用,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地貌。(2)地位于河流平原,由于河流侧蚀形成凹岸和凸岸,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绘图如下:(3)据图可知处有明显的断层线,判断为断层。判定的依据是断层面两侧岩层不连续,有上升和下降的箭头,表示岩层有明显断裂和错位,断层带附近的地表还有很多的碎石、发育有陡崖、沟谷等。地下水会沿着断层线上涌,会有泉水出露地表。9.(2021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下面两图分别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和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1)请绘制图中河漫滩阶段AB剖面线处的弯道环流示意图。(提示:在下图中的适当位置标注A、B,并用箭头绘出河流剖面上的水流方向。)(2)双分汊型河道是指平面上分成若干汊道的河道,各汊道间为江心洲所分隔,故亦称江心洲型河道。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岛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据此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汉型河道的过程。(3)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答案】(1)(2)流速变化:慢—快—慢(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变化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随着南岸继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河道演变为双汊型。(3)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解析】(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A位于河流凸岸,水速较慢,水深较浅;B位于河流凹岸,水速较快,侵蚀能力较强,水深较深。绘制图中河漫滩阶段AB剖面线处的弯道环流示意图时,注意A位于河流北侧的凸岸,要标注在左侧河岸;B位于河流的凹岸,要标注在右侧河岸。绘制弯道环流示意图时,表层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在凹岸侧向侵蚀,在底层水流向凸岸流动,形成河曲弯道环流。(2)河流流速大小与沉积物颗粒大小呈正相关关系。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主要从流水速度的变化,导致侵蚀、堆积作用的差异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由此推断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为慢快慢(或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关洲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实际上是关洲岛的形成过程:早期,该河流现关洲岛位置为河漫滩,此时无岛,河道为单一型河道,由于南岸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车阳河与长江之间的河漫滩逐渐消失,长江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水下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流水侵蚀使得南岸南迁,河道变宽,水下浅滩处的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在水下浅滩处,逐渐抬高,从而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江心洲把长江该河段分隔为南、北两个河道,使得河道演变为双汊型。(3)由于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水位上升时,河面宽度增长迅速,流量大,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枯水期因较深河水容易经该河道向下流动,而洪水期水位上升,河面宽度增长较小,过洪水量增长不大。10.(2022山东莱阳一中高二开学考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东省乳山市白沙口电站是我国第一座潮汐电站。电站库区为白沙口潟湖(潟湖指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电站大坝横亘潟湖出口。涨潮时,闸门自动打开,潮水涌入潟湖;退潮时,闸门自动关闭,形成落差进行发电。当地在潟湖出口东侧修建了300多米长的丁坝。下图示意白沙口电站位置及该区域海岸地貌。(1)分别指出形成白沙滩河口三角洲与白沙滩沙坝的主要外力作用。(2)在图中用“一”画出白沙口湾沿岸泥沙的运动方向,并分析修建丁坝对电站潮流通道的影响。(3)请你为治理电站潟湖库区的泥沙淤积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答案】(1)河口三角洲:河流堆积;白沙滩沙坝:海浪堆积。(2)有利影响:阻挡东来泥沙,减轻潮流通道的泥沙淤积;不利影响:降低潮流通道的潮流流量和流速。(3)对库区周边及白沙滩河流域进行生态建设,减轻水土流失;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截泥沙;清理库区淤泥;开挖人海新河,使白沙滩河泥沙不再流入库区。【解析】本大题以白沙口电站位置及该区域海岸地貌为背景材料,涉及地貌成因、丁坝对电站潮流通道的影响、治理库区的泥沙淤积问题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由所学知识可知,白沙滩河口三角洲是白沙滩河携带大量的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由于流速降低,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白沙滩沙坝是波浪在破浪带附近由于流速降低,泥沙淤积形成沙砾质堤坝,是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2)由图示信息可知,白沙滩沙坝自北向南延伸,说明受由东向西流的沿岸流影响;如下图:由所学知识可知,丁坝伸入海域,有利的影响是可以降低海浪的流速,阻挡东来泥沙,减少了泥沙在潮流通道的淤积;不利影响:由于丁坝的存在,使潮流通道附近的潮流流量和流速减缓,影响发电。(3)本题可从生态恢复、修建水库、清淤、开挖入海新河等方面来分析;具体为:加强对白沙滩河流域及库区周边的生态恢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截泥沙,减少泥沙在潟湖库区的淤积;加强管理,及时对库区淤泥进行清理;河流下游地区开挖入海新河,使白沙滩河泥沙流入库区的泥沙量大大减少。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