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西南大学附中 重庆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3-12-12·7页·742.3 K

高 2024 届拔尖强基联盟高三十二月联合考试

历 史 试 题

(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 座号、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 必须在题

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保持答卷清洁、 完整。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试题卷自己保存,以备评讲)。

第卷 选择题(共 15 题,满分 4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 黄河、长江为原始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也带来了频繁的水旱灾害。大禹面对洪水,“开九州,通

九道,陂(bi)九泽,度九山”;面对灾荒,“调有余相给, 以均诸侯”,指挥各邦国人民疏通水道、兴修水利

,在各邦国之间调度粮食。这些举措的深远影响在于( )

A. 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B. 标志着政权国家的产生

C. 为禹登上王位赢得了威信 D.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

2. 秦朝自认为是水德之始,故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汉初,丞相张苍认为汉当水德之时,仍需尚黑。文帝时,

贾谊提出“汉以土代水, 当尚黄”的建议,但受到开国功臣阻挠。 武帝继位后, 力排众议“改汉历,以正月

为岁首,而色尚黄”,汉朝改制的过程本质上( )

A. 体现了五德始终成为思想主流 B. 反映了对儒家思想的推崇

C. 希望以礼制统一达到政治统一 D. 展现了统治者的个人能力

3. 晚唐诗人姚合在《庄居野行》中写道: “客行野田间, 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浮浪书生

亦贪利, 史笥经箱为盗囊。插花作牙侩, 城市称雄霸。 梳头半列肆, 笑语皆机诈。 ”诗中情景出现的根源

在于 ( )

A. 社会门第观念淡化 B. 重商主义不断盛行

C.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阶层流动逐渐增强

4.旧时用于人际交往的媒介称为门状,晚唐时门状外表奢华,内容多体现拜谒者的谄媚奉承。宋朝门状的书写逐

渐展露出“谦尊而光”的待士态度,如宋神宗登基前为颍王时,在封还谏议大夫李受的门状中有“谨封”等字样

。这一转变体现了 ( )

第 1 页 共 6 页

A. 宋代审美崇尚质朴 B. 理学深入到世俗层面

C. 宋朝君主礼贤下士 D. 宋朝士大夫地位提升

5.“劝借之令”是明代治灾的基本国策。遇到灾荒,政府一劝谕富民捐济,二劝倡士民助赈。为激励民众的助

赈义行, 明廷还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劝民赈灾遵循自愿原则,“官府不许逼抑科扰”; 民众若出粟借

贷,官府会登记在册, 以“候年丰加息偿之”。这些措施( )

A. 稳固了官民协同的救灾机制 B.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

C. 激发了地方乡绅的赈灾热情 D. 从根本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6. 19 世纪中后期, 铁路被引入中国。 然而沪杭甬、 京沪及北宁三路与平汉、 陇海、 正太铁路以及胶济铁

路的修建标准却是不一样的,这导致中国运用的机车来源国家多,制造厂家多,车型种类多,被戏称为“万国

机车博物馆”。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近代铁路修筑技术落后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 政府试图平衡多方势力 D. 地域差异及军阀割据的结果

7. 图 1 为 1912—1913 年中国现代漫画先驱沈泊尘作品系列之一。沈先生所绘现代仕女开一代新风, 曾连载于

《大共和画报》和《大共和星期画报》,后结集为《新新百美图》。下图反映出( )

A. 男耕女织生产模式逐步瓦解 B.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

C. 妇女解放运动深入到各阶层 D. 民主共和推动了社会思想解放

8.1935 年,浙江省高中会考历史试题要求学生“试略述唐高宗时与明神宗时,中国对日本发生冲突之由来与结

果。”“略述东晋与南宋两次民族迁移之由来与其影响。”这体现了( )

A.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B. 中日冲突由来已久

C. 对国家情形的忧虑 D. 民族迁徙历史悠久

9. 图 2 为民众反对银元投机的宣传标语,1949 年 8 月上海市委经过

不懈努力最终打赢了这场经济上的“淮海之战”,这一胜利( )

A. 扫清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

B. 为后期各项经济举措积累了经验

C. 标志党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

D. 全面地稳定了全国的社会秩序

10.《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展示当年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

方针,传达中央最新的意图,阐述国事以振聋发聩。据此推断,下列最可能均为 1978 年《人民日报》国庆社论

高频词的是( )

第 2 页 共 6 页

A. 真理标准、现代化、批判、 发展 B. 改革、 法治、 复兴、 中国梦

C. 创业、 建设、 发展、 市场经济 D. 人民、 群众、 建设、十二大

11.1966—1976 年,在评定全国劳模时强调“塑造好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劳模人物的评选主要在于“忠诚”,突出

政治品质。1979 年党中央提出关于“模范”和“先进”的理论判断,强调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这反映了( )

A. 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党完成了德育建设

C. 劳模需提升综合素质 D. 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12. 公元前 161 年左右出土的一篇巴比伦楔形文字星象日志记载道: 公民(pu-li-te-e)按照希腊式样举行了游行

(pu-up-pe-e)和祭礼。 当中的 pu-li-te-e 和 pu-up-pe-e 分别是直接借用希腊语名词。 这说明( )

A.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B.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拓展

C. 巴比伦已推行城邦民主制 D. 宗教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13. 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说:“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

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 民族自立了, 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下列说法与材料中古世界“现代

化”特点相契合的是( )

A. 法兰克王国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送给教皇奠定教皇国基础

B. 波斯帝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C. 英国议会讨论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首脑

D. 德意志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提出“因信称义”

14. 有学者认为“美国的建国者们从罗马学到了共和,并在罗马的城邦共和的基础上,在美国建立了复合共和,从而

避开了城邦共和短命的覆辙。”该学者意在论证美国长久稳定的原因是( )

A. 权力在地域间和体制内部的平衡 B. 地方和中央政府权力的合理分配

C. 政府机构内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 D. 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有效结合

15. 孟德斯鸠从朱熹的“法者,天下之理”中得到启示,认为“人也有自己的法。”他指出正因为没有“法”的精神

, 中国“在开国初的那三四个君主以后,继任的君主就成为腐化、奢侈、 怠惰、淫逸的俘虏”;“人们曾经想让法

律与专制主义并行,可是任何事情一旦与专制主义联系起来,就丧失了自身的力量。”孟德斯鸠意在( )

A. 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B. 为资产阶级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C. 借此了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协调君主专制与法律间的矛盾

第 3 页 共 6 页

第卷(共 3 题,满分 55 分)

二、 非选择题: 共 55 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近代交通传入中国,官僚阶层开始配有私人轿车享受汽车待遇。城市工商业者也有小

轿车,但更多是人力车。这些私车华丽,多挂“某宅自用”的铜牌。 普通居民区交通设施差, 至 1918 年, 北京修筑

的道路“无风三尺土,微雨满街泥”。 北洋军阀时期, 国内长途交通票价较贵、 服务差,还经常遇到政府兵痞强行

挡车征用。

——摘编自昊建庸《北京城市生活式》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乘坐公车逐渐普及,政府严格控制干部配车,市内交通方面,除了个别领导,一般干部出

行都和普通市民无异。传统的人力交通工具如轿子、人力车等在中国城市中就绝迹了。长途交通实行低运价,铁路票

价仅为建国前的 1/5。整顿了过去客车肮脏和拥挤现象,很多列车为妇女幼童和不吸烟旅客设置专门车厢,主要车站

添设了母子候车室、医疗处等设施。普通劳动者聚居的生活地区道路交通系统得到了改善。1957 年初,12 个原来没有

公共汽车的城市有了公共汽车,国家对西安等西部城市重点建设,兰州等城市还修了环行铁路。

——郑艳《新中国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变迁(1949—1957)》

材料三:20 世纪 30 年代前, 英国城市公共交通已经颇具规模,但基本由私人投资者进行建设、 运营、管理。政

府关于城市交通的政策与措施相当有限, 常出现换乘不衔接,票务系统不统一, 管理混乱。 50 年代, 英国制定交

通发展战略。70 年代初,政府建立客运交通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总体协调。 同时认识到交通还要顾及环境、土地使

用、社会公平等多方面的问题。2004 年英国又开始关注影响城乡交通发展的一切政策和制度建设,并强调对“人”的

关注,更加强调“综合性”、“参与性”。

——宿凤鸣《浅析英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沿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晴至民国时期城市交通出行的特点。 (4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初期城市交通建设的进步,并分析进步的原因。(8 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总结英国现代城市交通发展变化, 以及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中英两国城市交通发展

的共同趋势。(8 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 分)

第 4 页 共 6 页

材料一: “世界公民”最早由古希腊哲人狄奥根尼提出, “当人们问他是哪里人时, 他回答说我是世

界公民”。除奴隶主和奴隶之外的自由民渴望休养生息,这种对古希腊世界及各城邦止战、和平、 美德的思想

在苏格拉底等哲人的论述中大量存在。雅典斯多葛学派系统提出了世界主义的思想,应废除国家的界限,组成一

个共同的社会。

然而正如有研究者分析指出,“(古希腊史学家)色诺芬不加掩饰地向我们揭示了(雅典)平等的真相。”随着

国内公民集体民主内部关系的调整,逐步走上海上扩张之路。雅典奴隶制的的本质特征就是其侵略性, 即侵略

、 掠夺、 剥削和奴役异邦人的趋向。 最终在内外矛盾之下, 成为马其顿人鲸吞的对象。

——摘编自宋强《文明交流互鉴的教育溯源:“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徐松岩《古代雅典国家的发展道路兼及雅典版图问题》

材料二:据学者统计,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投降的这一天,全世界还有 5000 万人在流浪,或者在集中营

中, 或者在四处逃生,更有 2000 万人, 彻底的失去了家园。 而德国法西斯,为了所谓的“拓展生存空间”,

也付出了 600 万国民的代价。战后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宿怨深厚的邻

居开始,……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

治智慧。此时的合作不仅在区域出现也在世界出现。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 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 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 赢得国际社会高度

赞誉。十八大后, 党中央开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

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 70 年:成就与启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希腊“世界公民”的理念和实践。(6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谈谈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发展趋向合作的主要原因和表现。(7 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阶段历程,运用史实分析中国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贡献的中国智

慧。 (10 分)

18.(12 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中发表重要讲话:“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

第 5 页 共 6 页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

神代代相传。”

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

新民主主义革

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

命时期

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 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

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

孔繁森精神)

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 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

会主义现代化 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

建设新时期 女排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 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

主义新时代 、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

根据材料,任选两种精神,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列出精神,论题明

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第 6 页 共 6 页

D C C D A B D C B A D B C A B

16.(1)特点:

交通出行具有浓厚的社会等级色彩;

近代交通工具普及程度低(近代交通发展水平低);公共交通资源分配不均衡;政府监管落后,交通秩序

混乱(或者性价比低);传统交通工具与近代交通工具并存;受西方影响。

(2)近代交通工具逐步普及;政府打击官僚作风,追求社会平等;城市交通系统渐趋完善;交通秩序得到改善

;公共交通设施向弱势群体和普通劳动者倾斜;注重平衡区域交通发展。

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做主、中国共产党执政),提倡社会公平;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三大

改造推动计划经济的建立,单纯答三大改造不得分),国家强有力的政府干预;一五计划的成就,优先发展重工

业;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政策对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对西部的重视;苏联的援助。

(3)由私人建设管理为主到政府统一规划管理;由单一关注交通发展效益到全方位关注社会总体效益;由关注

城市交通规划到兼顾城乡公平。马车到汽车、地铁

17.(1)强调和平、道德、平等;在注重调节国家(或者城邦、地域)之间的冲突;奥运会,公平竞争

(2)局限性没有实现真正的平等,实践落后于理论;具有奴隶制扩张侵略的色彩,带有有阶级性。

(3)二战的惨痛教训;战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需要;战后美苏冷战对世界安全的威胁;联合国的推动。

主要表现:区域合作,法德和解、欧洲联合、欧洲煤钢共体或原子能共同体;世界合作,联合国建立,以及其他

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关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布雷顿森立体系。)

(4)参考标准:至少结合三个历程分析体现相应的中国智慧,每个 3 分,三个 9 分,明确写出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这一点,附加 1 分,共 10 分。每个历程(2 分,举出具体史实,包含时间+事件),智慧或者世界贡献

、影响

18 精神、论题、阐述、结论

(论题明确且正确 2 分,论题模糊 1 分,论题立场不正确或者没有论题 0 分,整个题目也是 0 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