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测试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总分 150分)
命题人: 审核人: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 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自信自强,包含坚定文化自信和推进文化自强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范畴。文化自信涉及对核心
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文化自强则需要通过发挥文化建设铸魂、塑形、启智、润心、赋能等独特功能,激发
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现文化价值固基、文化体系完善、文化动力强盛的目标。一方面,需要我们提
振民族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注重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延续文脉,持
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另一方面,需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文化自信自强理念,使文化建
设成果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相适应、同国家社会建设趋向相协调。
我们要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开启当代中国文化精神
的寻根、承续与拓展旅程,从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
新成果;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置于世界文明发展视域中全面审思检视,从
观念、制度、行为、物质和精神等层面,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尤其要深入把握中国
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论原则,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实践创造精神,立足中华文化立场,将文化自信自
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谱写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长卷。
(摘编自蔡劲松《以文化自信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长卷》,人民论坛网 2022年12月3 日)
材料二:
中华创世神话学术高地建设工程以学理上能贯通、学术上集大成为学术目标,通过历时五年的辛勤工
作,首次对中华创世神话进行了全面的学术梳理和探索研究,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考古学研究早已证明人类文明起源并非一种模式,中华文明起源具有独特的路径。对中华创世神话的分
析既是建立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起源叙事,从而完善人类文明起源叙事的尝试,也是与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
代表的西方文明起源叙事进行平等对话。
中华创世神话不仅涵盖了人类文明起源的一切要素,更表现出不同于西方的中华路径,是独特的人类文
明起源叙事。研究表明,中华创世神话是以神话叙事方式建构的文明起源过程,内容涉及人类文明起源的诸
方面,如自然和人类的起源,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道德文明的起源,民族与国家的起源等。作为独特的文
明起源叙事,中华创世神话不仅诠释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观与民族精神,还表现了为中华文明持续发展提
供重要驱动力的趋向于坚守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渐进性思维。
对中华创世神话谱系的梳理,不仅是对人类文明起源进行的系统性建构,也揭示出中华创世神话内容的
演进反映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事实,是当代进行中西文明对话的重要材料。研究表明,具有文明奠基意
义的中华创世神话不仅对自然和人类起源进行了解释,也追溯了早期社会关系的产生,并对国家的产生和治
理规则进行了建构,最终成为民族自我认同的核心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文明精神性、符号化和思维模式的源
头,与西方神话相比毫不逊色。这种对中华创世神话的客观认知将极大地改变过去重视西方神话,忽视乃至
轻视中华创世神话的现象,有助于中西文明的平等对话。
中华创世神话学术研究工程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为中华文明史的追溯提供了庞大的、系统性的实证,不
仅为过去主要依靠考古和历史文献研究形成成果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新的材料,也可以在神话与考
古、历史文献的比照研究中帮助当代人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明诞生的意义和价值。研究表明,中华创世神话
具有重视文化制度创制,强调科学发明,弘扬创造精神的特色,说明制度创新是中华民族的长处,科技创新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创世神话体现的科技创新传统此前常被忽视,但女娲神话讲述的制陶与冶金技术的发
生,燧人氏神话所讲述的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神农氏神话讲述的中草药的发现,黄帝神话讲述的交通工具
的发明,嫘祖神话讲述的养蚕缫丝技术的出现,帝喾神话讲述的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等,无不体现了中华先
民对发明创造的热爱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这些结论将帮助当代人更好地了解被西方文明中心论遮蔽的中华
文明的光辉真相。研究还表明,中华创世神话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是当代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
要文化和精神资源,因此研究、传承中华创世神话,不仅有助于建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也有益
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摘编自任小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源头上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文汇报》2022年 12月 5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化建设要实现价值固基、体系完善、动力强盛的目标,就必须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发挥文化建设独特
功能,走创新之路。
B.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论原则,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实
践创造精神。
C.中华创世神话是民族自我认同的核心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文明精神性、符号化和思维模式的源头,因而
具有文明奠基意义。
D.中华创世神话强调科学发明,体现了中华先民对发明创造的热爱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也反映出中华民
族科技创新的优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承和发展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在坚守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渐进性思维为中华文明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
C.西方文明中心论重视西方神话,忽视中华神话,因而遮蔽了人类文明的真相。
D.中华创世神话内容的演进既有中华路径,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张载“横渠四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钱钟书《谈艺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C.陈寅恪《〈宋史职官志考正〉序》:“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
必复振。”
D.王蒙《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联,在继承中超越,在超
越中创新,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
4.秉持《礼记》中的“天下大同”理念,我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
大构想。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协同推进中华创世神话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 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这一天,奶奶和她的三位同事来到了我家,其中一位领导伯伯拉来了一辆手拉车。他们将手拉车上的被
子、面盆、五更鸡、碗盆等许多东西,搬进了我家。家里热闹极了。
奶奶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像芙蓉花那么大,像太阳那么红。大红花映得奶奶的脸红通通的。我上前摸
了摸那朵花。
领导伯伯问:“阿波,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我愣了一下,盯着奶奶的胸花,环顾四周,恍然大悟地说:“奶奶要当新娘子了。”
“哈哈哈……”整间屋子爆发出阵阵笑声,连地面上的石板和天井玻璃也嗒嗒嗒地响了起来。
奶奶瞪了我一眼,佯装生气:“小孩子,别乱讲。”
领导伯伯竖起大拇指,说:“阿波真聪明。你奶奶今天光荣退休了,她这是和幸福结婚呢。”
“就是嘛!”我说。结婚是好事情,但我没听清奶奶和谁结婚。
大家都笑了。
客人走后,奶奶摘下大红花,放在掌心,左看看,笑笑;右看看,笑笑。好像总也看不够、笑不够似
的。我也凑近看,重重叠叠的花瓣外,有三片绿叶,下面有一块红绢条,写着四个金色的字。
“原来是一朵假花。”
“是绢花,不会谢呢。”奶奶用手绢包起绢花,“只准看,不准拿哦。”
晚上,爹爹坐在奶奶的床边聊天。聊着聊着,奶奶刚说一句“苦竹根头出苦笋”,爹爹马上打断她:“阿
姆,这句话以后不提了,好吗?你注意一下就知道,有多少人在羡慕你。”
“苦竹根头出苦笋。”这是奶奶最常说的一句话。奶奶幼年没了爹娘,青年没了丈夫,靠做娘姨、贩卖货
物养活全家,供爹爹、姑妈读书,吃过的苦说也说不完。奶奶总认为自己苦海无边,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谈
论什么,总会插上这么一句,就像吃饭时挂在嘴边的一粒饭。冬天,奶奶双手皲裂,渗出鲜血,奶奶会说:
“苦竹根头出苦笋。——冬天侍候别人月子得的。”我家屋暗,雨天漏水,晴天不见阳光,奶奶会说:“苦竹
根头出苦笋。——能活下来已经不错了,哪有钱造房、买房呀?”与邻居争吵了,奶奶会说:“苦竹根头出苦
笋。——独枝竹立不起。”姑妈生病了,奶奶会说:“苦竹根头出苦笋。——身子弱,小时候饿出来的。”
屋子里静了下来。桌上的那只“三五”牌座钟嘀嗒嘀嗒响着。
我钻进奶奶的被窝里,紧张地盯着奶奶,有点儿害怕。奶奶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她说什么,一定就是什
么,从来不允许别人与她唱反调。平常,即使爹爹也不敢与她顶嘴。
过了一会儿,奶奶将红绢花别在蚊帐上。瞬间,那顶泛黄的蚊帐,连同黑咕隆咚的老屋,一下子被照亮
了。
奶奶轻轻地说:“几十年了,都说习惯了,以后慢慢改吧。”
爹爹怔怔地看看奶奶,又看看那朵红绢花,好像不相信奶奶会说出这句话来似的。我暗暗松了一口气。
红绢花真神奇呢!
第二天,奶奶将桌子搬到门外的弄堂里,将手绢摊开,露出整朵绢花。奶奶坐在桌边拣菜。豆子的妈妈
问奶奶:“咦,你怎么不去上班?”
奶奶指着绢花,笑笑。豆子的妈妈过来,念红绢条上的字:“光--荣--退--休!阿婶,好福气呀!”
“什么好福气?苦竹……”
我心里怦怦地乱跳。福气,是村人很看重的事,也是奶奶最忌讳的事。谁家办喜事,会请公认的有福气
的女人缝被子,意思是让新人也沾一点儿那女人的福气。连办丧事缝白帽子,人们也挑有福气的女人。每逢
这个时候,奶奶总会躲在家里长吁短叹:“苦竹根头出苦笋——”
“不用上班也有工资拿,你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豆子的妈妈说。
更多的邻居围了上来。现在,人们都知道奶奶退休了。豆子的妈妈说:“阿婶,不是我敲竹杠,你得请客
给我们糖吃,让我们也沾一沾你的好福气!”
奶奶看着红绢花,笑了起来,露出八颗牙齿。她随即从口袋里摸出 10 元钱,交给豆子的妈妈,说:“那
就去买点儿小糖吧。”
豆子的妈妈接过钱,飞快地朝代销店方向跑去。
人越围越多。
不一会儿,豆子的妈妈拎了好大一袋大白兔奶糖,被人们抢了过去,就像人家结婚抢喜糖那样。奶奶笑
着说:“吃吧,吃吧。”
一位不认识的婆婆,突然挤进来,走到奶奶的跟前,说:“阿嫂,什么时候有空,帮我女儿缝缝喜被好
吗?”
奶奶一愣,马上说:“哎,这就去。”
(节选自蒋静波《红绢花》)
文本二:
小说是物件和行为相结合的产物。我习惯用一个物件、一个眼神或一句话等作为细节的承载物。这一
组,我选取的都是花:红绢花、蓬蓬花、桃花。在与诸多的花儿相遇中,我又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天真,单
纯,有趣。在成人看来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却让“我”惊讶,迷恋。“我”像一只小蜜蜂,在一朵朵花儿中,
发现和思索着花儿对于“我”的意义。
(节选自蒋静波《从小女孩的视角发现花儿的意义》)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写大红花“像芙蓉花那么大,像太阳那么红。大红花映得奶奶的脸红通通的”,渲染了热烈、喜
庆的氛围。
B.“阿波真聪明。你奶奶今天光荣退休了,她这是和幸福结婚呢”看似玩笑,其实是小说主题的点睛之笔。
C.小说历数奶奶的不幸——“幼年没了爹娘,青年没了丈夫,靠做娘姨、贩卖货物养活全家……”主要目
的是表达同情。
D.“我暗暗松了一口气”是因为看到奶奶特别珍惜那朵红绢花并且亲口说出来“……以后慢慢改吧”。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整间屋子爆发出阵阵笑声,连地面上的石板和天井玻璃也嗒嗒嗒地响了起来”,运用夸张的描写,凸显
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B.“……那顶泛黄的蚊帐,连同黑咕隆咚的老屋,一下子被照亮了”这段口语化、生活化的描写,融入了叙
述者的主观感受。
C.“阿婶,不是我敲竹杠,你得请客给我们糖吃,让我们也沾一沾你的好福气!”采用漫画笔法,勾勒贪图
小利者的形象。
D.小说结尾处“奶奶一愣,马上说:‘哎,这就去’”,运用了留白艺术,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8.奶奶退休回家后,心绪逐渐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本二里的创作经验,在文本一里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越王勾践问大夫种曰:“吾欲伐吴,奈何能有功乎?”大夫种对曰:“伐吴有九术。”王曰:“何
谓九术?”对曰:“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美
女,以荧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
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故曰九者勿患,戒口勿传,以取天下不难,
况于吴乎?”越王曰:“善。”
于是作为荣楯,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曰:“东海役臣孤勾践,
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赖有天下之力,窃为小殿,有余财,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说。申胥谏
曰:“不可。王勿受。大王受之,是后必有灾。”吴王不听,遂受之而起姑胥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
二百里。行路之人,道死巷哭。
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曰:“昔者,越王勾践窃有天之遗西施、郑旦,越邦洿下
贫穷,不敢留,使下臣种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喜。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臣闻五色令人目不明,五
音令人耳不聪。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
愿。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必得其名。胥闻越王勾践冬披毛裘,夏披絺绤,是人不
死,必为利害。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之咎也。夏亡于末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
受其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
越乃兴师伐吴,大败之于秦余杭山,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嚭与其妻子。
(节选自《越绝书内经九术》)
【注】种:文种,越国著名谋臣。荣楯:装饰文彩的栏杆。申胥:伍子胥,名贠(yn),字子
胥,吴国著名谋臣,因封于中,故称申胥。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胥 A 闻 B 越王勾践 C 服诚 D 行 E 仁 F 听 G 谏 H 进贤士 I 是人 J 不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疲,文中为使动用法,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必固其根本”的“固”字用法相同。
B.说,文中为通假字,通“悦”,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字意思相同。
C.晦,由昏暗引申为夜晚,与《登泰山记》中“戊申晦”的“晦”指农历月末意思不同。
D.利害,为偏义复词,与《六国论》“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的“存亡”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越王勾践要复仇灭吴,问计于文种,文种给出九术,勾践表示认同,最终如愿。
B.文种两次代表越王出使吴国,送物送人,挑拨离间,实现预定使命,成效显著。
C.越王勾践为完成复仇,勤于政事、俭朴生活、施行仁义、采纳谏言、崇贤尚能。
D.伍子胥、文种均为得力的谋臣,吴王、越王对待谋臣的态度决定了各自的结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赖有天下之力,窃为小殿,有余财,再拜献之大王。(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嚭与其妻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越国采用了“九术”中的哪几术?(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洗兵马(节选)
杜 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餧肉蒲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注]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几经奔波,在官军收复长安后随唐肃宗返回长安,后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
年春至洛阳,朝廷平叛的捷报频传,杜甫认为胜利在即,写下了《洗兵马》。蒲萄宫:汉宫名,这里指唐宣
政殿。仙仗:皇帝的仪仗。崆峒:山名,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唐肃宗曾避难经过此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将士们的努力下,一些失地得以收复,捷报晚上传来,清晨就被上报朝廷。
B.黄河虽然宽广,但听说“一苇”便可渡过,官军有破竹之势,叛军覆灭是必然的。
C.“独任朔方无限功”写出了朔方将士的功绩,说明复兴大业与善任将帅有关。
D.“清海岱”意为清除了“山东”一带的叛军,但诗人常常想起御驾经过崆峒山。
16.杜甫的《洗兵马》(节选)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诗人由沉浸于梦境回到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地出入居家屋内或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这一意
象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等,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 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住在溪边,我喜欢听雨,也喜欢独坐窗前,看着晚霞一点点烧红了西天,然后从树巅慢慢落下去,淡下
去。然后,看着暮色一点点从杂草丛中爬上窗台,爬上树梢,与笼盖四野的天色接起来。此刻,溪边的莽苍
烟树全都静默着,樟树静默着,桂树静默着,成排的柳树静默着,散发着淡淡香气的四五棵香橼树静默着,
长满了杂草的园子亦静默着。这个时候,我知道,这溪水,这园子,真正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此刻,我才
懂得了辛波斯卡所说的那种“单向关系”:“我知道叶子、花瓣、核仁、球果和茎干为何物,也知道你们在
四月和十二月会发生什么事”,但是,“矮树林,灌木丛,草地,灯心草……我对你们说的一切只是独白,
你们都没有听见”。然而在这个静寂的时刻,动物们则不甘寂寞地表达着它们的存在:鸟儿在鸣叫,虫儿在低
吟,也许蚯蚓在泥土中翻身,远处的青蛙也时不时地吊吊嗓子。静寂与喧闹,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相反相
成,不可须臾分离,这就是自然的声部。
18.文中两处画横线的部分都是名词并列,但处用顿号,处用逗号,这是为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画波浪线部分也可以改写为“此刻,溪边的莽苍烟树全都静默着,樟树、桂树、柳树、香橼树静默
着,长满了杂草的园子亦静默着”,但改句表达效果不如原句,试简析原句的表达效果。(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3 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观念,还对农业生产有着指
导作用。节气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周,即为一年。小满是夏季
的第二个节气。关于小满节气名称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和夏熟作物生长有关。夏熟作物的籽粒
开始灌浆,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 。过了小满,降水就开始变得频繁起来,尤其是偏南方的地
区,暴雨开始增加。
那么,为什么小满之后的节气名称是芒种而不是大满呢?对于这个疑惑,后人也做过分析:中国古人用
“芒种”取代“大满”作为节气名称,主要是受传统的儒道观念影响。在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里,
,因为事情太过圆满就要向不好的方向转变。古人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味着
自然万物还有向上生长的空间。生命也是如此,顺势而为,把握好尺度,身体将获得新的能量,俗话说“月
满则亏,水满则溢”。可见,小满不仅是节气, 。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个
字。(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以“传统的儒道观念”开头重组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美好生活。有人想方设法地“减肥”“减脂”,以追求
苗条身材;有人通过美容、换时髦发型、穿鲜亮衣服或者打瘦脸针,以达到“减龄”效果;有人践行“减
盐”行动,避免身体因高盐饮食受伤害;也有人给人生做“减法”,减去了浮华,留下了精彩。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