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焦作市博爱一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2023-12-25·19页·1.6 M

焦作市博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12月月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

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儒道两家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并逐渐形成了相

辅相成的互补机制。

首先是儒家追求发展与道家倡导复归互补。儒家思想认为,社会和人性需要发展,通过后天

的教育发展,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价值。但是儒家在注重人性的进步与发展时过于理想化,忽略了

其中可能出现的人性的扭曲或错误的引导。这个时候,道家提出以“返朴归真”的思想来扭转这

种理想出现偏差的情况,提出要保持人性中先天的淳朴天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宁静祥和。但道家难

以划清“复归”与“倒退”的界限,在追求本我回归的同时,却摒弃社会的发展,这也是相对偏

执的。儒道互补并不是折中,而是在人性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追求“复归于朴”的状态,这样使

得人性既能在发展中积累智慧,亦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本我的纯净自然。

其次是儒家讲究务实与道家倡导求虚互补。讲究务实是儒家的一大特点,人不仅生活在自然

的世界中,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中的人区别于禽兽之处在于人是遵守伦理规范的。孔子自述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儒家的要求。儒家是注重现实主义的人学,而道家却往往超

脱于现实。道家偏重于讲自然之道,把自然之道当作最根本的东西,而仁义之类的出现是由于自

然之道的隐没,因此他们追求“返朴归真”。其途径常是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与自然合一的状

态,如《庄子》中所描述的“坐忘”。道家推崇超越意识,向往将自我的精神从市井中解放,以

此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时代不断演替的过程中,儒家不断地从道家借鉴哲学思想,道家为

了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也一直向儒家学习处世思想。虚实互补,在追求务实的同时,也

将人们的思想境界提高到超脱于世俗的境界,这便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哲学精神。

最后是儒家追求阳刚与道家倡导贵柔互补。儒家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是刚毅进取的,其“仁以

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生态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理想等,

无不透露出儒家的阳明之气。尽管儒家也有刚柔调和、阴阳互补之说法、但实际上儒家思想中仍

然是将以刚主柔、以阳制阴之道作为主导的。而较之于儒家之阳刚,道家更多的则是讲究谦和精

神,推崇水德,以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为宗旨。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倡导水之阴柔及能包容

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在儒家思想培养出一批批社会中流砥柱的同时,道家以其自然无为的人生态

度熏陶出一批隐士或居于市井的文人,让他们自下而上地观察这个社会,发现社会的问题,使得

社会的发展愈发稳定。儒家与道家的联系便如阴阳乾坤一般,互补却不能替代,相关却不相同。

(摘编自崔雪茹、李明睿《儒道互补对古代文人的影响探析》)

材料二:

儒道互补之说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念。所需注意的是,一些持道家主干说的论者之所谓儒

道互补,是建立在道家之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的,互补的方式主要是“以道补儒”,进而反映出儒

学的道家化。

从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看,确实存在着一种儒学的道家化倾向。但是否也意味着还存在一

种道学的儒家化倾向呢?目前尚无人明确这么说,但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是“儒道互补”,而不

仅是“以儒补道”。“互补”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是相互刺激、相互吸收的。无论是偏重于

“以儒合道”,还是偏重于“以道合儒”,其主旨都在“儒道兼综”“情理兼到”,以企求“自

然”和“名教”的统一。王泽应先生认为,儒道互补既通过以改造了的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和

援道入儒的方式来进行,也通过以改造了的儒家思想解释道家经典和援儒入道的方式来进行。前

者如王弼、何晏等正统玄学,后者如东晋葛洪的学说。

有专家认为,儒道互补途径大致有三。一是哲学思维方式的途径。如儒家正面求解,通过对

仁义道德的正面倡导,来表达自己修齐治平的愿望;道家以反求正,通过知雄守雌、主静贵柔来

为人们设立安身立命之道。这正与负是互补的。二是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途径。儒家入世,故心

在庙堂之上,一心想参政;道家避世,故钟情于山林,淡化当官心理。这两者形成了对立又相互

补充的关系,为中国人提供了进退取守皆可从容对待的精神调节剂。三是文学艺术的途径。儒家

强调“文以载道”,重在人的心理、性情的陶冶塑造和社会现实的批判改造,突出文学艺术的教

化功能和现实效用,充溢着一种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精神;道家强调“天地有大美而不

言”,主张冲破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和现实世俗的人伦纲常,突出艺术和美的独立,追求忘怀得

失、忘已忘物的“天乐”,这是一种超现实、超世俗的审美境界和浪漫情怀,二者恰恰可以相互

补充。

(摘编自余国瑞《中国文化历程》)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追求发展还是倡导复归、讲究务实还是倡导求虚、追求阳刚还是倡导贵柔,这是儒道思想的本

质区别。

B.道家“返朴归真”的思想虽然有偏执的一面,但能弥补儒家在追求人性进步发展时过于理想化

的不足。

C.道家推崇超越意识,将自然之道作为根本,认为“坐忘”能够将人的身心调整到与自然合一的

状态。

D.儒家思想培育出的入世之人能够匡扶天下,道家思想熏陶下的隐逸之士同样能够推动社会稳定

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正是由于儒家的讲究务实与道家的倡导求虚,才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哲学精神。

B.儒家以阳制阴之道与道家以阴柔包容天下的思想虽不能相互替代,但可以相互转化。

C.学术界对“儒道互补”的具体认识有所不同,但其主旨都在“儒道兼综”“情理兼到”。

D.只有通过哲学思维拓展、伦理哲学渗透以及文学艺术熏陶,儒道互补才可具体落实。

3.下列各项说法中,不能很好地体现儒道互补思想的一项是( )(3 分)

A.陶渊明少年时曾“猛志逸四海”,后弃绝官场,归隐田园,自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

然”。

B.李白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入世之意,以“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旷达自

我排解。

C.苏轼既有“西北望,射天狼”建功立业的思想,又有“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超然物外的心

态。

D.清代学者胡文英曾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无

端。”

4.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论证思路上的异同点。(4 分)

5.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道家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儒家

的思想则是粮食店,是要天天吃的。”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医

马伯庸

张竹君伸出右手,从布鞘里取出一把薄如柳叶的手术刀。

五根修长的手指轻轻一握,便和刀柄上的波浪纹完全贴合。这个动作她已做过不知多少次

了,几乎已成为一种本能。

这把刀是她从夏葛女医学堂毕业时,院长富玛利亲自所赠,用来表彰其优异的成绩与勇气。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这把手术刀伴随着她从广东到上海,又从上海来了武昌,早已成为她

身体的一部分。每次握紧它,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总会浮现在张竹君的脑海里:

“Dedicationisourspecialty.”——奉献乃吾侪之任也。

张竹君握紧了刀,看向眼前的伤员。

这是个民军的伤兵,左肩中了一枪,子弹卡在了肩胛骨与锁骨之间,很简单的小手术。唯一

的问题是,她太累了。此时已经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汉阳失守的第三天。大量败兵拥入武昌城

中,伤员数量激增,这让红.十字会与赤十字会的医护人员疲于奔命。张竹君今天已经做了九台手

术,这是第十台。她握着刀,明显感觉到有些眼花。

张竹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嗅盐,放在鼻下深吸一口。一股强烈的氨气味道像长矛一样刺入

鼻腔,刺激得整个人一激灵。趁着这股劲,张竹君迅速拿起手术刀忙活起来。

从手术一开始,病人便不住地颤抖,没办法,止痛药物在数天之前便已用罄,医师们只能靠

一点点烧酒来做麻醉。为了让手术顺利进行,张竹君不得不找来方三响,让他用一双大手死死按

住对方,以确保不会干扰手术。

手术刀巧妙地避开肩胛背动脉,游走于肌肉与神经之间,不一时便剥出了弹头位置。张竹君

暗自松了一口气,正准备放下刀换镊子将弹头夹出来,却不防-声惊雷般的爆炸从外面响起。

这是来自清军的炮击,他们自从占领汉阳之后,拉了数门大炮到龟山上,每天居高临下朝武

昌城里不断轰击。那个伤员正疼得死去活来,骤闻爆炸声,吓得迸出一股绝力,竟挣脱了方三响

的压制,身体向前顶去。偏偏张竹君因为过于疲惫,注意力有些涣散,一下子被伤员撞歪了身

体,手术刀“当啷”一声落在了地上。

方三响急忙松开病人,要过去搀扶张校长,却发现她的右手血流如注,从虎口到手腕内侧被

刀割出一条血口子。

方三响见状大惊,这刀身上的血污尚没清洗,极容易造成感染。张竹君却先抬起左手,强忍

剧痛道:“我的手不成了,先叫孙希来给病人做完手术。”

自从武昌变成前线之后,红十字会和赤十字会不得不联起手来,在蛇山脚下的一处英商别墅

内设立了临时医院。此时孙希、峨利生和其他几位红会医师就在不远处忙碌着,与这边只隔一道

布帘。

听到方三响的召唤,孙希急忙赶过来,也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他连忙接过手术,继续帮

伤员拔弹头。

方三响则把张竹君搀到旁边的藤椅上,抓起旁边的烧酒壶直接淋上去。红会储备的酒精一早

便用尽了,只能靠当地酒坊捐的十几坛樊口春烧酒支撑。对酒徒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佳酿,至

于消毒效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这个刀口狭长而深,边缘平直,可见刀刃之锋锐。不幸中的万幸是,总算没伤到神经与肌

腱,但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再执刀了。

张竹君全程神色淡然,任凭方三响拿开水烫过的棉布条做包扎,半点仪态不失。直到姚英子

也闻讯跑过来,从地上捡起手术刀,她才有些心疼地问道:“刀口有没有损伤?”

姚英子举起刀刃端详片刻,摇摇头。张竹君这才松了一口气,抬起手掌,自嘲道:“我小时

候听阿妈讲古,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可见名剑须用

血祭。这刀跟随我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屈就它啦。”

姚英子心疼道:“您快别讲话了一方三响,你包扎之前,敷抗毒粉了没有?”方三响两手一

摊:“没有,硼酸早用光了,只有烧酒。”姚英子大急,伤口不敷硼酸,极容易导致化脓,怎么

可以不敷?

张竹君抬手劝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别责怪三响,要骂也是骂沈敦和。讲那么多大

话,怎么物资却送不上来?”

对于这种日常嘲讽,姚英子和方三响装作没听见,好说歹说把她哄去后屋休息。从后屋出来

以后,姚英子小声抱怨道:“唉,张校长真是的,这个事情怎么好怪到沈会董头上,还不是因为

军政府那些人乱来?”

从汉阳撤退之后,战时总司令官黄兴主动请辞,宣布返回上海,再图北伐云云。结果没过两

天,大都督黎元洪也离开武昌,跑到下游九十里外的葛店,如今城里只剩一个蒋翊武主持大局。

这一系列变动,导致武昌城内人心惶惶。

方三响归队之后一直郁郁寡欢,此时听到抱怨,眉宇间的郁结更深了。姚英子懊悔地拍了一

下脑袋,正想着怎么转移话题,方三响却主动开口道:“今天军政府的公告说,江浙沪联军已占

领了南京,整个江南尽归义军所有。英子,你不必气恼,各省援军正纷纷赶来,武昌只要自己多

撑一撑,便不会垮掉。”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篇对张竹君的手术刀描写详细,让读者意识到手术刀对医生的重要性,这与后文担心手术刀

受损的情节相吻合。

B.文中直接引用了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英文原句真实呈现了人物忠于所学,翻译句

又进行了强调。

C.敷毒粉、硼酸等医药用品的描写,武昌、汉阳、黎元洪、黄兴等真实名字的呈现,表明本文实

乃对真实历史的记录。

D.本文情节从张竹君医生做手术到她误伤自己,接着孙希前来救急,最后张医生伤无大碍,波澜

起伏,扣人心弦。

7.文章末尾,作者通过人物对话简述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3

分)

A.张医生责怪沈敦和只知说大话,未及时输送物资,表明战时后勤人员拖延低效。

B.姚英子认为物资匮乏另有原因,表明医疗人员对时局的认知不尽相同。

C.战时总司令黄兴返回上海,大都督黎元洪离开武昌,证明军政府工作较为混乱。

D.方三响分析了义军的作战形势,开导英子不必气恼,这仿佛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8.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大医”之“大”体现在何处。(4 分)

9.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这是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

本文将名剑需用血来祭与张医生手术中不小心划伤自己的情节联系在一起,这有着怎样的用意?

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郑成功,初名森,福建南安人。成功年少,有文武略,拔出诸父兄中,近远皆属目。父芝

龙,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顺治三年,贝勒博洛师自浙江下福建,芝龙

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博洛师次泉州,书招芝龙,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四年,成功谋举

兵,兵寡,如南澳募兵,得数千人。会将吏盟,仍用唐王[注]隆武号,自称“招讨大将军”。以洪

政等分将所部兵,移军鼓浪屿。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阳诺诏金砺等率

师还浙江。俄而,上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成功。十二年,左都御史龚鼎孳请

诛芝龙,佟国器亦发芝龙与成功私书,乃夺芝龙爵,下狱。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

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十八年,成功自江

南败还,知进取不易,且势日蹙,乃规取台湾。台湾,福建海中岛,荷兰红毛人居之。荷兰筑城

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门。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成功师至,水骤

长丈余,舟大小衔尾径进。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成功使谓之曰:“土地我故有,当还我;

珍宝恣尔载归。”围七余月,红毛存者仅百数十。城下,皆遣归国。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以陈

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台湾周千里,土地饶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

莱,兴屯聚。是岁圣祖即位,戮芝龙及诸子。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居守思

明。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就杀锦及

其乳母。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诸将执而囚之,拥锦,用芝龙初

封称平国公,举兵拒命。成功方病,闻之,狂怒啮指。五月朔,尚据胡床受诸将谒,数日遽卒,

年三十九。

(节选自《郑成功传》,有删改)

[注]唐王:南明第二个皇帝朱聿键,世称“唐王”。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阳诺诏/金砺等率师还浙江

B.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阳诺/诏金砺等率师还浙江

C.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阳诺诏/金砺等率师还浙江

D.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阳诺/诏金砺等率师还浙江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总兵,明清两代领兵官官名。明代总兵本无品级、无定员,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兵,事毕

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清代为汉绿营高级武官,掌理本镇军务。

B.贝勒,全称“多罗贝勒”,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在亲王、郡王之上,是清代贵族的世袭封

爵。

C.祖,“祖有功而宗有德”,带“祖”的庙号一般用于开国皇帝,但也有例外,如文中“圣祖”

就是指清朝的第四个皇帝康熙。

D.朔,表时间,指农历每月初一,如本文。也可表方位,指北方,如《木兰诗》中“朔气传金

柝,寒光照铁衣”中的“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郑成功年少成名,有文韬武略。他年轻有为,出类拔萃,远近闻名;谋划起兵,亲自去南澳招

兵;召集将军和官吏盟誓,自称为“招讨大将军”。

B.郑成功面对威逼利诱,讲究策略。他对父亲郑芝龙受命传达皇上旨意“阳诺”,对定远大将军

济度招降“依违答之”,最终没有投降。

C.郑成功抓住良机,登陆台湾。他率军到达时,港口鹿耳门水位突然上涨,且荷兰人并未防备,

他的军队顺利进入海岛。

D.郑成功怒病交加,英年早逝。他误听周全斌谗言,直接导致陈豹投降清政府、众将拥立郑锦。

他大怒,又正值生病,三十九岁时突然去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

(2)成功使谓之曰:“土地我故有,当还我;珍宝恣尔载归。”

14.简要概括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建设台湾?(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该诗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好友元稹去世,作者体弱多病,官务清闲。

15.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颈联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了“睡美”。

C.尾联中“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为了说明老翁怕冷。

D.本诗语言自然、质朴,刻画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

16.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认为,“好学”的表现除了应做到物质上不追求安逸与享受,还应做

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君主要避免因为个

人一时的情绪而造成赏罚不公。

(3)小刚暑假到洞庭湖研学,看到洞庭湖壮阔的景象,不禁想起古人的名句,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位于我国大西北腹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被沙漠包围,生态系统脆弱,长期处于荒漠化的威

胁中。多年来,宁夏几代治沙人前赴后继,用辛勤和智慧,锁住了漫天黄沙,构筑了一道道绿色

屏障,创造了一个个绿色奇迹。

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这是 60 多年前宁夏的真实写照。严重的沙害不仅长期制

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严重威胁着_________。曾几何时,只要刮一场大风,

_________,村民晚上回家可以沿着沙坡走上自家房顶。随着荒漠化的日益严重和沙漠的不断进

逼,很多村庄甚至被迫数次搬迁。在灵武市的黄河东岸,百余亩“天使林”“师生林”等公益林

在阳光下傲然挺立,与一片片、一坡坡幼林一起默默抵御着风沙的侵蚀。在这片万亩荒滩上植树

造林的带头人是“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40 年来他带领宁夏白芨滩防风圃沙林场干部职工一起

战沙魔,营造了 63 万亩绿色屏障,阻挡住毛乌素沙漠向西侵蚀,创造了世界闻名的“白芨滩治沙

路径”。从被迫抗争到主动出击,从“要我治沙”到“我要治沙”,从“老典型”到“新面

孔”……在与沙漠经年累月的搏战中,不断涌现出的治沙人,建起了一片片绿色“长城”,

_________。

18.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多年来,宁夏几代治沙人经过努力,控制了沙漠曼延,建成了奇

迹般的防护林。”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 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20 个字。(6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老行当曾是众多手艺人的生计所系、谋生之道,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必需的生活服务。物资

匮乏年代的货郎担、卖布头,社会转型期的看相算命、江湖跌打师,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大多是底

层劳动者,成分复杂,甚至难免__________。

老行当,扎根生活,一招一式,总能给人以启迪。在纪录片《消逝的老行当》中记载了历经

两个打箔人 6—8 小时约3 万多锤的锤打才能成就灿烂的金箔,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无论是千磨

万砺中的坚韧、一针一线里的静气,还是修修补补的勤俭、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都凝结着中国

人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的人生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蕴含在老行当中的工匠精神、生活智慧永远

不会过时。

职业因时而变。随着电影的普及,拉洋片的趋于绝迹;随着网络资源愈发触手可及,播放露

天电影的放映员越来越少:这正是新陈代谢的规律。随着时代____________的发展,一些手艺

人索性将“摊位”从街头巷尾搬到线上云端,提供定制化服务。互联网为老行当拓展了生存空

间,也倒逼老行当在形式与内容上____________,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

老行当,守望着人间烟火,唤醒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如同一壶老酒历久弥香。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21.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3 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 分)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梁实秋与学生一起在前门外珠市口演讲时,人们的情绪极为高涨,由于几辆汽车无法通过,

不停地按喇叭,众人便一拥而上捣毁了一辆汽车。这件事深深地震撼了梁实秋,他反思到“我当

时感觉到大家的一股愤怒不知向谁发泄……在这股洪流中没有人能保持冷静,此之谓群众心

理。”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乌合之众》中说:“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

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

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在网络发达、容易出现极端化群体情绪的今天,如何理性判断、保持冷静、不被狂热的言行

裹挟,是我们每位公民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