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吉林省辽源友好学校七十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02-02·5页·899.3 K

友 好 学 校 第 七 十 六 届 期 末 联 考 他的行旅所至重在西北,东南尤其是南洋一带并未涉足,在书写佛郎机(葡萄牙)时,仍把它

纳入南蛮序列,与苏门答腊、锡兰、苏禄等放在一起。这体现出顾炎武( )

高三历史 A.在学术研究中仍缺少实证精神 B.延续了传统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说明:本试卷共 33 题,共 8 页,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C.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茫然无知 D.试图修正旧的华夷之辨的观念误区

注意事项: 6.1899 年,开平矿务局技术顾问、美国工程师胡佛调查发现,矿务局为内部每位官员都配备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 马匹,花费巨大但实际上很少用得上,中国职员也决不同意任何减薪,只因为这样很“丢面子”。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mm 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这从侧面反映出( )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 A.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技术 B.洋务企业未采用现代化经营方式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C.晚清近代化转型极其艰难 D.洋务运动将面临失败的必然结局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7.据统计,资产阶级的杂志《建设》在 1919 年 8 月至 1920 年 4 月的半年时间里共刊登与马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克思主义相关的文章约 20 余篇。受孙中山和国民党指导与经济支持的《星期评论》,在 1919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年 6 月到 1920 年 6 月的一年时间里刊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50 余篇。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湖北和辽宁等地的遗址中,发现了 6000 多年前各具特色的“龙”文物, ( )

华夏、苗蛮和东夷部族都有与龙相关的传说。这些考古发现和传说反映出( )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改变 B.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趋同

A.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B.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C.思想解放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C.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 D.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8.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各根据地广泛开展了健康知识传播活动,如 1941 年 l1 月,《解

2.下表反映了西汉不同类型列侯的数目变化,据表中信息可知( ) 放日报》推出“卫生专栏”,此后共计发表相关文章 217 篇,内容包括传染病预防、妇幼卫生、

时 期 异 姓 功 臣 侯 异 族 归 义 侯 战时救护、营养保健等。这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 )

高祖六年—高祖十二年 131 / A.配合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 B.改善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水平

惠帝元年—景帝中元五年 47 7 C.抗击日军生化武器的进攻 D.增强群众防疫抗疫的组织性

景帝中元六年—武帝太初四年 41 40 9.下表为我国 1961—1965 年国家债务收入和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该表可以佐证表(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B.中央行政制度发生了调整 债 务 收 入 债 务 支 出

年份

C.南匈奴内迁数量不断增加 D.异姓诸侯王势力逐渐壮大 国内公债和国库券 向国外借款 国内公债还本付息 国外借款还本付息

3.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的五凉统治者大都崇尚佛教,因而佛学繁荣;东晋政权为门阀 1961 无 无 4.35 6.58

世族秉持,因而玄学盛行;北朝诸少数民族政权为稳定社会而“推重儒家治道”。这一文化格 1962 无 无 3.95 6.42

局的形成( ) 1963 无 无 4.72 2.86

A.孕育着新的文化活力 B.取决于统治者的喜好 1964 无 无 4.27 0.96

C.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D.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1965 无 无 5.66 0.70

4.万历初年,张居正颁布“一条鞭法”,原本分别上缴的钱、粮和所服劳役一律合并且征收 A.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B.国际环境的极大改善

白银。此法推行后,北方部分农户的生计却加速恶化。这主要是因为北方( ) C.三线建设布局初见成果 D.宏伟目标的激励效应

A.自然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 B.商品经济活跃程度较低 10.截止 2016 年,我国已连续 14 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 A 类理事国;已连续 5 次担任国际民航

C.承担更加沉重的国防责任 D.社会风俗强调重义轻利 组织一类理事国;已建立了中国一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议等多个交通

5.顾炎武在编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时,以骡马载着书籍,以实地考察来证实文献所载。但 运输合作机制,倡议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港口服务组织。这些成就体现出我国( )

高三历史试题 第 1页(共 8 页) 高三历史试题 第 2页(共 8 页)

{#{QQABBYAUgggAAgAAARhCUQH4CAGQkBGCAIoGRAAAMAABwBFABAA=}#}

A.以科技推动交通发展 B.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心地诚实的人”。这一做法意在( )

C.交通服务于改善民生 D.积极参与国际治理 A.保障政权的统一稳定 B.彰显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

11.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在其作品《俄狄浦斯王》中多次提到了“发言权”, C.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建立真正属于人民的政权

而且借预言者武瑞西阿斯的口说“你是国王,可是我们双方的发言权无论如何应该平等”。这 17.下图是 1933 年中国《时事月报》上刊登的一幅名为“石油之战”的讽刺漫画,这幅漫画

体现了,该剧作家( ) 以当时爆发在拉丁美洲的两个为争夺石油产区的国家间的战争为背景,漫画中一个玻利维亚人

A.对城邦体制的向往 B.否定宗教神学崇拜 和一个巴拉圭人站在石油桶上你来我往的拼刺刀,前者头戴印有美元的旗帜,后者戴着画有英

C.主张扩大公民权利 D.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镑的方旗。这幅漫画反映了( )

12.11 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封臣不能做危害封君的事,包括不

得损伤封君的肢体,不得泄漏他的秘密、出卖他的城堡,等等。封君不得伤害封臣的荣誉、财

产和生命,封臣若受到他人攻打,封君须不惜以武力保护。这表明,当时的封君封臣关系( )

A.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 B.具有双向义务的特点

C.淡化了不同等级间的界限 D.易导致西欧王权衰落

13.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图书馆、贵族图书馆、私人图书馆、教会图书馆等新型图书馆悄然诞

生。图书的生产从抄写转为印刷,功能由重收藏转变为重利用;古代经典和世俗作品增多,藏

书丰富并允许公众借阅。这( )

A.拉丁美洲各国间的矛盾尖锐 B.英美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A.体现出欧洲实现了教育普及 B.打破了教会的专制统治

C.中国政府关注世界局势变化 D.拉丁美洲的革命任务艰巨

C.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地位

18.在法国败亡、英伦危急、德国可能独揽欧洲称霸世界时,美国作为一个“救世主”毅然加

14.下表为 16—17 世纪欧洲部分新型商贸机构统计表。该表反映了当时欧洲( )

入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中。然而,正如美国学者坦言:“美国并非为了世界和平而战

时 间 国 家 机 构 名 称

斗;相反它是为阻止一个危险的敌人获得地区霸权而战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

1531 年 荷 兰 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

A.美国参战是为了遏制霸权主义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原因

1580 年 意大利 里亚尔布市场银行

C.消灭法西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D.二战从局部战争变为全球战争

1600 年 英 国 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19.1961 年 3 月,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命令成立了“和平队”,选拔大学毕业生向亚非拉落

1621 年 德 国 纽 伦 堡 银 行

后国家和地区提供技术及人力资源援助,致力于当地的经济增长,帮助实现社会的民主化、社

A.封建经济已经崩溃 B.银行垄断了商业的发展 会革命的和平化。这说明( )

C.价格革命影响巨大 D.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A.冷战范围走向扩大 B.国际局势有所缓和

15.拿破仑对外战争过程中,被拿破仑“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 C.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D.美国战略重心转移

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由此可知,拿破仑的对 20.1972 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决定成立一个联合国附属的负责全球环境事务

外战争( ) 的机构。“七十七国集团”中的非洲国家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一份 17 页的声明,最终使联合

A.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B.埋葬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落户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联合国附属机构总部设在南半球的先例。这一

C.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D.推动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定程度上反映了( )

16.巴黎公社成立后的第二天,即发布正式公告号召巴黎人民各回所在地区参加公社选举,并 A.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 B.联合国权力的扩大化

忠告选民“要挑选那些真诚的人,要挑选人民自己的人,要挑选办事果断、积极、有正直感和

C.发达国家环境的恶化 D.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高三历史试题 第 3页(共 8 页) 高三历史试题 第 4页(共 8 页)

{#{QQABBYAUgggAAgAAARhCUQH4CAGQkBGCAIoGRAAAMAABwBFABAA=}#}

21.春秋前期,鲁国大夫季氏和叔孙氏一度掌握鲁国政权。春秋后期,季氏的家臣南蒯、叔孙 A.贫富差距的加大 B.商业经营方式多样

氏的家臣阳虎起来反对家主,并掌握了鲁国政权,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局面。这些史实反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坊市格局已被打破

映了( ) 28.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持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

A.分封制的逐步瓦解 B.爵位继承制被破坏 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

C.周天子的权势衰微 D.霸权更迭较为频繁 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这反映出( )

22.19 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 A.发展中国家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的办法择优录取,文官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 ) 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面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日益加大

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一致 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D.发达国家找到了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途径

23.16 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 19 世纪初,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 29.1969 年,北京地铁建成,出行大大方便,手表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计时器;21 世纪以来,

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 随着我国高铁的发展,人们乘坐高铁出行更方便,高铁进站只有 15 分钟,而对购票和乘车的

A.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时间观念要求高,于是,手机不仅代替了手表的计时功能,还作为购票的工具,因为手机购票

C.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更迅速更节省时间。这表明( )

24.从 16 世纪起,大量的外国银元源源不断地流入漳州一带,品种多达近百种,主要为西班 A.现代工业发展打乱了正常生活节奏

牙、葡萄牙、荷兰、墨西哥、日本、法属印度支那等国的货币。据此可知( ) B.快捷交通开始把世界联系成为整体

A.中国传统手工业优势显著 B.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增强 C.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缩短了出行时间

C.西方殖民扩张的步伐加快 D.中外贸易不均衡性突出 D.交通技术进步增强了人们时间观念

25.明朝在江南市镇等关键要地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江南市镇,直 30.2021 年 5-6 月,由中国医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分别

接委派县丞、主薄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那些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遣同知等更高级 研发的两种新冠灭活疫苗相继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这反映了( )

别的官员驻镇管理。这表明,明朝江南地区( ) A.中国医疗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

A.新的生产方式产生 B.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 B.中国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力量

C.基层社会治理加强 D.市镇的文化功能凸显 C.世卫组织确立了中国领导地位

26.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 D.中国行为体现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氏族部落解体以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也日渐普及。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31 题 14 分,32 题 12 分,33 题 14 分。

A.交流使小农经济成为东西方当时主流的生产方式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B.东西方家庭生产模式的出现均源于生产力的进步 材料一

C.亚历山大帝国的远征推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独特而朴实。司马迁认为“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并

D.男耕女织的分工构成东西方农业生产的最初形式 指出,《周书》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他还认识到物质与人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稳定的关系:“仓廪实

27.悬挂灯笼是唐代以后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江馆》中有“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在《货殖列传》中,他对市场经济规律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的描述。灯笼数目的多少能代表饭店等级,颜色的不同代表饭店经

进行了陈述,认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地区之间的商品需要流通,国家对经济

营内容的差别。这反映了( )

活动应该“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关于致富,

高三历史试题 第 5页(共 8 页) 高三历史试题 第 6页(共 8 页)

{#{QQABBYAUgggAAgAAARhCUQH4CAGQkBGCAIoGRAAAMAABwBFABAA=}#}

他认为靠奸巧和违法是不可行的,并提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等致富道路。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摘编自齐爽《浅析司马迁<货殖列传>中的经济思想》 材料

材料二 近代国际法,始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止于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

亚当斯密从“经济人”的“利己心”出发,把“经济人”的“利己心”看作一切经济活 发。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揭开了近代国际法的序幕。近代国际法主要适用于欧洲国

动的本源。他认为满足人的利己心的最好途径就是实行经济自由,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国内, 家之间的关系。国际法长期是以“欧洲中心主义”为主导思想的。广大的殖民地、附属

也适用于国际。斯密认为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市场通过平衡供 国被视为所谓“非文明或半文明国家”,被排斥于国际法的适用范围之外。到 19 世纪,

求使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趋于一致。关于经济增长,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两个办法是分 近代国际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国际条约大量增多,且以通商、航海、领事、引渡、货币、

工和资本积累。 邮电、交通、渔业和版权等事项为其主要内容。瑞士人杜南特最先倡导了战争的人道主

——摘编自高华云《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革命性》 义化运动。1864 年,12 个国家签署了《改善陆军伤员境遇公约》(又称《日内瓦公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与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共同之处。(6 分) 此外,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两次海牙和会对战争法的规范化和改进,都做出了重要的努

力。到 19 世纪,国际仲裁的实践突飞猛进,国际仲裁制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 世纪

下半叶以来,特别是在交通、通信、经济、卫生、科技等一定的专门行政事务领域内,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司马迁与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8 根据条约而设立的一种国际机构,称为国际行政联盟。

分) ——杨泽伟《国际法发展的历史分期》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国际法发展的特点。(6 分)

材料

17、18 世纪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 间 事 件

17 世纪初 日本江户幕府继续实行锁国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际法的影响。(8 分)

17 世纪 20 年代 西伯利亚成为俄罗斯移民中心之一

1644 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

1645 年 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取得纳比西战役胜利

1662 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8 年 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

1689 年 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日本江户幕府统治依然延续,出现“天明饥馑”。原因是关东火山

1783 年

喷发的火山灰散布,造成东日本农业产量受损

1729 年 清朝设置军机处

——据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外对比为切入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

论从史出,史料实证,表述清楚,论题明确,言之成理。)

高三历史试题 第 7页(共 8 页) 高三历史试题 第 8页(共 8 页)

{#{QQABBYAUgggAAgAAARhCUQH4CAGQkBGCAIoGRAAAMAABwBFABAA=}#}

友 好 学 校 第 七 十 六 届 期 末 联 考 高 三 历 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A B B C C A A D D B C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C A A A A A B C B C B D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31【答案】(14 分)

(1)共同之处:肯定人的物质欲望;提倡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认为市场存在自我调节机制;关注经济增长,

鼓励个人追求财富。(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历史背景:

司马迁:汉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儒学统治地位确立,思想自

由受限;汉王朝处于丝绸之路起点与东亚文明的中心。(4分)

亚当斯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工业革命的开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倡导自由主义;英国海外

市场的扩张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基本完成。(4分)

32【答案】(12 分)

示例:论题:17 世纪中英政治发展方向背道而驰(2 分)

论述:17 世纪中英均爆发了革命或起义,但其主体和结果有着很大的不同。1627 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4 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入北京;1688 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中英两国在表面上看很是相似,革命都是轰轰烈烈的,皇帝、国王或自杀身亡或被送上断头

台。但是其革命的主体是不同的,李自成领导的是农民起义军,克伦威尔领导的是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的

新模范军。其结果更是不同,李自成建立大顺王朝,但亦是昙花一现,接下来中国进入新的封建王朝;而英国在

“光荣革命”以后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社会转型并给整个世界以深刻的影

响。(8 分)

综上,中英两国在 17 世纪虽然都爆发了革命(或起义),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两者有着质的不同。(2 分)

评分标准:

开篇明确提出观 层次清楚;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一等 10—12 分 按点给分

点 表达流畅。

论证过程中提出 层次比较分明,但关联性不够,史

二等 7—9 分 按点给分

观点 论能结合。

三等 4—6 分 观点片面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

论点不合理或无

四等 1—3 分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

论点

(“示例”仅作为参考答案,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33【答案】(14 分)

(1)特点:以欧洲国家为中心(欧洲国家居于主导地位);内容、领域不断增多;凸显人道主义思想;重视协定、

仲裁机制。(6 分,答出三点即可)

(2)影响: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近代国家的利益;有利于国际争端的解决;推动外交关系的制度化、秩序化;为

现代国际组织,如国联、联合国组织的形成奠定基础;无法真正避免国际战争行为。(8 分,答出四点言之成理

即可)

第 1 页 共 1 页

{#{QQABBYAUgggAAgAAARhCUQH4CAGQkBGCAIoGRAAAMAABwB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