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2024-02-06·12页·777.7 K

成都七中 2023-2024 学年度 2024 届高三(上)期末考试

语文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书籍史”与“书史”,二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意味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在现代大学的文献学和图书情

报学领域中,早就有关于书史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可以说,在“书籍史”舶来以前,“书史”一名行之已久,

至少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了。中国书籍史研究方兴未艾,可以结合传统文献学、中国书史和西方书籍史研究

的思路,建构中国的书籍史研究体系。

书籍史的研究,可以从各种专题史的角度展开。将书籍研究与各种史学、文化学相结合,开展书籍社会

史、书籍经济史、书籍史料学、书籍阅读史、书籍艺术史、比较书籍史的研究。所谓比较书籍史既可以是中

外书籍史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是各种汉籍之间的比较研究。域内汉籍与域外汉籍之间,东亚汉籍的和刻本

(也称日本本)、朝鲜本和越南本之间的比较研究,也是比较书籍史的内容。

书籍史的研究,可以从断代史、分类史、区域史等角度展开。断代的书籍史,关注宋代以后者居多,这

自然是因为宋元明清书史资料较多之敌。除了目录学的分类,书籍还有其他分类,例如从刊刻角度区分,有

官刻、坊刻、家刻等类别:从用途角度区分,则有考试用书(制义刻本)、蒙学读物、礼品书、历书、日用类

书、畅销书等类剂。以区域划分的藏书史、刻书史,已有不少成果。需要说明的是,上一段所言各种专题史

以及此段所言各种“区块史”,固然是整个书籍史研究框架中的“区块”,而更重要的是一种研究视角,可据

以展开各种深入具体的研究。实际上,在具体研究中,不同的角度往往是融合为用的,例如,何朝晖《晚明

士人与商业出版》,就是断代史与专题史视角的结合。

书籍史的研究,应该注意从周边看中心。这里所谓“周边”,指的是往常不太为人看重的边练人物和边缘

史料。所谓边缘人物;包括代笔、代刻、代校,代书、赞助等各种人物,也包括书籍生产进程各阶段的各类

“隐身人”“捉刀人”,如没有大声宣扬的赞助人、默默无闸的校阅者、少见经传的销售者、秘不作声的合作

者等。所谓边缘史料,是指以往不太受到重视的书的各种副文本,以及零星散在各处而有待发掘的序跋、日

记、书信、档案等史料。书籍史应该重视各种与书相关的史料,明清时代的各种写本文献尤其重要。

书籍史的研究,应该重视书与人的个案研究。书的个案研究,多集中在经典、名著、大书,也可以集中

于某些有个性的小书。人的个案研究,主要集中在名家的阅读,书籍阅读对名家成长的影响,是“进”与

“出”的关系,特别值得关注。宋代以后的书史,能够提供名家在阅读中成长的足够史料。此外,对于书籍

的各种形式的消费与利用,也有必要展开个案研究。

书籍史的研究,应该有超越书籍史的胸襟和视野。研究中国书籍史和古典文献学的学者,对于简帛、石

刻等究竟是否属于书籍,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简帛、石刻以及其他各种写本文献等都属于文献,大家是没有

异议的。超越书籍史,就是打破书籍与简帛、石刻以及各种写本文献的界限,将其作为文献的一种,不仅立

足于书文化史的角度,更立足于史的高度,获得更高远的视野。

换句话说,书籍史可以作为文献文化史的一部分,从书籍史角度,对传统文献学史中的各种史料作新的

梳理,对各种论述作新的阐释,尝试理论提升,那么,中国传统的“治书之学”必将与时俱进,“其命维

新”。

(摘编自程章灿《书籍史研究的回望与前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书籍史”与“书史”名称相近,实则相差很远,中国的书籍史研究正在发展,但体系尚未建立完备。

B.因为宋元明消书史资料较多,所以研究宋代及以后朝代的书籍史在书籍史研究中占有很大比例。

C.书籍史的研究,应该重视与书相关的边缘人物和边缘史料,明清时代的各种写本文献最为重要。

D.虽然学者认为简帛、石刻不属于书籍,但在书籍史研究中依然将其涵盖在内,它们也都属于文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阐明观点时使用了“至少”“主要”等说法,这体现了作者用语的严谨性。

B.文章第三段例举何朝晖的著作,意在指出书籍史研究中有哪些可以展开的角度。

C.文章讨论书籍史研究时条分缕析,采用并列式,从不同角度来论述,结构严整。

D.文章既指出书籍史的研究方向,-又提出应有的胸襟,对书籍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比较书籍史是书籍研究的分支,如国内发现的多达几十种的《红楼梦》刊印版本的相互参证。

B.区域刻书史研究视角具体深入,如研究北京刻书业与《红楼梦》关系的《北京坊刻与<红楼梦>》。

C.书籍史研究可以从边缘人物指向书籍,如专门研究曹雪芹的“曹学”就可以归属为边缘人物研究。

D.个案研究可见“进”与“出”的关系,如《红楼梦》仿作《镜花缘》可体现作者对原著的阅读消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你的身体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有两大主要因素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个因素,是你大脑深处的 24 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

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但它也控制着其他的节奏模式,包括你偏好的饮食时间、你的心情和

情绪、核心体温、代谢率以及多种激素的释放。很显然,在比赛中打破奥运会纪录的可能性与一天中的时间

段有关,这并非巧合。破纪录的可能性会在人类昼夜节律的自然高峰(下午的早些时候)达到最大极限。即

使是出生和死亡的时间也证实了昼夜节律的存在,因为维持生命的关键代谢、心血管、体温和激素水平等波

动过程,都是由昼夜节律这个生物起搏器所控制的。

1938 年,芝加哥大学的纳塞尼尔。克莱德曼教授与他的研究助理布鲁斯理查森共同进行了一项较为极

端的科学研究。他们去到肯塔基州的猛犸洞里,这是地球上极深的洞穴之一——事实上,由于过于深邃,它

的最深处完全无法探测到阳光渗透。他们一共在黑暗中度过了 32 天。除了积攒了浓密的面部须发外,他们在

这个过程中也有了两大突破性的发现。第一个发现是,人类会在阻绝外界阳光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的“内源

性”昼夜节律,也就是体内自我生成的节奏。克莱德曼和理查森都没有随机地醒来和入睡,而是表现出了一

种可预测的、重复性的模式,即有较长时间的清醒状态(约 15 个小时),并伴随有大约9 个小时的睡眠。第

二个出乎意料且意义更重大的发现是,他们规律性循环的“睡眠—清醒”周期并不是精确的 24 小时,而是始

终确切地超过了 24 小时。在这项开创性实验的八十多年后,我们确定了一个成年人的体内生物钟平均持续时

间大约是 24 小时 15 分钟。它与地球的 24 小时自转周期相差得不算太多,但也不是任何一个有职业自尊的瑞

士钟表匠能够接受的精确计时。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生活在类似的黑暗环境中。我们通常会感受到来自太阳的光线,调整

我们不精确的、运行时间过长的生物钟。阳光就像转动走时不准确的手表侧面旋钮的食指和大拇指,每天有

条不紊地重置我们不准确的内部时钟,将其“调”回精确的 24 小时。24 小时生物时钟坐落在大脑中央一处

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在这一位置上,视交叉上核会对从每只眼睛沿着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后部进行

视觉处理的光信号进行“抽样分析”,利用可靠的光信号来校准不准确的内在时间,将其重置为精确的 24小

时周期,从而防止任何偏差。它是整个生命体生物节律交响乐的中央指挥。对于白天活动的昼行性物种来

说,昼夜节律会在白天激活大脑和身体的许多机制,使你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些过程会在夜间逐渐变得低

缓,从而消除产生警觉性的影响。

第二个因素,是一种在你的大脑中积聚的化学物质——腺苷,它会制造出“睡眠压力”。你清醒的时间越

长,腺苷所制造出的睡眠压力就会累积得越多,因而你会感觉越困。高浓度的腺苷可以通过一种巧妙的双重

作用效果来降低大脑中促醒区域的“体积”,同时调高睡眠诱导区域的比例。由于这种化学睡眠压力,当腺苷

浓度达到峰值时,不可抗拒的睡眠欲望就会占据上风。在清醒 12~16 个小时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这种情

况。

然而,你可以通过使用一种让你感觉更加警觉和清醒的化学物质来人为地降低腺苷的睡眠信号:咖啡

因。在大脑中,咖啡因与腺苷对抗,通过霸占腺苷的结合位点——受体——来发挥作用。一旦咖啡因与这些

受体结合,它会阻塞并有效地抑制受体,起到掩蔽剂的作用。这就相当于用手指堵住耳朵来隔绝声音。通过

胁迫和占据这些受体,咖啡因阻断了腺苷向大脑正常传递的困觉信号。结果是,尽管腺苷水平高到正常情况

下足以让你入睡;咖啡因还是会诱使你感觉十分清醒。然而咖啡因能被肝脏中的一种酶清除掉,随时间而逐

渐被降解。一旦肝脏代谢掉了产生阻碍作用的咖啡因,你就要准备好接受一个恼人的后果,即人们常说的

“咖啡因崩溃”现象。就像一个玩具机器人的电量耗尽一样,你的精力水平会直线下降,并再一次陷入强烈

的睡意中。

至此,你也许会认为调节睡眠的两种主导力量——视交叉上核的 24 小时昼夜节律和腺苷产生的睡眠压力

信号——会相互交流来将它们的影响联合起来。事实上并非如此,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相互独立的系统。

它们不会结合,不过,它们通常处于统一战线。下图从左到右囊括了 48 小时的时间。图中的虚线是昼夜节

律,称为过程C。实线是腺苷带来的睡眠压力,也就是过程S。

影响睡眠的两个因素

上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直接反映出了你对睡眠的渴望。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大,你的睡眠欲望就越强烈。

例如,早上7 点醒来之后到了上午 11 点,虚线和实线之间只有很小的距离。这种微小的差异意味着睡眠驱动

力很微弱,而保持清醒和警觉的欲望很强烈。然而,到了晚上 11 点,你的大脑中充满了高浓度的腺苷。此

外,昼夜节律的虚线也在下降,降低了你的活跃度和警觉性。结果,这两条线之间的差距变得很大。大量的

腺苷和不断下降的昼夜节律强强联合,激发了人们对睡眠的强烈渴望。

(摘编自马修沃克,田盈春译《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即便在阻绝外界阳光的情况下,人体也可以规律性地翻来和入睡,这表明昼夜节律具有“内源性”。

B.人体内生物钟平均持续时间约为 24 小时 15 分钟,其不精确性促使阳光每天对其进行重置和调整。

C.腺苷通过调节大脑促醒区域和睡眠诱导区域的占比来制造睡眠压力,这种睡眠欲望是不可抗拒的。

D.咖啡因通过占据腺苷的受体发挥作用,它可以有效降解腺苷,以达到缓解困意、诱使清醒的效果。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不同时间段打破奥运会纪录的可能性、出生和死亡的时间、偏好的饮食时间等,都可佐证人体昼夜节律

的存在。

B.“咖啡因崩溃”现象,指咖啡因被人体代谢后,极高水平的腺苷使人精力水平下降,并再次陷入强烈的睡

意之中。

C.通常情况下,上午较下午精神状态更佳,这是因为昼夜节律的强力激活和低水平腺苷的共同作用会使人

神清气爽。

D.只有当昼夜节律和腺苷产生的睡眠信号同属一个系统,它们才能相互交流并联合起来,调节人体睡眠和

清醒状态。

6.科学论文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方便读者迅速了解研究成果。班级学习小组要为这篇文章撰写摘要,请你

列举出写作要点。(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夜观流星

林清玄

读宋朝沈括著的《梦溪笔谈》,有一段谈到他夜见流星的事,非常有趣:

治平元年,常州日禹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着西南;又

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

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

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沈括学识的渊博早为后世所推崇,但我对这一段描述特别感到兴趣,并不是像有的学者说他对流星的

判断正确早在西方天文学家九百年之前,而是我小时候也有一段看流星陨落的相似经验。

我幼年居住的乡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冷气,没有电扇,一到夏天夜晚,就没有人留在屋

内,家人全跑到三合院中间的庭院里纳凉:大人坐在藤椅上聊天,或谈着农事,或谈着东邻西里的闲话;小

孩子就围坐在地板上倾听,或到处追逐萤火虫。

小时候,家里有一位帮忙农事的老长工,我们都叫做他“玉豹伯”,他的脑子里装满了民间戏曲里的戏

文故事,口才好,姿势优美,颇像妈祖庙前的说书先生。他没有儿女,因此特别疼爱我们,每天夏天夜里,

我们都围着听他说故事,一直到夜幕低垂才肯散去。他的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听到精彩的地方,我们

甚至舍不得离开去捉跳到身边的大蟋蟀。

有一天王豹伯为我们讲《西游记》,谈到孙悟空如何在天空腾云驾雾飞来飞去,我们都不禁抬头望向万

里的长空,就在那个时候,一颗天边的星星划出一条优美的长线,明亮的星一直往我们头上坠落,我们都尖

声大叫,玉豹伯说:“流星!流星!”然后我们听到轰然一声巨响,流星就落在我们庭院前不远处蕉园旁的河

床。

一群孩子全像约好了似的,完全顾不得孙悟空,呼啸着站起往河床奔去,等我们跑到的时候却完全不

见流星的影子,在河床搜寻一个晚上毫无所获,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第二天还特别起早,继续到河床去

找,后来找到一颗巨大的黑褐色石头,因为我们日日在河床游戏,几乎可以确定那颗新石头就是昨夜的流

星,但是天上的明星落到地上怎么会变成石头呢?是我们不敢肯定的谜题。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流星,在那之前,虽听大人说起过流星,知道天上的每个星星就对应着地上的一个

人,只要看见天上的流星陨落就知道地上死去了一个人。可是我常自问,地上时常有人去世,为什么流星是

那么的罕见呢?

还有人说,当你看见一颗流星落下的一刻,闭上眼睛专心许愿,你的愿望就可以实现,当时我们还是

孩子,心中没有什么大愿,看到奔射如箭的流星,张看之不暇,谁还顾得许愿呢?

后来我还在庭院里看过几次流星,但都远在天外,稍纵即逝,不像第一次的感受那么深刻,心中只是

无端的茫然,若是天空中的星星都对应着一个人,那一刻落下的又是谁呢?不管是谁,人世里不是行者就是

过客,流星落下不免令人感触殊深。

如果流星是一个人的陨落,那么浩渺的天空就对应着广阔的大地,人的群落就是星的聚散,这样想

时,我们的离恨别情便淡泊了许多——光灿的星落到地上只是一个无光的石头,还有什么是永远的光明呢?

我总觉得不管有多少天文学家,尽管人类登陆了月球,我们对天空的了解都还是浅薄无知的,重要的

不是我们知道了多少天空的事物,而是它给了我们什么样心灵的启示。

从很年幼的时候我就爱独自坐着看天空,并借着天空冥想,一直到现在,我出门时第一眼都要看看天

色,这或许是看天吃饭的农家子弟本性,然而这种本性也使我在大旱的时候想着渴望雨水的禾苗;在连日豪

雨之际思念着农田里还未收割、恐惧着发芽的累累稻穗;在巨风狂吼之时忧心着那些出海捕鱼的渔夫。

天空的冥思是可以让我们更关切着生活的大地,这样站在地上仰望天际,就觉得天空和星月离我们不

远,也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心情。

我最担心的是,在我认识的都市儿童中,大部分失去了天空的敏感,有的甚至没有好好地看过天色,

更不要说是流星了。现在如果我看见流星,我想许的愿望是:“孩子们,抬头看看那一颗马上要失去的流星

吧!”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渴望雨水的禾苗”“恐惧着发芽的累累稻穗”“巨风狂吼”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旨在突出天地万物

的神奇壮美。

B.玉豹伯的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玉豹伯疼爱孩子而产生的亲和力以及他讲故事时散发

出的吸引力。

C.本文从自然宇宙写到入生社会,从乡村写到都市,旨在揭示现代都市儿童生存的现状,体现作者的人文

思考与关怀。

D.作者善从平凡琐事中取材,立意深远。语言清新势永,情感自然真挚,呈现出质朴通达、宁静清欢的独

特审美旨趣。

8.文章第段引用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记载,有什么作用?(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在第段中对“流星”陨落的感慨,与苏轼《赤壁赋》中对“水”与“月”的感慨相比,有何异

同?(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材料一:

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贪位之意。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人则易足,易足则得人。不肖者则不然。责人则以义,自责则以

人。责人以义则难瞻,难瞻则失亲。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擿。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物而贵

取一也。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

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

命后车载之。桓公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

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固贤者也用之未晚也。”桓公曰:“不

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

者,当举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举难》)

材料二:

或曰:“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愚以为此非名也。岂有能大而不能小乎?凡所

谓能大而不能小,其语出于性有宽急。性有宽急,故宜有大小。宽弘之人,宜为郡国,使下得施其功,而总

成其事。急小之人,宜理百里,使事办于己。然则郡之与县,异体之大小者也。以实理宽急论辩之,则当言

大小异宜,不当言能大不能小也。若夫鸡之与牛,亦异体之小大也,故鼎亦宜有大小。若以烹犊,则岂不能

烹鸡乎?故能治大郡,则亦能治小郡矣。推此论之,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

(节选自《人物志材能》)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卫之去A齐B 不远C君D 不若使人问E之F 而固贤者G也H 用之未晚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全,指完美、十全十美,与成语“求全资备”中的“全”词义相同。

B.任车,文中指装载货物的车,与下文宁戚乘坐的“后车”意思不同。

C.权,衡量、比较,与《过秦论》中“比权量力”的“权”词义相同。

D.治,指治理,与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而治”中的“治”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一尺长的树木必定会有节结,一寸大的玉石必定会有瑕疵,即使古代圣贤——尧、舜、禹等,也有受人

诋毁之处。

B.君子得到人民拥护,不贤的人失去亲情,其根本在于要求不同,君子用义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一般标准

要求别人。

C.齐桓公没有接纳群臣的建议,不调查宁戚品行就准备对他加以重用,是因为担心会查出宁戚的小恶从而

失去人才。

D.材料二将性情宽宏的人与急换的人进行对比,认为前者意义价值更大,因为性情宽宏的人能统筹大事,

治理郡国。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为郡国,使下得施其功,而总成其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圣贤

刘克庄

圣贤自牧极卑谦,后学才高胆力兼。

悔赋不妨排贾谊,谤诗遂至劾陶潜。

取人最忌规模狭,绝物常因议论严。

君看国风三百首,小夫贱隶采何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圣贤自我修养的态度谦卑,而后辈读书人则认为自己才学、胆力兼具。

B.读书人以贾谊、陶潜作为评定“圣贤”的标准,诗人对此是不认同的。

C.颈联直出议论,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取人”“绝物”的看法。

D.诗歌批评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警示作用。

15.清代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意思是作诗像写文章一样,表达不宜太直白

而应有波澜。请结合这一观点分析本诗尾联的艺术效果。(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多次写到“佩带”:其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自己因为用香蕙作佩带而

遭贬黜,用“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要加长自己的佩带。两句中“佩带”都比喻诗人自己高洁的品

格。

(2)《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脊于蓝。”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师生关系。

(3)自古以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却表示不作泪湿衣衫的凄恻缠绵之态,表现了乐观豁达的胸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 小题,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8 题。

生活中所用的物品都是由某种材料制成的,因此人类历史的发展与材料的发现和使用___________,人类

较早的时代均以材料命名,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目前我们正处于综合材料时代,所需要的材

料种类与性能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复杂。

传统的材料研究方法主要是试错法,单次实验只能处理有限样品。为了达到最佳实验效果,科学家

需要进行大量实验,耗时长效率低,极大地制约了材料创新的速度。为了摆脱这种烦琐的实验劳作,材料

科学家一直在寻找更加高效的研发方式。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多学科的发展,材料科学家发明了

材料研发的新途径。通过他们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出一系列的材料计算仿真方

法。近期,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引入,在新材料研发模式方面引发了___________的变化。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

原意。(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 小题,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除了爱情,江河还跟死亡连结在一起。爱与死,是人类两大悲壮主题,也最能撩动诗人内心的感怀。江

河既然是诗人们冥想生命、体会世界的温床,自然也是他们最理想的归所了。宫殿庙宇不属于他们,舞榭歌

台不属于他们,甚至,连山间草庐也不属于他们。如果一定要将他们的生命物化,那最多也仅仅是一只老旧

的木船。岸上到处都是腐恶的沙场,于是。他们在不同的朝代里,以相同的方式漂泊。屈子乘着扁舟涉水

行吟,在参透了人间一切悲欢之后,江河便是他灵魂的祭坛。杜甫驾着小船慷慨悲歌,在发出了国破家亡的

哀叹后,就在湘江的江面上,黯然逝去。他最终埋葬在哪里,学术界争论不休,民间的推测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重要的是他最后的岁月,属于江河。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个

字。(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他们就这个有意思的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B.她十八岁那年就离开家乡去外地闯荡了。

C.你好好想想,想起来就说。

D.以前就你一个人知道,现在我也已经知道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写成“宫殿庙宇、舞榭歌台、山间草庐都不属于他们”,语意基本相同,但原

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提到书籍阅读对名家成长的影响,是“进”与“出”的关系。其实,历史发展、

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关系。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这句话对你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有什么启示?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成都七中 2023-2024 学年度 2024 届高三(上)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A(B.“所以研究宋代及以后朝代的书籍史在书籍史研究中占有很大比例”有误,应该是在断代的书籍史

研究中居多,而不是“书籍史研究中占有很大比例”。C.“明消时代的各种写本文献最为重要”有误,原文

为“明清时代的各种写本文献尤其重要”。D.“虽然学者认为简帛、石刻不属于书籍”错误,原文为“研究

中国书籍史和古典文献学的学者,对于简帛、石刻等究竟是否属于书籍,有不同看法”)

2.B(“意在指出书籍史研究中有哪些可以展开的角度”错误,原文例举这本书是想证明在具体研究中,不

同的角度往往融合为用)

3.C《“如专门研究曹雪芹的‘曹学’就可以归属为边缘人物研究”错误。由原文“所谓边缘人物,包括代

笔、代刻、代校、代书、赞助等各种人物,也包括书籍生产进程各阶段的各类‘隐身人’‘捉刀人’,如没有

大声宣扬的赞助人、默默无闻的校阅者、少见经传的销售者、秘不作声的合作者等”可知曹雪芹并不是边缘

人物)

4.A(B.“人体内”错,应该是“成年人的体内”;“促使”强加因果。C.“这种睡眠欲望是不可抗拒的”

错误。D.“有效降解腺苷”错,原文是“它会阻塞并有效地抑制受体,起到掩蔽剂的作用”

5.D(“同属一个系统,它们才能相互交流并联合起来”错误)

6.摘要示例:(1)决定睡眠有两大主要因素:24 小时昼夜节律和腺苷产生的睡眠压力。(2)昼夜节律具有

内源性,其持续时长超过 24 小时,而视交叉上核能利用光信号将其重置为精确的 24 小时。(3)腺苷能制造

睡眠压力使人感到困倦,而咖啡因能有效阻断此类困觉信号,帮助清醒。(4)视交叉上核的 24 小时昼夜节律

和腺苷产生的睡眠压力信号虽分属不同的系统,但能立于统一战线共同调节睡眠。(答对3 点得满分,意思相

近即可)

7.C(“旨在揭示现代都市儿童的生存现状”分析片面)

8.(1)内容: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神秘感,引发“我”对流星陨落的生命思考。文白相间雅俗共

赏,增强文章的典雅性、文学性。(2)结构:以《梦溪笔谈》中描述的沈括夜见流星的故事,引出“我”儿

时第一次看见流星的相似经历,和下文观星经历相照应。

9.(1)同:面对自然景物,两篇文章都流露出宇宙浩渺、人生短暂的感慨。(2)异:本文中,面对流星的

陨落,作者对离恨别情有了一份淡泊,但是对人生短暂、聚散无常仍怀有感伤与失落。《赤壁赋》中,苏

轼面对水月时,能辩证看待无穷与有尽,表达了旷达乐观的态度。(每点2 分)

10.CFH(句意:卫国离齐国不远,您不如派人去询问一下。如果确实是贤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去”

与“齐”形成动宾结构.A 不断开,“不远”是“卫之去齐”的补充说明,B 不断开,C 断开:“君不若使人

问之”“中君”为主语,其后为谓语部分,主谓之间不必断开,“之”与“问”构成动宾关系,之间不断开,

所以DE 不断开,F 断开:而固贤者也”构成判断句,单独成句,G 不断开,H 断开)

11.CA 正确。句意:用十全十美的标准举荐人必然很难。/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B.正确。

“后车”,副车,侍从所乘的车。C.错误。动词,衡量、比较/名词,权力。句意:权衡后而用他的长处。/

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D.正确。动词,治理/形容词,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句意:因

此能治理大的郡国。/无所作为就能把天下治理好)

12.C(“是因为担心会查出宁戚的小恶从而失去人才”错误。结合原文“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