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年级 3 月模拟(二)
化学
(时间 75 分钟,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l35.5 Co 59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的
1. 龙是中华民族精神 象征。下列与龙有关文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龙首人身陶生肖俑”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B. “战国青铜双翼神龙”的主要材质为铜合金
C. “东汉玛瑙龙头雕刻品”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D. “绘有龙纹的辛追墓帛画”所使用的帛的主要材质为纤维素
2. 下列工业制备过程中的物质转化错误的是
O2 H2O
A. 工业制硝酸: N2 放电或高温 NO HNO3
焦炭
工业制备高纯硅: 石英砂 粗硅 HCl H2 高纯硅
B. 1800~2000C 300CSiHCl3 1100C
电解
C. 工业冶炼镁: MgCl2 (熔融) Mg Cl2
电解
D. 氯碱工业: 2NaCl 2H2O 2NaOH Cl2 H2
3. 已知:
HClO 苯酚 H2CO3
第1页/共 11页
7
8 10 Ka1 4.510
Ka 4.010 Ka 1.010 11
Ka2 4.710
下列实验中,因通入 CO2 的量不同而产物不同的是
A. 向 Ba(OH)2 溶液中通入 CO2 B. 向 Na 2CO3 溶液中通入 CO2
C. 向 NaClO 溶液中通入 CO2 D.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CO2
4.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
A B C D
项
实
验
装
置
实
通过观察气泡验证 Fe2 能否催化
验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 除去 NO2 中的
制备氨气
目 乙酸
NO H2O2 分解
的
A. A B. B C. C D. D
5. 有机物 Z 是合成某药物的中间体,其制备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Z 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 Y 既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又能与 NaHCO3 反应
2
C. 1molX 最多能与 4molH2 发生加成反应 D. X、Y、Z 中所有碳原子均采用 sp 杂化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大小可分别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B. 基态 O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 8 种
第2页/共 11页
C. 氢键 (X HY) 中的三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
2
D. SO3 的空间结构与其 VSEPR 模型相同
7. 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选
事实 解释
项
C 原子处在 4 个 F 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中心,键的极性的向量和为
A CF4 是非极性分子
零
B Ge 原子间难以形成 键 Ge 的原子半径较大,未杂化的 p 轨道很难重叠
C 干冰的熔点低于SiO2 2 个 C 0 键的键能之和小于 4 个Si O 键的键能之和
利用“杯酚”可分离 C60 和
D 超分子具有自组装的特征
C70
A. A B. B C. C D. D
8. 烯丙醇制备丙醛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此过程中 Co 的配位数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反应过程中 Co 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 反应过程中涉及 键的断裂与形成 D. Co(CO)4 H 作催化剂
9. 某种镁盐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阴离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W、X、Y、Z、Q 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的短周期元素, W、Y 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Z, Y 原子价电子数是 Q 原子价电子数的 2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第3页/共 11页
A. Q 和 Z 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相同 B. 电负性大小: W X Y Z
C. Q的氯化物为离子晶体 D. 沸点: XW4 XZ4
10.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项
向碘水中加入 CCl4 溶液, 分层,下层为紫红色;加入
碘在 KI 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碘在
A 观察现象,然后加入 KI 溶 KI 溶液后,下层变为浅粉红
水中的溶解能力
液,振荡 色,上层呈棕黄色
B 冷却装有 NO2 的密闭烧瓶 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2NO2 (g) A N2O4 (g)H 0
分别用 pH 计测量
HClO4 溶液的 pH 1.0
1
C 0.1mol L 的 HClO4 溶液 HClO4 为强酸, HClO 为弱酸
HClO 溶液的 pH 3.8
和 HClO 溶液的 pH
向某 Na 2SO3 样品溶液中依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不
2
D 样品溶液中含有SO4
溶解
次加入 BaCl2 溶液、稀硝酸
A. A B. B C. C D. D
11. 某晶体由镁、铝、氧三种元素组成,若将其晶胞按图 1 方式切成 8 个体积相同的小立方体,
Mg2、Al3 和 O2 在小立方体中的分布如图 2、图 3 所示。已知 Mg2 之间的最小间距为 apm 。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第4页/共 11页
8 3a3
A. 晶体中 Mg2 的配位数为 4 B. 晶胞的体积为 1030 cm3
9
C. 晶体中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O Mg Al D. 晶体的化学式为 MgAl2O4
12. 某密闭容器中含有 X 和 Y,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X Y A M Q ; X Y A N Q 。反
应的正反应速率 v1(正) k1c(X)c(Y) ,反应的正反应速率 v2(正) k2c(X)c(Y) ,其中 k1、k2 为速
率常数。某温度下,体系中生成物浓度 (c) 随时间 (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s 时,正反应速率 v1(正) v2(正)
B. 06s 内,X 的平均反应速率 v(X) 0.5molL1 s1
C. 若升高温度, 4s 时容器中 c(N) : c(M) 的比值减小
D. 反应的话化能大于反应
13. 苯甲醇电催化氧化制备苯甲醛的电解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页/共 11页
A. 理论上,1mol 苯甲醇被氧化成苯甲醛时,电极 B 上有 22.4LH2 放出
B. 电解过程中,电极室 A 和电极室 B的 pH 均减小
2
C. 电极 A 的电极反应式: Mn 2H2O 2e MnO2 4H
D. b 端电势高于 a 端电势
14. 氧化铅在不同 pH 的水体系中存在以下溶解平衡:
2
PbO(s) 2H (aq) A Pb (aq) H2O(l) K1
PbO(s) H (aq) A Pb(OH) (aq) K2
PbO(s) H2O(l) A Pb(OH)2 (aq) K3
PbO(s) 2H2O(l) A Pb(OH)3 (aq) H (aq) K4
lgc(x)[X 为 Pb2、Pb OH 、Pb OH 、Pb OH 随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3
A. 曲线 c 代表 Pb(OH) 与 pH 的关系
5
B. K3 的数量级为10
第6页/共 11页
C. 随 pH 增大,溶液中所有含铅微粒的总浓度 cPb总 逐渐降低
K K
K 2 4
D. 2Pb(OH)2 (aq) A Pb(OH) (aq) Pb(OH)3 (aq) 的 2
K3
二、非选题:本题包含 4 小题,共 58 分。
15. 钴配合物 Co NH Cl 溶于热水,在冷水中微溶。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备 Co NH Cl
3 6 3 3 6 3
并测定其组成。
.制备 Co NH Cl 晶体
3 6 3
实验步骤:将 CoCl2 6H2O 分批加入 NH4Cl 溶液中;控温至10C 以下,加入活性炭、浓氨水后,再逐滴
加入 6% 的双氧水;加热至 55 ~ 60C 充分反应,然后进行操作;将所得固体转入盛有少量盐酸的沸水
中,再进行操作 2;向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浓盐酸,冷却,过滤、用乙醇洗涤,干燥,得到
Co NH Cl 晶体。
3 6 3
(1)温度保持 55 60C 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为_______。
(2)活性炭是反应的催化剂,写出制备 Co NH Cl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 6 3
(3)操作和操作 2 分别为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冷却、过滤 B.趁热过滤 C.蒸馏
(4)与水洗相比,用乙醇洗涤可减少晶体的溶解损耗,分析其原因为_______。
.测定 Co NH Cl 中 x 的值
3 x 3
该小组同学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夹持装置省路)。
实验步骤如下:
1
步骤 i:向 a 中加入过量的 的 H SO 溶液;
V1mLc1molL 2 4
步骤 ii.打开 K ,关闭 K 、K ,将含 mg Co NH Cl 晶体的溶液和足量 溶液分别由 d 加入
1 2 3 3 x 3 NaOH
第7页/共 11页
e 中,并用蒸馏水冲洗 d;
步骤 iii.打开_______,关闭_______,并在 d 中保留少量水;
步骤 iv.加热 e,使水蒸气进入 e,充分反应;
步骤 v.对 a 中溶液进行滴定。
(5)f 的作用为_______。
(6)步骤 ii 中如果未用蒸馏水冲洗 d,会导致所测 x 的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将步骤 iii 补充完整:打开_______,关闭_______,并在 d 中保留少量水。
1
(8)步骤 v 中,用 c2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 a 中的溶液,消耗 V2mLNaOH 标准溶液。滴定时选用
的指示剂为_______; Co NH Cl 中 x 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3 x 3
16. 天然锆英砂(主要成分为 ZrsiO4 )常含有 Fe2O3、Al2O3、CuO 等氧化物杂质。工业上以锆英砂为原科
制备 ZrO2 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i.有机溶剂 N235 (三辛胺与壬醇的混合溶液)与水互不相溶;
ii.“萃取”过程中铁元素由FeCl4 转化成有机配合物进入有机相。
(1)“碱熔”时,锆英砂转化为 Na2ZrSiO5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水浸”时,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除 Na 2CO3 外,还有_______(填化学式)。
2
(3)“酸浸”后,锆元素以 ZrO 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此过程中 Na 2ZrSiO5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
(4)“除铜”时,若测得剩余滤液中 cCN 0.01molL1 ,通过计算判断溶液中 Cu2 是否除尽_______
10 5 1
已知:常温下, Ksp Cu(CN)2 410 ,溶液中离子浓度低于1.010 mol L 即可认为该离子被除
尽)。
(5)“有机溶剂 N235 ”中的壬醇 C9H19OH 几乎与水互不相溶,解释其原因为_______。
(6)已知氯氧化锆 ZrOCl2 的溶解度、铁的萃取率与盐酸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第8页/共 11页
在“萃取”过程中,应选用盐酸的最适宜浓度为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2mol L1 B. 6molL1 C. 8mol L1 D. 10mol L1
(7)“煅烧”时,需要在 350C 条件下发生反应,所得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 V(HCl) : VH2O
_______。
17. CO2-CH4 干气重整反应制合成气(H2、CO)是 CO2 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反应主要包括:
1
反应 I CH4 (g) CO2 (g) A 2H2 (g) 2CO(g) H1 247.34kJ mol
反应 H2 (g) CO2 (g) A H2O(g) CO(g) H2
-1 -1 -1
(1)已知 H2(g)、CO(g)的燃烧热分别为 285.8 kJmol 和 283kJmol ,水的汽化热为 44kJmol ,则
-1
H2=_______ kJmol ;能同时提高 CH4(g)的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率的措施为_______(写一条即可)。
(2)向 TC、2.8MPa 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CH4(g)和 1mol CO2 (g)发生反应 I 和.达到平衡时,
n(CO)
CO2 的转化率为 80%, 3 ,则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n总 =_______mol;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n H2
2
Kp=_______(MPa) ;若反应在刚性容器中达到平衡,则 CO2(g)的转化率_______(填“”“=”或“”)80%。
(3)实验研究发现,在(2)条件下,催化剂表面产生积碳与下列 2 个反应有关:
1
反应 CH4 (g) A C(s) 2H2 (g) H3 74.87kJ mol
1
反应 IV 2CO(g) A CO2 (g) C(s) H4 172.47kJ mol
已知 G=H-TS,G 的值只取决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忽略H、S 随温度的变化,反应和
反应 IV 的 G 与 T 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其中表示反应的曲线为_______(填“a”或“b”);在 200~400时,
催化剂表面产生的积碳主要来自于反应_______(填“”或“IV”)。
第9页/共 11页
nCH4
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压强和进料比 对催化剂表面积碳生成量的影响如图 2、3 所示。
nCO2
据此判断,有利于减少积碳量的措施为_______(填选项字母)。
nCH4
A.压强一定时,增大 且升高温度
nCO2
nCH4
B. 一定时,升高温度且减小压强
nCO2
nCH4
C.温度一定时,增大 且增大压强
nCO2
nCH4
D.温度一定时,降低 且减小压强
nCO2
18. G 可用于合成一种治疗肺炎的药物,合成 G 的路线如下:
第 10页/共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