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四校2024届高三联考-物理+答案

2024-04-05·10页·689.6 K

海南中学、海口一中、文昌中学、嘉积中学

2024高三联考试题

物 理

(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将答题卡交回。

第卷 选择题(共 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71

1.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通过“熔合蒸发”反应合成超重核 10 Ds ,并同

1

时辐射出一个中子 0 n ,下列可能合成该超重核的原子核组合是( )

64 208 64 207 64 209 64 210

A. 28 Ni , 82 Pb B. 28 Ni , 82 Pb C. 28 Ni , 83 Bi D. 28 Ni , 83 Bi

2.如图所示为某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结构示意图,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b、c,半径大小关

系为 RRR>>,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 b

A.b比a 的角速度小B.b和c 的角速度相等

C.a比b 的向心加速度大D.c比b 的向心加速度大

3.真空轮胎在轮胎和轮圈之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海南夏天天气炎热,胎内气体开始升温,假设此过

程胎内气体的体积不变,则此过程中( )

A.每个气体分子动能均增大B.气体对外做功

C.速率大的区间内分子数减少D.气体压强增大

4.2023年2 月,我国成功发射的中星 26 号卫星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

6 倍。已知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依据题中信息可估算出( )

A.地球的质量B.卫星的质量C.近地卫星的周期D.该卫星绕行的线速度大小

5.如图,物体A、B 相对静止,共同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若默认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与B 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B.B 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于 mB g sinq

C.B 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因数 m>tan q

D.A与B 的滑动摩擦因数一定等于B 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6.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炮弹的实际飞行轨迹不是抛物线,而是“弹道曲线”,如图所示。其中O 点为发

射点,d 点为落地点,b 点为轨迹的最高点,a、c 为距地面高度相等的两点,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炮弹到达最高点b 时的加速度等于g

B.炮弹经过a 点和经过c 点的机械能不相同

C.炮弹经过a 点和经过c 点时的加速度相同

D.炮弹由a 点运动到b 点的时间大于由b 点运动到c 点的时间

7.如图所示,处于真空中的匀强电场与水平方向成 角,直线 AB 与匀强电场E 互相垂直。在A 点以大小

为 v0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 +q 的小球,经时间t,小球下落一段距离过C 点(图中未

画出)时速度大小仍为 v0 ,在小球由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电势能减少B.C 可能位于 AB 直线的右侧

1 1

C.小球的机械能减少量一定等于 mg2 t 2 D.小球的机械能减少量一定大于 mg2 t 2

2 2

8.如图所示,物体a与b 通过轻弹簧连接,b、c、d 三个物体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滑轮连接,系统处于

静止状态,a 恰好和地面无挤压。已知a、c 质量均为m,d 质量为2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物体在运动

过程中不会与滑轮相碰,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将c与d 间的线剪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g

A.b 的质量为mB.此时b 的瞬时加速度为

2

2mg 2mg

C.b 下降 时的速度最大 D.b 下降 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k k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分。

9.“物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晋朝,泛指事物之理,源于《庄子天下》中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

之理”。关于物理思想与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F

A.加速度 a = 用到了比值定义法

m

B.重心、合力的概念都体现了等效思想

C.用点电荷来代替带电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D.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运用了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的方法

10.边长为L 的正方形单匝线框 abcd 放置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线框总电阻为r,

若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角速度绕 ab 轴匀速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是 BL2w

B.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有效值是 BL2w

C.线框所在平面和磁场的方向垂直时,回路电流最大

D.线框所在平面和磁场的方向平行时,回路电流最大

11.多个点波源在空间也可以形成干涉图样,如图甲是利用软件模拟出某时刻三个完全相同的横波波源产生

的干涉图样。图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横波波源在均匀介质中的位置,波源 S1 , S2 , S3 分别位于等边三角

形的三个顶点上,且边长为 2m。三个波源 t = 0 时刻同时开始振动,振动方向垂直纸面,振动图像均如图

丙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 0.25m/s,O 处质点位于三角形中心,C 处质点位于 S2 与 S3 连线中点。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位于O 处的质点的振幅为 6cm

B. t = 4s 时,C 处质点开始振动

C.其中一列波遇到尺寸为 0.8m 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若三列波频率不同,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也能够发生干涉现象

12.如图所示,有一玻璃直角三棱镜 ABC , AB= AC 。由两种单色光甲和乙组成的一细光束,从 AB 边

射入三棱镜,调整入射方向发现,当入射光束垂直 AB 边入射时,单色光甲从 BC 边射出,且出射光线和

BC 边的夹角为 30,单色光乙恰好在 BC 边发生全反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分别为2和3

B.甲、乙两种单色光在该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之比为 2 : 3

C.若用单色光甲照射某金属表面,能使该金属发射光电子,则用单色光乙照射该金属表面,也一定能使该

金属发射光电子

D.用完全相同的杨氏双缝干涉仪做双缝干涉实验,单色光甲的条纹宽度要比单色光乙的条纹宽度窄

13.如图,真空中有区域和,区域中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

下(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腰长为L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CGF 区域(区域)内存在匀强

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图中A、C、O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AO 与 GF 垂直,且与电场和磁场方

向均垂直。A 点处的粒子源持续将比荷一定但速率不同的粒子射入区域中,只有沿直线 AC 运动的粒子

才能进入区域。若区域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1 ,区域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2 ,则粒子从 CF 边靠近F 的三等分点D 射出,它们在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为 t0 。若改变电场或磁场强

弱,能进入区域中的粒子在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为t,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E

A.从D 点飞出的粒子速度大小为

B2

3 2E

B.粒子的比荷为

2BBL1 2

C.若仅将区域中电场强度大小变为2E,则 k< t0

3

D.若仅将区域中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 B ,则粒子从 GF 边出射,出射点距离O点

3 2

第卷 非选择题(共 56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 小题,14题8分,15题 10 分,每空2 分,共 18 分,请将答案按题目

要求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不要求写运算过程。

1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 为装有挡光片的钩码,总质量为M,

轻绳一端与A 相连,另一端跨过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 的重物B 相连。实验过程如下:用游标卡尺测出

挡光片的宽度为d;先用力拉住B,保持A、B 静止,测出A 下端到光电门的距离为h( h? d );然后由

静止释放B,A 下落过程中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测出挡光时间为t。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为了能完成上述实验,M__________m(填“”、“”或“”);

(2)某次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出挡光片的宽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为 d =

__________mm;

(3)在A 从静止开始下落h 的过程中,如果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则验证A、B 和地球所组成的

系统机械能守恒(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与钩码A 下落h 时的瞬时速度间存在一个差值,为减小这个差值,可采取

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合理的一条即可)

15.某同学用甲图的电路图进行相关电学实验。

甲 乙 丙

(1)将电阻箱 R2 的阻值调至__________(选填“最大”或“最小”),然后闭合开关S1 ,再将S2 拨至1位

置,调节 R2 使电压表V 有明显读数 U0 ;

(2)保持 R2 不变,将开关S2 拨至2 位置,调节 R1 使电压表的读数仍为U0 ,此时电阻箱读数如图乙所

示,则 Rx = __________;

(3)为了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先将 R1 的阻值调到 R0 , R2 调到最大,将S2 拨至2 位置,闭合

开关S1 ;然后多次调节 R2 ,并记录下了各次 R2 的阻值和对应电压表的读数U;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画

1

出如图丙所示的 - R 图像,图像的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a。则根据图像可以求出电池电动势 E =

U 2

__________,内阻 r = __________(结果均用 R0 、k、a 表示);

(4)上面数据处理中并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若考虑电压表分流,则测得的电动势 E测 __________ E真

(填“”、“”或“”)。

四、计算题:本题共3 小题,第 16题 10 分,第 17题 12 分,第 18题 16 分,共 38 分。把解

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6.在驻波声场作用下,水中小气泡周围液体的压强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使小气泡周期性膨胀和收缩,气泡

内气体可视为质量不变的理想气体,其膨胀和收缩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 p- V 图像,气泡内气体先从

压强为 p0 、体积为V0 、温度为T0 的状态A 等温膨胀到体积为 4V0 、压强为 pB 的状态B,然后从状态B绝

热收缩到体积为V0 、压强为1.8p0 、温度为TC 的状态C,B到C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为W,已知 p0 、

V0 、T0 、W。求:

(1) pB 与TC ;

(2)B到C 过程,气泡内气体内能的变化量。

17.如图所示,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 放置在足够长的长木板B 最右侧,用跨过轻质定滑轮的轻绳将

木板右侧与重物C 相连并保持静止,三者的质量分别为 mA =1kg 、 mB = 2kg 、 mC = 3kg ,重物C 距离

地面高度 h = 0.72m 。已知物块A 与长木板B 间的动摩擦因数 m1 = 0.1 ,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m2 = 0.3。初始时刻从静止开始释放重物,长木板全程未与定滑轮发生碰撞,不计滑轮摩擦,

g =10m/s2 。求:

(1)释放重物瞬间长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

(2)物块距离长木板右端的最远距离。

18.如图所示,间距为d 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由圆弧和水平两部分组成,两导轨之间连接一个阻值为R 的定值

电阻。水平导轨间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质量为M、有效电

阻也为R 的金属棒甲静止在磁场左侧边界线上。现在将一根质量为m 的绝缘棒乙,从圆弧轨道上距水平面

高度为L 处由静止释放,乙滑下后与甲发生弹性碰撞并反弹,然后再次与已经静止的甲发生弹性碰撞。甲

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第1 次碰后乙反弹的高度h;

(2)第1 次碰撞到第2 次碰撞过程中R 上产生的热量;

(3)已知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如果圆弧轨道半径远大于圆弧的弧长,则乙第1 次与甲碰撞后经过多长时

间与甲发生第2 次碰撞。

海南中学、海口一中、文昌中学、嘉积中学

2024 届高三联考题答案物理

第卷 选择题(共 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D C B B D 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答案 BD AD AB BC BCD

第卷 非选择题(共 56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 小题,14题8分,15题 10 分,每空2 分,共 18分.

14.(1) (2)4.700(4.699-4.701)

2

1 d

(3) M- m gh = M + m (4)减小挡光片的宽度或者增大下落高度

2 t

1 a

15.(1)最大 (2)209.1 (3) ; - R0

kR0 k

四、计算题:本题共3 小题,第 16题 10 分,第 17题 12 分,第 18题 16 分,共 38分.

16.(1)由题可知,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pAABB V= p V (2 分)

1

解得 p= p (1 分)

B4 0

p V p V

(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 BB = CC (2 分)

TTBC

解得TTC=1.8 0 (1 分)

(3)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UWQ= + (2 分)

其中 Q = 0 ,故气体内能增加 UW= (2 分)

17.(1)对物块A 和长木板B 和重物C 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1m A g= m A a A (1 分)

FT-m 1 m A g - m 2 m A + m B g = m B a B1 (1 分)

mC g- F T = m C a B1 (1 分)

2 2

代入数据可得: aA =1m/s ; aBl = 4m/s (1 分)

2h

(2)重物下落高度h 后落地,所用时间为 t = = 0.6s (1 分)

g

重物落地前物块和长木板做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表达式可得:

vAA= a t = 0.6m/s ; vB= a B1 t = 2.4m/s (1 分)

1

该阶段两者的位移为: x= a t2 = 0.18m ; x= h = 0.72m (1 分)

Al2 A B1

重物落地后,物块加速度保持不变,继续加速,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木板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

律可得:

m1m A g+ m 2 m A + m B g = m B a B2 (1 分)

经过 t1 后两者达到共速,可得 v共 = vA + a A t 1 = v B - a B2 t 1 (1 分)

代入数据可得: t1 = 0.3s , v共 = 0.9m/s (1 分)

该阶段两者的位移为:

1 1

; ( 分)

xA2= v A + v共 t 1 = 0.225m xB2= v B + v共 t 1 = 0.495m 1

2 2

此时物块距离木板右端最远,则最终物块到长木板左端的距离为:

d= xB1 - x A1 + x B2 - x A2 = 0.81m (1 分)

1

18.(1)设第一次碰撞前乙的速度为v,有 mgL= mv2 (1 分)

2

设第一次碰撞后乙的速度为 v1 ,甲的速度为 u1 ,甲乙发生弹性碰撞,

则 mv= mv1 + Mu 1 (1 分)

1 1 1

mv2= mv 2 + Mu 2 (1 分)

2 21 2 1

M- m 2m

解得 v= - v ; u= v (2 分)

1 M+ m 1 M+ m

1

碰撞后乙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mgh= mv2 (1 分)

2 1

2

M- m

整理得 h= L (1 分)

M+ m

(2)对甲分析,甲乙碰后甲的动能转化为整个回路的焦耳热,设R 上产生的热量为Q,

1

由能量守恒定律 Mu2 = 2 Q (2 分)

2 1

2Mm2 gL

得 Q = (1 分)

M+ m

(3)对甲,由第一次碰撞到第一次停止的过程

由动量定理得 BId t= Mu1 (1 分)

I t = - (1 分)

由上式得 x1= - u 1 (1 分)

1

乙在水平轨道运动时间 t1 = (1 分)

T

乙在圆弧轨道运动时间 t =2 = p (1 分)

2 4

r4 MmR

总时间 t= t + t ,综上得 t =p + (1 分)

1 2 g() M- m B2 d 2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