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就文化而言,最有价值的往往是正在生成和正在消逝的部分。对于深处第三次文化裂变【注】中的
乡村社会而言,正在生成的便是信息化、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种种新的文化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美
丽乡村。而正在消逝的则是乡村社会数千年建构起来的宗族伦理、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
式,甚至其存在的空间——传统村庄。
作家们敏感地意识到作为传统乡村社会实体的一些“村庄”,正在成为逐渐远去的文化背影。这
与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和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由此,作为亲密关系存在空间和宗族伦理文化生成地
的村庄正在解体。正是由于村庄成为一种正在消逝的文化,新乡村叙事才集中爆发出了从未有过的书
写“村庄”的热潮,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阿来的机村、贾平凹的清风街、孙惠芬的上塘
村、梁鸿的梁庄等。作家们尽管风格各异,但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与自己心中的“村庄”做最后的告
别,有的甚至直接将作品命名为《即将消失的村庄》(赵本夫)、《最后的村庄》(曹乃谦)。这批
书写村庄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留住村庄的情怀,并由此生发出文化“乡愁”主题,为正在消
逝的村庄唱出深沉的挽歌。
这曲多声部的挽歌,唱出的是具有深远历史回音的“乡愁”主题。这个时期的乡愁,既不同于鲁
迅所说的“侨寓文学的作者”们“隐现着”的“乡愁”,也不同于余光中远离故土的“乡愁”。鲁迅
所说的那些“侨寓”北京的作家们对故土的“胸臆”,只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对故土的怀恋和想象,
诸如“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事实上,也应包括沈从文之于湘西。而其时的贵
州、榆关、湘西都还是完好无损地存在着、延续着的乡村社会,他们“愁”的只是自己主观上的怀
恋、想象和与他们生活的城市之间的文化反差。所以说,那时的乡土文学与其说是在写乡土,不如说
是在写作家自己的“胸臆”。谢有顺曾用“‘存在’的乡愁”来区别先锋派作家们与此前乡土作家们
的“‘文化’的乡愁”。而事实上,在乡村社会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作家们所面对的不断变化的乡
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文化消逝的特征,不管用树碑立传、记录苦难,还是神化、美化甚或丑
化方式与之作别,都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生离死别”,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
(摘编自李震《新乡村叙事及其文化逻辑》)
材料二:
文化自觉的提出最早来自费孝通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是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重新思
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关系的成果。由中华民族的“大混杂、大融合”格局所形成的“和而不同”
“多元交融”“多元统一”文化,启发费孝通提出兼容并包、互利共生、共存共荣的文化自觉思想。
在费孝通的思想脉络里,文化自觉理论是他从关注利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经济政治建设,转向关注
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8页
利用文化心态安民遂生的文化建设的标志。这一思想上的转向,代表了费孝通对乡土中国之现代化的
体悟,从物质文明延伸到了精神文明、从社会生态扩展到了社会心态。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记住乡愁”其实就是乡土中国文化价值的体现,也是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
代化保持文化自觉的体现。乡愁除了包含恋土、乡愁、思乡的复杂情感外,作为一种隐喻城乡关系、
乡民认同的观念话语,也包含着价值诉求和伦理意义,如理想追求、身份认同、精神寄托等。有学者
认为,“记住乡愁”是对“乡愁”这一中国传统话语的传承和现代化转换,为乡村伦理在现代化进程
中的重构提供了道德与文化的“根”,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表达方
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愁”成为人们重归故乡的精神动力。无论是单纯思念家乡的返村乡民,
还是为了支援家乡建设的返村乡贤,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落叶归根”的精神动机而返乡,也
就是出于对家乡的文化认同而非仅仅是对经济发展机会和政策倡导的认同。因此,乡村振兴所要实现
的应当是一个以文化认同撑起乡愁、留住乡愁的乡村,而不是一个只有城市文化而丧失乡愁底蕴的乡
村;是一个“文化实心化”的乡村,而非一个“文化空心化”的乡村。这种基于文化自觉的深层认
同,也同样可以作用于城市,乡愁记忆是所有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种乡愁记忆生成了落叶归根的观念,让人们与家乡建立了精神纽带、这是传统中国城乡人才流
动循环的原因所在,也是化解现代中国城乡融合难题的策略之一。费孝通曾在《损蚀冲洗下的乡土》
一文中提到,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是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所培养
出来的精神。中国人一直有着强烈的“根”文化,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和教育的社会:小之一家一
村,大之一乡一国。而从社会层面来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
准。传统中国确如费老所言,乡土社会的人才从不忘本,而是始终设法回到生养他的土地和族人中
去,将保卫和培养“乡土之根”视为责任和荣耀。然而,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土生土长的人
才已不复为乡土社会自身所用,人们既不愿也不能回到乡土中,这成为中国乡村随现代化进程而衰弱
的根源之一。因此,记住乡愁的意义就在于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使人们能够将个人人生价值
的衡量放置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将生命融入到家乡振兴和国家复兴中,重新打通城乡互促共进的回
路,甚而以此为基础,增进以国为家、家国一体的文化认同。
(摘编自吴越《文化自觉与记住乡愁:乡土中国的文化价值》)
【注】第三次文化裂变:在 21 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兴起,新型
信息产业与农业、工商业的融合体之间不断冲突与再度融合,乡村社会从传统生活习俗、人际关系和
交往方式、语言和行为方式,到心理和观念意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对于深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的乡村社会而言,正在消逝的宗族伦理、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等,具
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B. “侨寓文学的作者”们的“乡愁”和沈从文之于湘西的“愁”都偏于主观化,他们的故土彼时还
存在并延续着。
C. 费孝通是最早提出文化自觉理论的人,他认为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效果远比不上利用文化心态
安民遂生。
D. 中国乡村随着现代化进程而衰弱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乡村人才流失,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
带,有助于人才回流。
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8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村庄是亲密关系存在空间和宗族伦理文化生成地,它是阿来笔下的机村、贾平凹的清风街、梁鸿
的梁庄,它是“乡愁”的载体。
B. 乡愁不仅包含恋土、乡愁、思乡的情感,也包含价值诉求和伦理意义,它是我国传统话语,是道
德与文化的“根”,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C. 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正在上演一场文化意义上的“生离死别”,“记住乡愁”有利于振兴乡
村,避免乡村“文化空心化”。
D. 一家一村一乡乃至一国都是供给我们生长和教育的环境,我们受到其滋养再回馈反哺,社会才能
维持应有水准,从而不趋向于衰退和消亡。
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一中“挽歌”主题的一项是( )(3 分)
A. 《秦腔》以贾平凹老家为原型,讲述清风街的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
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以及难以挽回的衰败、无地彷徨的哀伤。
B. 乔叶的《宝水》讲述了太行山深处的宝水村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文旅特色型乡村,重新焕发出生
机和活力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乡村生活和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
C. 鲁迅的《故乡》展现了还乡者的故乡体验和对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判断,反映出底层人民生活的
辛酸与痛苦,也表达出对惨败的故乡景象、麻木的故乡人的痛心与无奈。
D. 肖勤的《外婆的月亮田》描绘了层层叠叠的月亮田、开满洁白桐花的桐花岭以及仡佬族少女,如
世外桃源般的乡村,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涓涓乡愁。
4. 两则材料都使用了大量的引号,请说明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 分)
5.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记得住乡愁”,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如何才能“记得住乡愁”。(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上学路上的“新鲜事儿”
沈从文
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须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
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
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作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
匠,大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夹板上鞋。
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看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
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
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
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
我还必需经过一个豆粉作坊,远远的就可听到骡子推磨隆隆的声音,屋顶棚架上晾满白粉条。
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8页
每天上学时,我照例手肘上挂了那个竹书篮,里面叠着十几本旧书,尽管书页被我翻得皱巴巴
的,但书皮都被我用彩纸仔仔细细地包好。在家中虽不敢不穿鞋,可是一出了大门,即刻就把鞋脱下
拿到手上,赤脚向学校走去。不管如何,时间照例是有多余的,因此我总得绕一节路玩玩。
既然到了溪边,有时候溪中涨了小小的水,就把裤管高卷,书篮顶在头上,一只手扶着,一只手
照料裤子,在沿了城根流去的溪水中走去,直到水深齐膝处为止。
再过去一点就是边街,有织篮子的铺子,每天任何时节皆有几个老人坐在门前小凳子上,用厚背
的钢刀破篾,有两个小孩子蹲在地上织篮子。(我对于这一行手艺所明白的种种,现在说来似乎比写
字还在行。)
又有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
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
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
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有时打的是一把刀,有时打的是一
件农具。有时看到的又是这个小学徒跨在一条大板凳上,用一把凿子在未淬水的刀上起去铁皮,有时
又是把一条薄薄的钢片嵌进熟饮里去。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会弄错了。
有段时间我经常做梦,我曾梦到自己变成了铁匠,为每户人家都制作了农具,村里的生活越过越
好。还梦到自己变成了教书先生,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来上学,听到悦耳的读书声。
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有干鱼同酸菜,用钵头装满放在
门前柜台上。引诱主顾上门,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每次我总仔细看看,真
所谓“过屠门而大嚼”,也过了瘾。
我最欢喜天上落雨,一落了小雨,若脚下穿的是布鞋,即或天气正当十冬腊月,我也可以用恐怕
湿却鞋袜为辞,有理由即刻脱下鞋袜赤脚在街上走路。
但最使人开心事,还是落过大雨以后,街上许多地方已被水所浸没,许多地方阴沟中涌出水来,
在这些地方照例常常有人不能过身,我却赤着两脚故意向深水中走去。
若河中涨了大水,照例上游会漂流得有木头、家具、南瓜同其他东西,就赶快到横跨大河的桥上
去看热闹。桥上必已经有人用长绳系定了自己的腰身,在桥头上呆着,注目水中,有所等待。
看到有一段大木或一件值得下水的东西浮来时,就踊身一跃,骑到那树上,或傍近物边,把绳子
缚定,自己使快快的向下游岸边泅去。
另外几个在岸边的人把水中人援助上岸后,就把绳子拉着,或缠绕到大石大树上去,于是第二次
又有第二人来在桥头上等候。我欢喜看人在洄水里扳罾,巴掌大的活鲫鱼在网中蹦跳。
一涨了水,照例也就可以看这种有趣味的事情。照家中规矩,一落雨就得穿上钉鞋,我可真不
愿意穿那种笨重钉鞋。虽然在半夜时有人从街巷里过身,钉鞋声音实在好听,大白天对于钉鞋,我依
然毫无兴味。
(节选自《沈从文别集自传集》有删改)
文本二:
对于理性始终的追求和对于社会始终的责任,也许是我们同情地理解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关键。生
在中国已经不再是天朝大国,而是积衰积弱的时代,在战乱中一边上学,一边观察社会,上学也许既
是一个学知识,成为有技术的专业人员的过程,可也是一个成为有社会关怀的知识分子的过程。
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8页
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是逻辑的、理智的,不仅仅是科学的,还有另外一个天地,同样给人
以精神和思想上的满足。可是,这种精神生活需要从小开始,让它成为心底的基石,而不是到了成年
以后,再经由一阵风似的恶补,贴在脸面上挂作招牌。
(节选自葛兆光的《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上学记>
序》)
【注】2006 年出版的口述历史作品《上学记》,讲述了何兆武流在 1920 年代1940 年代末不足
30 年间的求学经历,也显示出他对自己见证的几乎整个中国二十世纪历史的反思。在为《上学记》撰
写的序言中,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葛兆光从何兆武的故事出发,谈到了那
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开头对不同身份人物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童年强烈的好奇心,他也从中了解到了现实生活的
多元化。
B. 铁匠铺小孩子一系列动作、风箱发出的吼声以及火炉放出的臭烟和红光,表明打铁难度大和小孩
子的慌张。
C. 文中多次写到作者喜欢赤脚走路,最让他开心的是雨后故意走入深水区,这表现了孩子烂漫的天
性。
D. 沈从文写上学路上的见闻,同他在《边城》里写湘西的风情一样,都是运用白描的方法刻画乡村
风貌。
7. 下列对文中标序号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永远必须”既突出了针铺的特征,也展现了老人稳坐门前的安然,岁月一片宁静。
B. “舞动”显轻松优美,“扬起”显举得高高,“落下”显精准熟练,学徒动作一气呵成。
C. 干鱼与酸菜散发着诱人的味道,“我”大快朵颐,写出了孩子好吃的天性,充满童趣。
D. 涨水对于成人世界是一种灾难,童年的“我”却在人们打捞物资中看出了无穷的乐趣。
8. 在文本一中,原本是一条普通的上学路,作者是如何写出“新鲜”之感的?(4 分)
9. 葛兆光虽是就何兆武的《上学记》展开评论,但其思考的却是那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其中亦包
括沈从文。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文本二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
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
者,忠臣不忍为也。三谏而不用则去,不去则亡身。亡身者,仁人所不为也。是故谏有五:一曰正
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孔子曰:“吾其从讽谏矣乎!”夫不谏则危君,固
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
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昔陈灵公不听泄冶之谏而杀之,曹羁三谏曹君不
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8页
听而去,《春秋》序义虽俱贤,而曹羁合礼。
(节选自刘向《说苑正谏》,有删改)
材料二:
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
知其罪而杀之。”公曰:“诺。”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
以马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公曰:“夫子
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
不朝。晏子入见。景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闺,刖跪击马而反之,曰:‘尔
非吾君也。’寡人以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
乎?”晏子对曰:“君无恶焉。臣闻之,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古者,明君在
上,下有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直辞禁之,是君之福也,故臣来庆。请赏
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明君之受谏。”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
无征,时朝无事。
(节选自刘向《说苑正谏》,有删改)
【注】正闺:正门。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分)
智者度君 A 权时 B 调其缓 C 急而处 D 其宜 E 上不敢危 F 君 G 下不以危身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讽谏:指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使其改正错误。
B.其,文中是语气副词,与《兰亭集序》中“当其欣于所遇”的“其”词义不同。
C.固,文中指“坚持”,与《过秦论》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的“固”用法不同。
D.殆,文中指“懒惰”,与《石钟山记》中的“殆与余同”的“殆”词义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君王言行有过失,臣子应进行劝谏,因为君王出现过失,常常是国家危亡的先兆,若“三谏”仍
不被采纳可考虑离开。
B.马匹被杀后,齐景公怒不可遏,不问情由,操起长戈便要亲自去刺杀凶手,其性格中暴躁冲动的
一面由此可见一斑。
C.刖跪未辨认出大白天披头散发,乘坐六马之车,载着妇人出门的齐景公即为国君,于是将其赶
回,景公因羞惭不上朝。
D.语言上两则材料各具特点,材料一以议论为主,理性典雅;材料二以记叙为主,自然生动,寥寥
几语,刖跪形象跃然纸上。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
(2)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
14.材料一是关于臣子劝谏君王的相关论述,请结合材料二的具体内容说说晏子对景公的劝谏体现了
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8页
材料一的哪些观点。(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月下听孙季蕃吹笛
宋刘克庄
孙郎痛饮横长笛,玉雪胸襟铁石颜。
解喷清霜飞座上,能呼凉月出云间。
病创冻马嘶荒塞,失侣穷猿叫乱山。
可惜调高无听者,紫髯白尽鬓毛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首联中的“玉雪胸襟”喻指人物心胸高洁,而“铁石颜”状其容貌却丑陋。
B.诗歌通过对“孙郎”笛声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其高超才艺的仰慕和赞赏之情。
C.尾联诗人通过对乐师境遇的表述,含蓄表达了对其才高而不遇坎坷遭际的同情。
D.诗歌虽语言简洁精工而意蕴深厚隽永,彰显诗人自觉的艺术追求与独特的品格。
16.诗歌的中间两联对笛声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红楼梦》中的谚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化用了《阿房宫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李最近走上领导岗位,春风得意,他父亲在给他的家书中引用《谏太宗十思疏》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告诫他待人要真诚谦虚,才能团结群众。
(3)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文人墨客也留下大量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表达各自的情感,如杜
甫的“_____________”,鲍照的“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2 题。
80 多年前,清华大学出的一道入学考试题的题目叫作“孙行者”,是一个对仗题的上联,要求应
考者对出下联。结果大都交了白卷,个别才思敏捷的对了“韩退之”,算是沾了点边儿。参考答案是
“祖冲之”。
根据对仗的要求看,这个题目和答案确实不错,因为尽管从意义上、音律上、语法结构上
去衡量,上下都是对得极为工整的。“孙行者”是文艺作品中的可爱形象,他能七十二变,神乎其
神;“祖冲之”是广为传颂的历史人物,他在数学和天文学上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从字面上看,
“孙”对“祖”,对得很巧,“行”对“冲”,一个缓缓的动作对一个激烈的动作,对得颇工。从音
律上看,三个音节对三个音节,且“孙行者”三字为平平仄,“祖冲之”三字为仄仄平,对得极为和
语文试卷 第 7 页,共8页
谐。(甲),“孙”和“祖”都是名词,“行”和“冲”都是动词,“者”和“之”都是虚词,一一
相对,熨帖自然,都是一个人的名字,且都是主谓结构,对得 A 。
分析了这副对联,就可看出对仗句的基本要求:意义、音律、语法结构等都一一相对。对偶,或
反对,或正对,或串对,一般以反对为佳,而且对得越工整越好。写对仗句不仅要斟酌词义,还要斟
酌语音——声韵调和词语之间的组合关系。只有这些都考虑到了,(乙)。
律诗就要求中间两联是对仗句,如果不这样,就成了失对。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李白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以
及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都是对仗工整、脍炙人口的佳句。另外,还有很多构思精
巧、寓意深刻的谚语,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等,如果不是对偶工整,恐怕流传就会大受影响了。我们还可试想,如果苏州园林沧浪亭前那副“清
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对子和拙政园里那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都不存
在了,那里还会有那么多 B 的游客吗?很多人千里迢迢去昆明登大观楼,如果没有那副写景抒
情、忆历史、述现实的举世闻名的长联,恐怕许多游客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兴味了。
18. 请借鉴第二段对“孙行者”“祖冲之”的分析方法,从意义、音律、语法结构中任选两个角度分析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如何做到对仗工整的。(4 分)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 分)
20. 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4 分)
21.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4 分)
22. 有人建议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如果昆明大观楼没有了那副写景抒情、忆历史、述现实的
举世闻名的长联,游客还会有那么大的兴味,千里迢迢前往吗?”你认为原文和改句哪个表达效果更
好?请说明理由。(4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如今不少中小学生都有一周每天每个时间段的自律打卡本或自律打卡表,用各种颜色标记全天时
间轴;一些青年参加了诸如 30 天运动打卡训练营或百日阅读自律营,每天标记这是完成的第几天,距
离目标还差几天;一些成年人每次吃饭都会带上一台电子秤,计算食物精确到克来控制热量……越来
越多的人开始把生活数字化,并把这种新方式命名为“量化生活”。
量化人生目标、精确时间管理让人生具有目标感、掌控感,但也带来了一些思考:人的生活究竟
能否被量化?人生必须量化吗?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语文试卷 第 8 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