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项城三高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01-08·12页·715.2 K

项城三高2023--2024 学年度上期第三次考试

高三历史试卷(普)

(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和第卷的答案都写在

答题卡上。

第卷 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 周人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

就是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持“天命”。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

民”。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

A. 治国方略的理性成熟 B. 人本思想已初具雏形

C. 个体意识的普遍觉醒 D. 神权思想居统治地位

2.隋代规定县丞和县尉“尽用他郡人”,又规定州县的主要属官“三年一代,不得重任”;唐

太宗时有“叔父兄弟不许同省为郎官”的惯例,唐朝规定父为宰相,子即不能为谏官。隋唐

的这些规定旨在(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保证政权运行稳定

C.杜绝地方吏治腐败 D.完善人事任免制度

3.有学者指出,皇帝亲自下发公文的情况历代均有,唐宋时期,不经中书、门下程序的制敕

(称为墨敕或中旨)是不合法的;皇帝的秘密谕旨不经正常程序发布,在明代开始较多使用,

但是到了清代才开始制度化。这说明( )

A.三省体制有利于公文正规化 B.权力集中促进公文制度演化

C.明代公文体系缺乏制度建设 D.中央集权加强改变公文发布

4.明清之际出现了一批科技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 16 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提出

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农政全书》集传统农业之大成,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

吸收部分西方的灌溉技术;《天工开物》注意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据此可知,

明清科技( )

A.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完成向近代科学的转化

C.在传承中有所创新 D.突破了封建体制的束缚

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 历史试卷(普) 第 1 页 ( 共 8 页)

{#{QQABBYKUggAgABJAARhCQQWqCAGQkAGCAIoGBBAAIAABgANABAA=}#}

5.1916 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儒者三纲之说,为否伦理政治之大原,……

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

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此绝对不可能之事。……伦理

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据此可知,他的“最后觉悟”是( )

A.用白话文去代替文言文 B.推翻清朝,维护民主共和

C.批判封建伦理纲常制度 D.以俄为师,实现社会主义

6.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某历史事件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说:“它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

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

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的历史

意义是( )

A.无产阶级政党从此光荣诞生 B.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基本完成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1938 年,以上海申新纱厂为代表的一些沿海纺织企业及其设备陆续迁到陕西。到 1943 年,

关中经济带已设有大小纺织厂 106 家,总资本法币 3437 万元,动力设备 3641 马力,分别占

全国的 43%.49%和 51%。据此可知,沿海企业内迁( )

A.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好发展机遇 B.是应对英美等西方列强侵略的无奈之举

C.使关中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 D.使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有所改善

8.下图为从《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中以“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为

主题,对出现频率最高的 20 个关键词的统计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

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 历史试卷(普) 第 2 页 ( 共 8 页)

{#{QQABBYKUggAgABJAARhCQQWqCAGQkAGCAIoGBBAAIAABgANABAA=}#}

A.救亡运动的高涨 B.家国观念的重构

C.民族意识的增强 D.国共关系的调整

9.1953 年 3 月 1 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此后全国共选出基层人大代表 566 万余名,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出全

国人大代表 1226 名。该部法律的实施( )

A.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 B.建立起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践行人民民主的原则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10.1961 年 3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

委的一封信》,其中附有毛泽东 1930 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

要求各级领导机关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这一指示旨在( )

A.肯定毛泽东革命年代的贡献 B.推进国民经济建设战略转变

C.变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纠正思想路线右倾主义错误

11.从全国发展脉络看,1949 年之前,我国没有一个城市 GDP 超过百亿元;1986 年之前,我

国也没有一个城市 GDP 达到千亿元,但到了 2021 年,我国万亿 GDP 城市已达到 24 个。数量

较多的万亿 GDP 城市的出现反映了( )

A.建国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凸显优势

C.改革开放激发了活力与创新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12. 1982 年,深圳率先开放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

制下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1983 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

企业诞生。这反映了( )

A. “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的成功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 经济特区在改革中探索前行 D.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地位变化

13. 一万六千多年前,北半球气候转暖为农业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契机。人类历时数千年,

将野生动植物驯化、培植。此阶段后,在西亚两河流域新月地区、北非尼罗河流域、东亚黄

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恒河平原、巴尔干南部爱琴海沿岸等少数分散地区出现了城市、国家、

文字等文明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候变化是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 B. 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是文明出现的前提

C. 古代早期文明呈现出单一性特点 D. 早期各地区的古代文明都是农耕文明

14. 陈乐民在《欧洲文明扩张史》中写道:“罗马人对希腊人的征服开启了希腊精神征服地中

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 历史试卷(普) 第 3 页 ( 共 8 页)

{#{QQABBYKUggAgABJAARhCQQWqCAGQkAGCAIoGBBAAIAABgANABAA=}#}

海的时代.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

政治统治形式,形成了罗马法的原则”,这表明( )

A. 罗马文明渗透有希腊文明特质 B. 希腊文明有明显的侵略特征

C. 民主政治推广到罗马帝国全境 D. 罗马法逐渐演变成为万民法

15.古代玛雅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他们将玛雅文字视作神的创造,使用文字的权利被祭司垄

断。这一现象( )

A. 是愚民政策的体现 B. 普遍存在于各民族中

C. 不利于文明的传承 D. 反映出君权神授理念

16. 公元 1122 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订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按照该协定,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放弃了帝国境内的主教册封权,而教皇则承认皇帝拥有世俗册封

权;公元 1131 年列日宗教会议上,教皇英诺森二世头戴装饰华美的三重冠,骑着白马,以罗

马皇帝般的盛大仪式进入会场,德意志国王洛泰尔三世亲自为其牵马;此外还有著名的“卡

诺莎之辱”和“阿维农之囚”。这些史实反映出( )

A. 君权神授强化王权 B. 王权与教权长期的依存与斗争

C. 教皇地位不断衰落 D. 欧洲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发展

17. 13 世纪,西欧新创建了很多“大学”,其中规模较小的专业学校为数不少,多为法学、医

学等专业的学校,也有以成立较早的巴黎大学为模板的综合性学校。大学教授除神职人员以

外,一些可以讲授希腊罗马文史知识、物理学、天文学的世俗知识分子也得到聘用。13 世纪,

西欧“大学”的涌现( )

A. 促成了西欧科学革命的爆发 B. 创造了文艺复兴兴起的条件

C. 弘扬了理性主义的时代精神 D. 巩固了教会的精神文化霸权

18. 新航路开辟后,需要白银的亚洲要根据欧洲的需求去安排生产与贸易,因而从经济中心

滑向边缘,而欧洲渐渐成为全球经济体系新的主导者。这一变化( )

A. 推动了亚洲手工业的技术革命 B. 使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主流

C. 导致欧洲“价格革命”的发生 D. 植根于新生产方式的发展需求

19.17 世纪初,英国驻威尼斯大使注意到:威尼斯曾称霸于东方贸易,但如今却毫无竞争力;

曾经有无数艘千吨级的大船来回运载货物,但如今却连“一艘都看不见”。威尼斯“毫无竞争

力”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东西方商贸往来断绝

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 历史试卷(普) 第 4 页 ( 共 8 页)

{#{QQABBYKUggAgABJAARhCQQWqCAGQkAGCAIoGBBAAIAABgANABAA=}#}

C.英国工业革命顺利开展 D.造船技术落后于东方

20.1523 年,马丁路德指出“教会绝不能插手世俗政权”,但在必要时,世俗政权可以“净化

和改造教会”,世俗统治者甚至可以被认作“对教会外部事务具有权威的主教”。他提出这一

观点( )

A. 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 B. 阐释了信仰自由的主张

C. 推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D.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21. 如图是“14—17 世纪欧洲大事时间轴”,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14—17 世纪欧洲大事时间轴(节选)

A. 文艺复兴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B. 宗教改革发生于 16 世纪初的意大利

C. 哥白尼的“日心说”讽刺教会的腐朽

D. 近代科学兴起之前思想已初步解放

22.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

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

专制主义和哲学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

A. 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B.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 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 D. 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

23.有学者指出:“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

从而改变了对美国式宪政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

A. 德国政治变革背离世界潮流 B. 国家统一是政治转型的前提

C. 美国民主宪政模式的日趋衰落 D. 现实国情决定德国政治形态

24.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阿克曼说:“‘我们人民’是美国立国之根基,但美国的政治智慧在于并

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 历史试卷(普) 第 5 页 ( 共 8 页)

{#{QQABBYKUggAgABJAARhCQQWqCAGQkAGCAIoGBBAAIAABgANABAA=}#}

没有像法国卢梭以及大革命那样把‘人民’推演到极端,而美国人民的幸运和政治精英的睿

智也在于他们总是恰如其分地达到了某种平衡。”这说明美国政体( )

A. 未受卢梭民主思想影响 B. 体现自由与共和的政治精神

C. 旨在维护人民主权 D. 寻求代议制下的权力制衡

第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材料分析题(25 题 22 分,26 题 18 分,27 题 12 分,共 52 分)

25.(22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东晋南朝的江南经济,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农、工、商依次发展的基本格局,

农业在经济中占有首要地位。与汉魏相比,此期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作物种类增多,粮

食单位面积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较为突出的是纺织、冶

铸、速船、制瓷和造纸业。这一期间,商业仍相当活跃,海外贸易和国内的南北贸易有了进

一步的发展,商品市场也有相当的规模。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两宋三百年在经济、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宋代的经济,

国内外学者认为发生了所谓的“绿色革命”、“商业革命”“货币革命”、“城市革命”、“信息革

命”、“科技革命”等。虽然称“革命”并不合适,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突出进步。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材料三: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

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

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

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

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

等最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

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明清农耕经济发展(美洲作物传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井简析东晋南朝江南径济

发展的原因。(10 分)

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 历史试卷(普) 第 6 页 ( 共 8 页)

{#{QQABBYKUggAgABJAARhCQQWqCAGQkAGCAIoGBBAAIAABgANABAA=}#}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所谓的宋代“革命”进行举例说明。(6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的传入对中国明清的影响。(6 分)

26.(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明,赋役货币化,人口流动相对自由。在农村,农业商品化增长,冲击了自然经

济,地主和佃户关系出现新变化;在城市,随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城镇兴起,出现了新型手

工工场;商帮崛起,形成全国性市场网络,社会经济结构转向农工商并举的多元经济结构。

人们与市场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关系由对人的依附关系转向对物的关系,旧的等级制逐渐分

解,出现新的社会分层;以白银为主币的货币经济极大扩展,商业性行为几乎成为全社会取

向,国家丧失了对货币的控制权,中央集权严重削弱;儒学平民化趋势明显,上层文化与世

俗文化交融,形成多彩的文化现象,单一的农业社会结构正在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变。

——摘编自《晚明社会变迁研究》

材料二:19 世纪中期,随近代工业出现,我国封建社会结构缓慢变化。1949 年后,我国农民

占 89.4,直到 1978 年仍占 82.1,基本还是农业社会;1953 年,随“一化三改造”,形

成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社会阶层结构;1960 年,为应对经济困难,我国严格限制农业

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1978 年后,我国实行经济改革,形成了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80 年代后期,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在全国,

非农产业职工已占 53.1,按国际惯例我国已不是农业社会;随户籍制度调整,农民、工人

分化,我国产生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理人等新的社会阶层,一个与现代社会相适

应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

——摘编自《我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晚明社会结构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作者对晚明社会结构

变化的认识。(8 分)

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 历史试卷(普) 第 7 页 ( 共 8 页)

{#{QQABBYKUggAgABJAARhCQQWqCAGQkAGCAIoGBBAAIAABgANABAA=}#}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简析建国后我国

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10 分)

27.(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从人类文明史开创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人类进化

历史,从蛮荒走向文明,是在不同地域和不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一开始就带有不同的特色。

因此,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存在着文明多样性。进一步说,人类正是在多样性的

竞争和融合中取得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从现实来说,正是有了文明多样性才使我们的

世界如此绚丽多彩。

——摘编自吴兴唐《文明多样性刍议》

以“文明多样性”为主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

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 历史试卷(普) 第 8 页 ( 共 8 页)

{#{QQABBYKUggAgABJAARhCQQWqCAGQkAGCAIoGBBAAIAABgANABAA=}#}

项城三高 2023--2024 学年度上期第三次考试

高三历史答案(普)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周人……强调人事的重要性……又要适应人心……又须‘保

民’”,并结合所学可知,周人重视民众的作用,认识到争取民心在政治统治中的重要性,体

现了人本思想已初具雏形,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本思想,无法体现治国方略的理性成熟,

排除 A 项;材料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而非“个体意识的普遍觉醒”,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

是统治思想的变化,而非强调神权思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答案】B【详解】材料反映的是隋唐籍贯和亲属关系任官回避制度,实行官吏避籍、避亲

制度,有利于防止腐败滋生、结党营私和裙带依附等现象,保证政权运行稳定,故 B 项符合

题意;A 项隋唐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腐败现象滋生,故 A 项不符合题意;

C 项材料中既有地方官员的回避信息,也有中央官员的回避信息,而 C 项表述只包括地方官员

的回避,故 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不是隋唐实行回避制度的主要目的,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宋时期,制敕需经正常程序发布,至清代,皇帝的秘

密谕旨不经正常程序发布开始制度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B 项正

确;材料并未反映公文正规化与三省体制的关系,排除 A 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明代公文体系

的建设情况,排除 C 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未涉及中央集权,排除 D 项。

故选 B 项 。

4.【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

空是明清时期。根据材料“《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 16 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提出了先进

的药物分类法;《农政全书》集传统农业之大成,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吸收部

分西方的灌溉技术;《天工开物》注意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及所学可知,明清

科技既传承了前代的科技成果,也有所创新,C 项正确;明清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并非居于世

界领先地位,排除 A 项;明清科技并未完成向近代科学的转化,排除 B 项;明清科技并未突

破封建体制的束缚,仍服务于农耕文明,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5.【答案】C【详解】根据“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可知陈独秀所说的“最

后觉悟”指的是思想上解放和启蒙,所以他的“最后觉悟”是批判封建伦理钢厂制度以促进

思想的解放,故选 C;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不是思想上的启蒙,排除 A;1916 年,清朝早已被

推翻,俄国的十月革命还没有出现,排除 BD。

6.【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百多年前,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

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开端,D 项正确;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的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排除 A 项;标志着资产阶

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是 1895 年的公车上书,排除 B 项;基本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是新中国的

成立而非五四运动,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7.【答案】D【详解】1938—1943 年是抗日战争期间,此时沿海工厂向内地的搬迁改变了工业

布局,使中国近代工业集中于沿海的畸形发展有所改善,故选 D;此时沿海企业的内迁是因为

高三第三次考试历史答案(普) 1

{#{QQABBYKUggAgABJAARhCQQWqCAGQkAGCAIoGBBAAIAABgANABAA=}#}

战争的因素,并没有提供更好的机遇,排除 A;是为了应对日本侵略,而非英美等西方列强侵

略,排除 B;关中地区并没有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排除 C。

8.【答案】C【详解】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抗战时期,像“中国”“民族”“家乡”等与家

国相关的词语出现的较多,这主要是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所导

致的,故 C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救亡运动的高涨,排除 A;“重构”的说法错误,排除 B;

材料与国共关系的调整无关,排除 D。

9.【答案】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目的、

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

1953 年全国选举产生大量基层人大代表,又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 1000 多名全国人大代表,由

此可知这种做法是在保障人民当家做主,C 项正确;据所学可知,A 项说法错误,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是在 1956 年建立的,1953 年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未建立,排除 A 项;据材料可知,材

料涉及选举人大代表,没有涉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排除 B 项;据所学可知,D 项说法错误,

当时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还未召开,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0.【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面对中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困

难,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建设战略进行调整,据此依据材料“1961 年 3 月”“(“本本主义”

即教条主义),要求各级领导机关联系实际深入学习”等信息可知 B 正确;60 年代初属于建设

年代,A 排除;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才正式展开,排除 C;当时主要错误是

“左”倾,故排除 D。故选:B。

11.【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 2021 年,我国万亿 GDP 城市已达到 24 个,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与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活力与创新,经济

迅速发展,C 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1986 年之前,我国也没有一个城市 GDP 达到千亿元”,

可知到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依然缓慢,排除 A 项;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是在 20 世

纪 50 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 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不符合史实,故排

除 D 项,经济的发展是由于改革开放激发了活力与创新,故选 C 项。

12.【答案】C【详解】据题意可知,深圳是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在深圳率先取消了各类

票证,出现了第一张股票,诞生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C 项正

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不是“走出去”,而是“引进来”排除 A 项;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排除 B 项;D 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 C 项。

13.【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农业、畜牧业产生后,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社会分工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社会逐渐分化产生了阶级,当阶级矛盾的不

可调和时,国家产生了,人类由此进入到文明时代。因此,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是文明出现的

前提,B 项正确;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 A 项;古代早期文明呈现多元化

的特点,排除 C 项;D 项说法错误,爱琴海沿岸的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4.【答案】A【详解】从材料中的“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

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等信息可以看出,罗马文明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

渗透有希腊文明的特质。故答案为 A 项。希腊文明影响力大,不能认为具有侵略特征,排除 B

项;罗马帝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关系,没

有涉及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排除 D 项。

高三第三次考试历史答案(普) 2

{#{QQABBYKUggAgABJAARhCQQWqCAGQkAGCAIoGBBAAIAABgAN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