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度下期高中2022级期末联考地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铁筷子”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材。随着其医疗价值的发现,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增大。了解“铁筷子”的资源分布,预测其适宜区,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十分必要。下图为我国“铁筷子”适宜性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1. “铁筷子”适宜性区划主要体现了( )A. 区域内的整体性B. 区域内的开放性C. 区域间的差异性D. 区域间的流动性2. 依据“铁筷子”适宜性区划,推测“铁筷子”适宜的气候为( )A. 温凉B. 多雨C. 干旱D. 高温【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铁筷子”适宜性区划主要反映区域之间的差异,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性,有些区域适宜种植“铁筷子”,有些区域不适合种植“铁筷子”,C正确;区域整体性强调区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的一个整体,A错误;“铁筷子”适宜性区划无法反映区域间的流动和区域内的开放性,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铁筷子”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全年都需要生长,读图可知,适宜区主要在我国甘肃、山西、山西的南部地区,四川、重庆、湖北的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凉,不具备全年高温、多雨、干旱的特征,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长三角地区是指长江下游入海口三角洲附近的区域,主要涉及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等省市,珠三角地区是指珠江下游入海口三角洲附近的区域,主要位于广东省境内。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功能强于珠三角地区。完成下面小题。3.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珠三角地区辐射能力较弱的原因是( )跨越多个行政区对外开放程度低受地形阻隔,对内陆交通不便珠江流域范围小,通航里程短A. B. C. D. 4. 地区发展与腹地特征密切相关。目前,以下腹地特征利于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是( )A. 耕地面积广阔B. 矿产资源丰富C. 劳动力价格低D. 技术优势明显【答案】3. D 4. D【解析】【3题详解】长三角地区主要涉及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等省市,珠三角地区主要位于广东省境内,长三角地区跨越多个省级行政区,错误;珠三角地区北部南岭阻隔,对内陆交通不便,正确;长三角地区长江流经,长江流域面积广、通航里程长,辐射作用强,与长江相比,珠江水系范围小、通航里程短,对内辐射作用弱,正确;珠三角地区是最早进行对外开放的地区,但目前两地对外开放程度差异不大,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题中的关键词为“目前”,珠三角地区因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资金优势、技术优势逐渐形成,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D正确;耕地面积广,不利于珠三角的产业升级,A错误;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的不丰富,B错误;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劳动力价格也较高,C错误。故选D。【点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使得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的其它地区,主要是由于其产业特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伴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特殊优惠政策已经丧失。相比长三角等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均处于劣势国内腹地范围较小。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其他地区,致使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巴拉那河流量居南美第二,该河上中游落差较大,多大型瀑布,建于此的伊泰普水电站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所发电量由巴西与巴拉圭两国均分。然而巴拉圭国内用电量仅占分配电量的十分之一,由于缺乏远程输电技术,剩余电量只能就近全部向巴西出口。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沼泽对其下游河段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 滞后洪峰B. 增大含沙量C. 降低流速D. 调节径流量6. 近年来,巴拉圭抱怨自己修建水电站“亏了”,直接原因是( )A. 剩余电量浪费多B. 建设花费资金多C. 出口电量价格低D. 发电量分配不均7. 该河流域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举措,合理的是( )A. 源头地区以水产养殖为主B. 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C. 上游地区以水电开发为主D. 下游地区禁止用水,保护环境【答案】5. B 6. C 7. C【解析】5题详解】沼泽、湿地具有削峰补枯、滞后洪峰、调节径流的作用,AD正确;湿地能容纳丰水期上游部分来水,对减缓汛期水流速度有一定作用,C正确;湿地形成区域往往地势低平,上游来水进入湿地可以减缓水流速度,促进河流泥沙沉积,从而减少河流含沙量,B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6题详解】巴拉圭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能源需求量不大,但多余电量可以出口巴西获取经济利益,可知电能浪费其不是最直接原因,A错误;大量电能受制于输电技术,只能出口邻国巴西,可以推知出口电价较低,所销售电量价格长期低于市场价格,未得到相应收入。水电站建设成本高,而如今巴拉圭不需要如此多的电能,且电能出售价格低,故认为自己“亏了”,因此建设花费资金多是根本原因,而出口电量价格低是直接原因,B错误,C正确。由材料可知,水电站发电量两国平均分配,可排除D,故选C。【7题详解】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从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分析;依据当地上中下游地形状况,充分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产业,有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源头水产养殖会污染水质,A错误;上中游大型瀑布多,落差大,不适合发展航运,B错误;下游地区有用水需求,不应禁止用水,D错误;上游地区河流落差大,故以水电开发为主是合理举措,C正确。故选C。【点睛】伊普泰水电站修建的有利影响:修建水电站的经济效益有发电、养殖、旅游、航运等。伊泰普水电站的建设,为巴西和巴拉圭两国提供充足的电力,满足了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对能源的需求,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通过建坝蓄水,形成水库,利于发展库区养殖业,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库、大坝和水电站的建设,改变了原有河道面貌,形成了新的景点,利于发展旅游,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建坝蓄水,减低了河流落差,提高上游航运能力,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我国是世界上鞋类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近年来,受劳动力成本、国际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国际制鞋产业尤其是加工环节加速由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制鞋业受时局改革和政策红利双重驱动强势崛起,收获巨大红利。同时,我国制鞋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完成下面小题。8. 与中国相比,东南亚国家制鞋业发展的短板是( )A. 国际贸易壁垒多B. 自主研发能力弱C. 从业人员数量少D. 政策支持力度小9. 东南亚国家承接中国制鞋产业转移带来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A. 缓解就业压力B.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C. 增加外汇收入D. 改善城区环境质量10. 从提高附加值角度,我国制鞋业面对挑战应采取的对策是( )A. 加强品牌建设B. 推广自动化生产C. 申请优惠政策D. 向西部地区转移【答案】8. B 9. D 10. A【解析】【8题详解】近年来,中国鞋类产品在国际市场遭遇了大规模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而东南亚国家受国际贸易壁垒及贸易摩擦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东南亚国家大多处于人口红利阶段,廉价劳动力数量多,C错误;结合材料,东南亚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资,D错误;东南亚国家制鞋缺少技术研发能力,外销市场一般以中低档为主,产品附加值低,B正确。故选B。【9题详解】制鞋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东南亚国家多为人口大国,承接制鞋业利于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A不符合题意;东南亚国家的制鞋业产品多用于出口,能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C不符合题意;东南亚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B不符合题意;制鞋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燃料燃烧等会产生大气污染,机器轰鸣会产生噪声污染等,短期内不能改善城区环境质量,D符合题意。故选D。【10题详解】根据教材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可知,在同一产品的价值构成中,设计、营销环节占比较高,加工环节占比较低。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提高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属于注重设计与研发环节,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A正确;申请优惠政策和向西部地区转移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但对提高附加值帮助较小,CD错误;推广自动化生产,提高的是生产效率,对提高附加值帮助较小,B错误。故选A。【点睛】制鞋业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工资成本占比高。导致其产业转移的首要因素是工资成本。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及发展与资源开采关系密切,其城市空间形态可分为相对集中型(图a)、一城多镇型(图b)、多中心组团型(图c)三种。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区域内优质铜矿多且集中,被誉为“铜都”。目前,白银市铜保有储量仅为8.1万吨,年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为758.58万吨。完成下面小题。11. 一城多镇型城市形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居住区与工业区交织B. 主城区人口密度较大C. 矿产资源分布较分散D. 主城区城市职能完善12. 白银市的城市形态最可能为( )A. 相对集中型B. 一城多镇型C. 多中心组团型D. 以上皆不是13. 白银市可能面临的发展困境( )矿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矿产资源完全枯竭工业废弃物污染严重A. B. C. D. 【答案】11. C 12. A 13. A【解析】【1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与资源分布密切相关。一城多镇型城市主要是由于区域矿产资源分布不够集中,而使区域形成多个较为离散的矿区,围绕每个矿区聚集相关资源企业与生产生活设施,C正确;居住区分布在矿区周围,没有交织分布,A错误;一城多镇型城市形态与主城区的人口密度和城市职能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据材料可知,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规模不大,资源型企业无力开发距离城市过远的矿产资源,同时,区域内优质铜矿多且集中,使城市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城市形态,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资源型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形成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单一以及处于上游产业,产业链条短,深加工能力不足,而且由于运距长,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会被严重削弱,故正确;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减员增效及部分资源枯竭矿山政策性破产关闭,失业、下岗人员大量增加,故正确;白银市资源保有量已经十分有限,但尚未完全枯竭,故错误;据材料可知,白银市年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为758.58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严重,故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天然国土)。资源型城市即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根据资源开采与城市形成的先后顺序,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先矿后城式”,即城市完全是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的,如大庆、金昌、攀枝花、克拉玛依等。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即在资源开发之前已有城市存在,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如大同、邯郸等。虚拟水是在生产产品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粮食贸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合作中的重要部分,同时带动了粮食生产过程所需的虚拟水流动。下图为“一带一路”范围内我国粮食贸易驱动的虚拟水分地区进口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在2017—2021年间,我国粮食作物驱动的虚拟水总进口量( )A. 波动增加B. 逐渐增加C. 波动减少D. 逐渐减少15. 相较于东亚,我国在中亚进口的虚拟水总量较少,其原因最可能是中亚( )A. 严禁粮食出口B. 人口密度较大C. 距离我国较远D. 作物需水较少16. 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资源利用效率,应减少粮食生产,增加粮食进口的区域是( )A. 东亚B. 中亚C. 南亚D. 中东欧【答案】14. B 15. D 16. B【解析】14题详解】我国粮食作物的虚拟水总进口量的变化,需要累加每年各地区的进口量。相加后可以得出,每年总量都在增加,2017至2019增加速度较慢,2019至2021增加速度较快,没有出现某些年份增长停滞或下降,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相较于东亚,中亚气候干旱,主要种植需水量较少的粮食作物,因此我国从中亚进口的虚拟水较少,D正确;中亚和东亚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是“一带一路”国家经济贸易合作中的重要部分,限制粮食出口不是主要原因,且严禁粮食出口说法错误,A错误;中亚人口密度小于东亚地区,陆上与我国相邻,B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来看,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应该不自主生产粮食,转而从其他水资源充足地区进口粮食,有效节约当地水资源,并提高“一带一路”国家整体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中亚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最应该减少粮食生产,增加粮食进口,B正确。东亚、南亚、中东欧地区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较优越,水资源充足,基础好潜力大,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虚拟水战略则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寻找与问题相关的影响因素,从问题发生的范围之外寻找解决区域内部问题的应对策略,提倡出口高效益低耗水产品、进口本地没有足够水资源生产的粮食产品,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虚拟水贸易对于那些水资源紧缺地区来说,提供了水资源的一种替代供应途径,并且不会产生恶劣的环境后果,能较好地减轻局部水资源紧缺的压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套灌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灌区之一,位于黄河上游,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长期以来,由于灌水较多,而排水工程不足,土壤盐碱化日趋加剧,严重影响灌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近年该区域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图)。(1)描述节水改造后,河套灌区地下水埋深的年内变化特征。(2)节水改造前,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最为严重的时段是每年5-6月,分析其原因。(3)列举河套灌区治理土地盐碱化可以采取的措施。【答案】(1)地下水埋深年内不稳定,变化幅度大;存在两个峰值,两个低谷,表现出季节周期性变化;5、6月与11、12月地下水埋藏深度浅;2月与9、10月地下水埋藏深度深 (2)雨季未到,降水较少;灌溉用水量大,地下水位高;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3)加快灌区灌排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做到有灌有排;改良灌溉技术,降低地下水埋深;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培育耐盐碱作物;引淡淋盐。【解析】【分析】本题以河套灌区的盐碱化及节水改造工程为材料,涉及地下水位的变化、盐碱化的原因、及盐碱化的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小问1详解】本题采用总分的描述方法进行阐述,由图可知,节水改造后地下水埋深年内不稳定,变化幅度大;存在峰值和谷值,且有两个峰值,两个低谷,表现出季节周期性变化;根据图例信息可以判断,5、6月与11、12月地下水埋藏深度浅;2月与9、10月地下水埋藏深度深。【小问2详解】河套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5-6月份雨季未到,降水较少,气候较为干旱;灌溉用水量大,地下水位高,埋藏深度浅;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容易蒸发返盐。【小问3详解】加快灌区灌排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做到有灌有排,排除多余的地下水;改良灌溉技术如喷灌和滴灌技术,降低地下水埋深;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利用科学技术,培育耐盐碱作物;引淡淋盐,将土壤中多余的盐分洗走。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面对气候异常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已逐渐成为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可以减少其他污染物排放,耦合度协调主要用于衡量减污和降碳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影响减污和降碳的因素既有自然环境,也有经济社会条件。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对其高质量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时间演化示意图。(1)据图,描述长江经济带2011-2021年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变化特征。(2)推测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城市减污降碳存在差异的原因。(3)为长江经济带减污降碳治理提出建议。【答案】(1)总体来看,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减污降碳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层面,长江经济带上游、下游和中游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其中,上游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下游地区耦合协调度最低。 (2)上游:自然资源(森林资源)较下游地区更丰富,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碳排放总量小,减污降碳耦合度高。下游:经济发展水平高,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较大,易形成严重污染,减污降碳耦合度低。 (3)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共同制定减污降碳的目标和计划;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提高减污降碳的效率和效果;提高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推动各城市加快实现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解析】【分析】本题以长江流域减污降碳相关资料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世界主要地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据图描述,应从整体和部分分别分析;总体来看,三条曲线都是波动上升趋势,故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减污降碳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从不同区域来看,长江经济带上游、下游和中游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是减污降碳耦合协调度不同,上游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下游地区耦合协调度最低。【小问2详解】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较下游地区更丰富,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碳排放总量小,实行减污降碳后,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控制,减污降碳耦合度高。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和工业密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较大,易形成严重污染,降低碳排放对治理污染的效果没有上游好,减污降碳耦合度低。【小问3详解】对长江经济带减污降碳的建议应该从区域合作,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公众意识、加强政府支持等方面分析。上中下游减污降碳耦合度不同,要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共同制定减污降碳的目标和计划;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减污降碳的效率和效果;提高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让公众参与到减污降碳中;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支持低耗能高产值产业发展,推动各城市加快实现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约旦河发源于黎巴嫩和叙利亚边界的谢赫山,流经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注入死海,其主要补给水源地是谢赫山和戈兰高地。加利利海是约旦河流域上下游的地理分界。下图示意1948—2008年约旦河跨境水冲突事件空间分布。(1)推测约旦河流量较大的季节,并说明原因。(2)据图说出约旦河跨境水冲突事件最集中的河段,并分析原因。(3)为缓解约旦河流域国际水资源争端提出建议。【答案】(1)冬(春)季。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春)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多,河流流量较大。 (2)约旦河上游(或加利利海以北地区)。上游国家多(或各国引水工程多),更易产生跨境水冲突;约旦河主要补给水源地位于上游(或下游流经干旱区,水源补给少),上游水资源战略地位重要。 (3)国际合作角度:建立跨国合作机制,共同制定河流的管理和利用规划;各国应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的职责和权限;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寻求解决方案。“开源”与“节流”角度:区域国家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区域国家推行节水措施,减少生产生活用水总量;海水淡化。【解析】【分析】本题以约旦河的水冲突事件的空间分布图文资料为背景,涉及河流的水文特征、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小问1详解】约旦河流量较大的季节是冬(春)季。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春)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河流流量较大。而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河流流量小。【小问2详解】约旦河上游(或加利利海以北地区)。水资源的分配不均,上游国家多(或各国引水工程多),更易产生跨境水冲突;由材料可知,约旦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地是谢赫山和戈兰高地,主要补给水源地位于上游(或下游流经干旱区,水源补给少),上游水资源战略地位更重要。【小问3详解】国际合作角度:可以从规划、制度和职责、谈判等角度进行阐述。建立跨国和跨地区合作机制,共同制定河流的管理和利用规划;各国应建立健全的流域内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的职责和权限;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寻求解决方案,尽可能的减少战争冲突。“开源”与“节流”角度:区域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利用科学技术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区域国家推行节水措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生活用水总量;海水淡化,增加淡水资源的产量。
四川省安宁河联盟2024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地理答案
2024-06-23·12页·983.4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