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五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2024-09-20·10页·1.2 M

高三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2009 年 12 月 7 日,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经过近 2 周的

激烈争吵,各方最终未能对下一步温室气体减排达成共识。以下是记者对本次会议中方科技顾问丁

仲礼院士的采访。

记者:这次哥本哈根的峰会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激烈的争吵,到底在吵什么?

丁:就是今后不同的国家还能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记者:这个排放多少,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丁:简单讲,就是一个国家以后还能使用多少能源。对普通国民来说,它意味着生活能否继续

改善,福利能否进一步增加,甚至有没有工作。

记者:基于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对于气候升温的预测,哥本哈根会议

提出,相对于 1750 年工业化前的水平,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2 摄氏度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最高升

温。对此,您怎么看?

丁:许多人都把它理解为一个科学结论,其实这个 2 摄氏度只是英国某研究机构通过计算机模

拟出来的。随着这个结论的迅速流行,它慢慢变成了一个价值判断。

记者:如果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是可信的话,那不算一个依据吗?

丁:你怎么知道它可信?它并非科学实验的结果,它只是计算机的模拟。

记者:丁院士,我们当然知道科学界有反对和怀疑的声音,但是 IPCC 作为各国科学家共同参与

的一个组织,它拿出的报告,不应该得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同吗?

丁:科学家有主流吗?科学是根据人多人少来定的吗?科学是真理的判断。在 IPCC 报告原文中,

并没有确认气候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产生二氧化碳带来的结果,也没有精确的数据表明二氧化碳到

底对气候变暖有多大的影响。按照哥本哈根大会达成的控制升温 2 摄氏度的共识,到 2050 年全球

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量约为 8000 亿吨。这个总量非常非常小。打个比方,假如我们现在是人均排

放 1.4 吨碳,那么到 2050 年人均排放量就只有 0.8 吨碳。这还是建立在人口总量维持不变的前提

之下。

记者:哥本哈根会议前,一些国际组织提出了多个减排方案,特别是 IPCC、G8 方案,只对发达

国家规定了减排的具体目标,却未对发展中国家做具体要求,难道他们只给自己定指标还不行吗?

丁:当然不行。他给自己定指标,目的就是要取一块更大的蛋糕。姑且不论历史上他们的人均

排放是发展中国家的 7.54 倍,即便按照他们的方案,今后他们的人均排放量也将是发展中国家的

2.3 倍。可以说他给自己定指标是包含了一个非常大的陷阱。

记者:陷阱?

丁:就是一个陷阱。如果今后国际上严格限制排放,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就会变成一种非常

稀缺的商品,你不够排就得买。所以这个 8000 亿吨排放量,分配到多少,事关一个国家发展的根

本利益。假如真要定指标,那么我们要求今后 40 年的排放跟你一样多,甚至只需要你人均排放的

80%,行不行?

记者:那他可能会说,你是个人口大国,这么一乘总量太大了。

丁:那我就要问了,中国人还是不是人?同样是人,为什么中国人就应该少排,你们就可以多

排?

记者:也可能他会认为现在都是以国别计算,我不管你是人均还是贫富,现在中国只能按碳排

放大国的标准来算。

丁:我承认我是碳排放大国,那你给我们一个数,我们究竟能排多少?根据 G8 的方案,8000 亿

吨的一个蛋糕,他 27 个发达国家 11 亿人取走 44%,余下的 55 亿人分 56%,你说公平不公平?

记者:您是在指责 IPCC?

丁:为什么不能指责?科学本来就应该经受得住人家的批评。我在中科院写的文章,就是直接批

评 IPCC 工作组的。

记者:而且我看到您的措词很激烈,有这么严重吗?

丁:假如告诉你,中国从 2020 年以后,每年得花一万亿人民币去买碳排放权,你会怎么想?你

觉得公平不公平?

记者:一个科学家在谈论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会用比较激烈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字

眼,这样是否合适?

丁:我们需要的是公平,我必须用非常激烈的语言引起别人的重视,否则他们不会理你。

记者:您理解的公平是什么?

丁:我把排放权视为发展权,视为基本人权。我理解的公平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个大致相等

的排放空间。

记者:您原来是研究古气候的科学家,但这次谈判,您一直在做政治解读,别人也许会对你提

出各种疑问,您觉得适当还是不适当?

丁:你是说我搞科学研究的,就不应该去了解后面的政治?

记者:这倒不是,他们可能会觉得,科学家不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前提,而更应该基于人类共同

利益的前提去制定方案?

丁:那我问你,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保障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落实,这难道不是人类的共

同利益吗?

记者:假如如您所说,但是发达国家又不愿意接受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方案,而任其拖延下去,

地球会不会变得更糟?

丁:我很乐观。我是地质学家,我研究了几亿年以来的环境气候演化,地球气温比现在高十几

度的时候有的是,二氧化碳浓度比现在高 10 倍的时候也有的是,地球不还是好好的?因此,这不是

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而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

记者:人类到底能不能拯救自己,最终取决于什么?

丁:取决于文明。人类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更有包容性的,更有弹性的文明产

生,或者是我们现有文明能有更好的发展。

(根据央视《对话》栏目组采访实录整理,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争吵”在文中指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以 G8 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

家围绕碳排放权展开的激烈交锋。

B.“价值判断”在文中指基于平均气温升高 2 摄氏度这个阈值,各国都争取在全球 8000 亿吨的碳排

放总额中分配到更多的碳排放权益。

C.“情绪色彩”在文中表现为,在面对 IPCC 等组织提出的不公平方案时,丁仲礼院士为引起发达国

家的重视而使用了一些激烈言词。

D.“弹性的文明”是指一种能够包容不同文明、维护不同文明利益的文明,它具有公平正义的属

性,能够团结人类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中丁仲礼院士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衡量碳排放权分配是否科学,既要看排放总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的利弊,也要看人均排放量对普

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B.计算机模拟并不是科学实验,故而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2 摄氏度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最高升温的

共识没有科学依据。

C.IPCC、G8 方案试图通过对发达国家规定减排具体目标的方式,压缩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空间,操

控全球碳排放权。

D.无论是既往历史,还是 G8 的未来排放方案,如果从人均排放量来看,发达国家的高排放才是气候

变暖的罪魁祸首。

3.丁仲礼作为科学家,也去了解碳排放权背后的政治。下列选项,最适合用来评价这一行为的是(3 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D.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4.丁仲礼对记者提问的反驳体现出科学家的严谨思维,请结合文中画横线处的内容加以说明。(5 分)

5.这是一次广受关注的访谈,请你对记者的提问作简要评价。(5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王剑冰

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

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 5 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

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

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1938 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

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

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

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

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

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

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

归故乡”吗?

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

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

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

日的战场。

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 1938

年 8 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

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

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

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

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

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

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

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

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

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

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

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十四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

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

“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

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

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

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

(选自王剑冰同名散文,有删改)

6. 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第三段的“鱼翔浅底”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作者引用该句既表现了湖水的清澈美丽,也侧面体现

了西南联大师生的活力。

B. 联大女生改颐楼为“听风楼”,“听风”二字寓意丰富,既指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起了家国之思,激发了抵

御外侮的豪情。

C. 汉乐府《江南曲》有“莲叶何田田”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用过“田田”这个词,本文中第三段的“田田”

一词与他们所用词义相同。

D. 文中倒数第五段的成语“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闻一多以此比喻蒙自是如桃花源般与世隔绝、

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

7. 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学院的师生到达蒙自后,他们的生活与南湖融为一体,南湖也成为师生们的精神家园。

B. 文中多次引用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等名家之言,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些文人的坚定意志和浓浓的爱国热情。

C. 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

D. 文中第七、八段运用了想象的手法,以虚拟之笔描写闻一多远去的情形及行走中的陈寅恪,让人仿佛直面先人。

8. 为什么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请简要说明。

9. 本文艺术感染力强,使读者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凡战,若彼为主、我为客,唯务深入。深入,则为主者不能胜也。谓客在重地,主在散地故耳。法曰:“深入则

专。”汉韩信、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聚兵井陉口,众号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

君曰:“闻汉韩信涉西河,虏魏豹,擒夏悦,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以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风声所

及足以夺人其锋何可当也。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而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

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能斗,

退不能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两将之头可悬麾下。愿君留意。否则,必为所擒。”成安君自以

为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其策,果被杀。

(选自《百战奇略客战》,有删改)

材料二:

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

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能

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见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

汉兵夹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

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

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

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有删改)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此乘胜而去 A 国 B 远斗 C 其风 D 声所及 E 足 F 以夺人 G 其锋 H 何可当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指劝说、说服,与“范增说项羽曰”(《鸿门宴》)中的“说”意思相同。

B. 爨,烧火做饭,与“迨诸父异爨”(《项脊轩志》)中的“爨”意思相同。

C. 鼓旗,是古代军中用以指挥战斗的工具,古代军中有“击鼓而进”的规定。

D. 顾,表转折,相当于“不过”,与“三顾频烦天下计”(《蜀相》)中的“顾”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汉初,韩信与张耳率兵数万,企图东下井陉进攻赵国,赵王和辅佐他的成安君调集号称二十万的大军扼守井陉

口,以阻止韩信军队的进攻。

B. 广武君李左车建议说,韩信刚打了胜仗,士气正盛,但井陉的地势不利于进攻,若给他三万人突袭敌后,前后夹

击,不出十天就能打败强大的敌人。

C. 战争进行时,韩信和张耳假装败逃,赵军倾巢出动以追逐二将,韩信安排两千名骑兵趁机进入赵军营地,拔掉赵军

旗帜,然后插上汉军红旗。

D. 追逐韩信、张耳的赵军遇到了拼死的抵抗,想退回营地,却见营地上插遍汉军的红旗,就以为赵军被打败了,因

而人心涣散,纷纷逃跑,最终汉军大败赵军。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成安君自以为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其策,果被杀。

(2)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14. 韩信为什么要背水布阵?取得了什么效果?请简要回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松树塘万松歌(节选)

洪亮吉

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

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

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

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迎赤日。

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

【注】嘉庆四年,诗人上书抨击时弊,触怒皇上,被遗戍新疆伊犁。此诗写于途经大戈壁天山脚下之松树塘时所

作。蒙茸:指草木蓬松。回容:指树枝屈曲回转。

15. 下列对这面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项( )

A. 开头四句描写峰陡松直的画面,“无蒙的”的景象村托出千万青松的奇异。

B. 五、六句用青烟来比喻山峰上的青云,用白雪来比喻山峰,写景生动形象。

C. 诗中青白赤墨的色彩对比令人应接不暇,为松树塘蒙上了层瑰丽夺目的色彩。

D. 诗人所写的边塞风物是亲眼所见,奇妙真实,与岑参的边塞诗有相通之处。

16.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忘九死”的主要原因。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行人动作角度夸张地表现了蜀道极高,难以跨越的险

状。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秦国搜刮、挥霍六国珍宝的行为。

(3)古人对生命易衰非常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唐诗宋词中比比皆是,如

“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费孝通先生,一生 ,《乡土中国》不过是他众多著作中的一小叠字

纸,但是,这本小册子却具有深远的影响。费孝通的人生,跨越了两个世纪、三个“朝代”,临近人生

的终点,内心却仍旧保留“绅士”的认同。

作为清王朝终结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费孝通既受西式教育,又浸染于乡土家学的传统中,可谓

。20 世纪 40 年代,费正清及夫人费慰梅女士曾去他在呈贡魁星阁的工作室参观。工作站同仁艰苦

的工作精神、明确的工作目标及费孝通天才般的创造性,都给费正清夫妇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费孝

通告诉他们,中国能否在战争中坚持下去,不仅要顺应剧变,完成其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还应

发扬民族团结之意识。而这项工作应先从汉人农村展开,接着再把经验传递到民族地区。

因此费先生当时写作《乡土中国》的诸篇短文也绝不是没有目的的抒情,也不仅是要挖掘出中国社

会深层次的社会运作逻辑,它的根本是要解决社会问题。解决原本封闭完好的乡村社会如何因为现代

性以及城市资本的蛀蚀而 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维护原有乡村社会秩序的文化精英(绅士)如

何渐渐离开乡村而移居城镇,使乡村的人文生态受到蛀蚀,社会的养分如河水冲刷土地一样随着绅士

们纷纷涌进城市而被带走,而原有的人文生态究竟是如何遭受到营养缺失的破坏的问题。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 分)

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社会的养分被带走”与“河水冲刷土地”二者的相

似性。(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土肥地整,曾经有人侍弄过,算是熟菜地。地的一半是韭菜畦。韭

菜有宿根,不要费太大的劳力(当然要费些工夫),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出了九就能发出鲜绿肥嫩的韭

芽。最难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个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乱石沉泥,石缝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

石窠不大,但是积一窠水恰好可以浇完那块菜地。积水用完,一顿饭的工夫又可以蓄满。水满的时候,一清到

底,不溢不流,很有点像童话里的宝瓶,水用了还有,用了还有,不用就总是满着。泉水清冽,不浇菜也可以浇果

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比沧浪之水还好。同

样种菜的别的同志,菜地附近没有水泉,用水要到延河里去挑,不像我们三个,从石窠通菜地掏一条窄窄浅浅的水

沟,用柳罐打水,抬抬手,就把菜浇了。大家都羡慕我们。我们也觉得沾了自然条件的光,像干活拈了轻的似的,很

不好意思,就下定决心要把菜地种好,管好。

21. 请简述第一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55 个字。

22. 语言文字运用和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像社会环境的支持能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2)像干活拈了轻的似的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2024 年暑假,各地旅游市场持续升

温,热门景点人山人海,酒店民宿一房难求。

材料二:

在暑假旅游热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景区过度商业化,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游客不文明行为时

有发生,旅游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材料三:

有人认为,暑假旅游热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放松身心;也有人认

为,旅游热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1.B【解析】由原文“这个结论慢慢变成了价值判断”可知,“价值判断”是“这个结论”,即“全球平

均气温升高 2 摄氏度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最高升温”。而不是 B 选项所说的“各国争取分配到更多的

碳排放权益”。

2.D【解析】原文认为“在 IPCG 报告原文中,并没有确认气候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产生二氧化碳带来

的结果,也没有精确的数据表明二氧化碳到底对气候变暖有多大的影响。”“我是地质学家,我研究了

几亿年以来的环境气候演化,地球气温比现在高十几地球不还是好好的?”度的时候有的是,二氧化碳

浓度比现在高 10 倍的时候也有的是,由此可知,并没有证据表明“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气候变暖”,

因此也就不存在“发达国家的高排放才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3.C【解析】原文丁仲礼院士对自己“作为科学家,也去了解碳排放权背后的政治”这一做法的解释是

“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保障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落实,这就是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心怀天下,

这正是儒家思想“仁”的体现。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强调辛勤学习温故知新之乐,与题意无

关。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思考的结合,与题意无关。C.“仁以为己任,不亦

重乎”意思是“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D.“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意思是“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4.

指出记者对“科学”的认知错误;

用 IPCC 减排方案缺乏科学依据的事实,指出记者立论的前提是站不住脚的;

用严谨的数据指出 IPCC 减排方案的荒谬。

(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4 分,答出三点给 5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

理,可酌情给分)

5.示例:

记者访谈前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对话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发问较得体。

问题设计集中且有层次,环环相扣,既有引导也有追问,使受访者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利于

观众全面了解这个事件。

记者未能对所涉事件持中立态度,有明显的立场倾向,如质疑受访者不该采用带有“情绪色彩”的语

言,不该对减排方案作政治解读。

6. D 7. C

8. “淋漓”在文中是“充沛”之意。《南湖短歌》饱含多种情感。《南湖短歌》强烈抒发了对南湖风光的欣赏、

赞美之情。《南湖短歌》抒写了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南湖短歌》抒发了

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之情。《南湖短歌》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之情。

9. 想象细致:如对西南联大师生进入蒙自时“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的想象,对闻一多先生擎着他的《红

烛》下楼远去的想象,对陈寅恪教授边走边感慨的想象,均细致动人,让人如临现场。材料真实:如用客观简洁的

笔触叙述蒙自成为西南联大分校的来龙去脉,让读者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引用冯友兰、朱自清、陈寅恪等人的

话语,使场景描写真实可信。情感真挚:作者在文中对西南联大师生在动荡时局中依然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

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的赞叹真挚自然。

10. CEG

11. D 12. B

13. (1)成安君认为他的军队是正义之师,不使用诡诈的计谋,不采纳李左车的计策, 其后果然被韩信部队杀害。

(2)倘若给他们留下活路,他们就都会逃走了,那样一来,难道还能够用他们去冲锋陷阵吗?

14. 第一问, 韩信背水布阵,是因为他所率领的并不是平时训练有素的将士,背水布阵能把战士们置于死地,使他们

不得不为各自的生存而战。 第二问,背水布阵迫使汉军拼死奋战,最终取得全胜。

15. B 16. 奇景吸引。诗人初次见到奇伟瑰怪的松树塘美景,沉醉其间,忘却了被贬流放的痛苦。性格狂放。

诗人自称“狂客”,豁达豪放,不惧坎坷磨难,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品性刚直。诗人虽处困境,却因青松的笔直

向上,激发起奋发进取、坚守气节的决心,写松亦是写己,松笔直即是己刚直。

17. 扪参历井仰胁息 . 以手抚膺坐长叹 . 奈何取之尽锱铢 . 用之如泥沙 . 艰难苦恨

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

著作等身 学贯中西 土崩瓦解

(每处 1 分,共 3 分)

【解析】第空,从“《乡土中国》不过是他众多著作中的一小叠字纸”可知横线处应该形容著作很

多。可填“著作等身”。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第空,从“既受西

式教育,又浸染于乡土家学的传统中”可知费孝通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可填“学贯中西”。

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第空,从“蛀蚀”一词及主语“乡村社会”,结合后文“营养缺失的破坏的问题”等可知,“乡村社

会”被瓦解,可填“土崩瓦解”。土崩瓦解:好像土崩塌,像瓦碎裂一样。比喻完全失败,不可收拾。

19.费孝通告诉他们,中国要在战争中坚持下去,不仅要鼓舞民族团结之精神,还应顺应剧变,完成

其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每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共 4 分)

【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

一是两面对一面,“能否”和后文的肯定性描述矛盾,去掉“能否”,改为“要”。二是语序不当。递进

关系句中,“顺应剧变,完成其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更重要,应放在“还应”后面。三是“发

扬”与“意识”搭配不当,可以将“意识”改为“精神”。

20.

社会的养分与土地相似,绅士们带走社会养分的行为与河水冲刷土地都有过程性、渐进性的相似

性。

绅士们离开乡村涌进城市给乡村的人文生态带来的损失与河水冲刷土地时给土地带来的影响相似。

21. 那块菜地土肥地整,有人侍弄过,是块熟菜地,且韭菜是宿根,所以我们只要施肥、培土、浇水,就有了鲜绿肥

嫩的韭芽。

22. “像社会环境的支持能解决所有问题似的”的意思是社会环境的支持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像……似的”

表示看似是,但其实不是,总体上表示否定。“像干活拈了轻的似的”是打比方,表示“抬抬手,就把菜浇了”的

感觉就如同“干活拈了轻的”一样,“像……似的”表示“与……相似”。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