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09-09·16页·63 K

2024-2025学年苏州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模拟练习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纸卷面清洁。第一部分 基础(23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走进苏州园林,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木,及深邃的文化背景,绝对是诱发你灵感的好地方。尽管人工雕 (zhu)的痕迹较浓,缺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种截然不同、有着天壤之别纯属自然的异域景观,但苏州绝对是不寂寞的。她的变 (qin),她的历史,她的古往今来的历史人物,她的具有旅游价值的景点等等,正是她的永 ( hng)的媚力所在,无时无刻不攒动着关注她的人们的心,被她所诱,被她所惑,为她而叹。在我眼里,小家壁玉般的苏州虽不及大家闺秀般的杭州来得气派,也缺乏像上海那样的大手笔,但从文化底 (yn)来讲。苏州是有底气的。(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雕 (zhu) 变 (qin) 永 ( hng) 底 (yn)(2)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3)把上文中的画线句改为肯定句式。【答案】(1)琢;迁;恒;蕴(2)媚改魅;壁改碧(3)时刻都攒动着关注她的人们的心【解析】【分析】【详解】(1)“雕琢”此处指雕刻玉石,注意“琢”的正确写法;“变迁”的“迁”别误写为“迂”;“永恒”的“恒”别误写为“桓”;“底蕴”此处指文化的涵养,注意根据字义辨别“蕴”的正确写法。(2)“媚力”应为“魅力”,魅,能吸引人的,与语境相合;“壁玉”应为“碧玉”,碧,青绿色的,与语境相合。(3)首先要明确,这是否定句改为肯定句,转换的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意;其次转换的要点是否定词的运用,“无时无刻不”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可改为“时时刻刻都”。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鸡声茅店月, __________。(温庭筠《________》)(3)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5)《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比喻手法写他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表现出壮志难酬的苦闷。(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_____,_____。”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答案】 . 戍鼓断人行 . 人迹板桥霜 . 商山早行 . 云横秦岭家何在 . 万古惟留楚客悲 . 刘长卿 .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戍鼓、秦、惟、卿、渡、侧畔”等字词容易写错。3. 相信未来作者:食指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1968年北京【创作背景】“文革”: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本诗写于1968年,正值“文革”狂热的巅峰期。阅读以下读诗心得,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 )A. “紫葡萄”指成熟的果实。同时,紫色是一种高贵的生命颜色,这种高贵源于苦难中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力。B.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其力量之大,范围之广,气势之猛,表现了诗人对革命的满腔豪情与凌云之志。C. 诗人坚信未来”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脊骨”就是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D. 本诗写于“文革”开始不久,在这至暗的时刻,作者仍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向苦难的现实勇敢且坚韧地宣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B.有误,这首诗作于“文革”狂热的巅峰时期,表现的是诗人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的信念,“表现了诗人对革命的满腔豪情与凌云之志”有误;故选B。4. 品评人物形象。当下立住脚看,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条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颠撞进来。A看那人时,却是经市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B,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了;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却说B抢到A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出来,问道:“汉子这口刀要卖多少钱?”A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B喝道:“什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钱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A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B道:“怎地唤作宝刀?”A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B道:“你敢剁铜钱么?”A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根据以上文段信息,写出这两位人物的姓名。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从全书看,你认为A这个人物的性格怎样?____________【答案】 . A:杨志(青面兽) . B:牛二 . 忠厚老实,谨小慎微,效忠统治阶级却又被统治者逼得走投无路,最终成为农民起义将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把握名著内容和人物的能力。根据文段中“开封府也治他不了”“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等可知,文段出自《水浒传》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选文是杨志卖刀的情节。人物A是杨志,绰号青面兽。B是泼皮流氓牛二。杨志是一个忠诚而又谨慎精明的人。他是北宋武侯杨业的后人,尽管怀才不遇,但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刚一接受押运生辰纲的任务,就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才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处处谨慎小心,生怕有一点差错。但他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刚愎自用,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他太过看重这一次的任务, 惟恐有失,使自己封妻荫子的愿望落空,使得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最后彻底陷入孤立。导致运送队伍里矛盾丛生,最后被吴用等人算计,生辰纲被劫走。他的性情粗暴还体现在京城卖刀的过程中,正是因为粗暴导致失手打死牛二。第二部分 阅读(47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注:鲍照(约414—466),祖籍东海(今属山东省),南朝宋文学家。5.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B. 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C. “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生活琐事。D. 本诗尾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6. 小美发现李白《行路难》和本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体裁上都属于____诗;内容上“行路难”都暗指_________。7. 清代沈德潜评价此诗说:“妙在不曾说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愁情”?【答案】5. C 6. . 古体诗(或古体杂言) . 仕途艰难 7. (1)对不公平门阀制度的不满;(2)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3)世路艰难忍气吞声的无奈与悲哀;(4)仕途不顺。【解析】【5题详解】考查内容理解辨析。C.“作者所忧的是些生活琐事”错误,作者所忧心的是怀才不遇,仕途不顺;故选C。【6题详解】考查文体。《行路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古体诗,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本诗为南北朝时期鲍照创作的一首古体诗,两首诗中的“行路难”都暗指仕途的坎坷与不顺。可据此作答。【7题详解】考查情感主旨。本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寒微。“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意为: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由此可知,诗人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但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可据此作答。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注】范文正公:范仲淹。8. 解释下列加点词。(1)咸施之( ) (2)而终其志( )(3)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 (4)惟以施贫活族之义( )9.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日 有 食 岁 有 衣 嫁 娶 凶 葬 皆 有 赡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2)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11. 范文正公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案】8. . 全,都 . 完成 . 到,及,赶得上 . 活:使……存活,救活 9. 日 有 食/ 岁 有 衣/嫁 娶 凶 葬 皆 有 赡 10. (1)先前,范文正公尚未富贵显达时,曾立志在这件事上。(2)他虽然位高禄多,却清贫一生。 11. 从“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可知,范文正公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从“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可知,范文正公始终心怀百姓;从“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可知,范文正公是一个自奉俭约的人。【解析】【分析】【8题详解】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终”是“动词,完成”;“活”是使动用法,“使……存活”的意思。【9题详解】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的意思是:(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娶丧葬,都有供养、补贴。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10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未(没有)、尝(曾经)、是(这)”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虽(虽然)、位充(职位高)、禄厚(俸禄优厚)”几个词是重点词语。【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时要在理解文章大意地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所做的具体的事件分析作答。从文章第一段“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可知,范文正公是一个乐善好施之人;从第三段“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可知,范文正公是一个心系百姓之人;“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可知,范文正公是一个自律节俭之人。据此概括作答。【点睛】参考译文:范文正公,苏州人。生平喜欢以财物助人,选择那些亲近而贫穷、疏远而贤良的人,都给以救济。当他显贵的时候,买了靠近城市而且常年丰收的田约千亩,叫做义田,用来供养、救济全族的人。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娶丧葬,都有供养、补贴。选择同族中年长而又贤明的人管理这件事,按一定时间共同结算收支账目。每天供给吃的,每人一升米;每年供给穿的,每人一匹绢绸。嫁女的给五十千钱;再嫁的给三十千钱;娶妻的给三十千钱,再娶的给十五千钱。葬的跟再嫁的补贴数目一样,葬小孩的给十千钱。族人聚居在一起接受供给的共九十人,从每年的收入中,供给稻谷八百斛。用千亩田的收入,供给聚居的族人,绰绰有余,并且没有穷尽的时候。退职回家的等待缺额的人,可以享受供给;出去做官的,便停止供给。这就是他举办义田的大概情况。起初,范文正公尚未显贵的时候,就曾有志举办义田,由于力量达不到,耽搁了二十年。后来,他做了陕西路的大帅,接着参与了国家的大政,于是才有俸禄赏赐的收入,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死了以后,后世的子孙继续他办义田的事业,继承他好施舍的遗志,就像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他虽然官位高俸禄厚,但是贫穷一生;他死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子女没有钱给他办理丧事;他只是把布施穷人和养活族人的义举,传给子孙罢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焕发自省的力量何聪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在修身养性、练达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很多人回首自己来路、盘点人生得失时感慨,正是自省精神让自己从歧途走向正路,从缺陷走向完善。在相当意义上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当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正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已”。古人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世说新语》载,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与蛟、虎并称为“三害”。乡人怂恿他打虎擒蛟,巴望两败俱伤,同归于尽。周处射虎杀蛟三日,回来后得知人们以为他已死而皆相庆贺,始悟乡人患己之甚,乃“有自改意”,由此弃恶从善,终为忠臣孝子。今天,我们讲自省,对思想、工作、生活点滴及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其意义并非止于忏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这一古今佳话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诸改正的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就会蔚然成风。善于自省的人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受到世人敬重。处身现代社会,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反躬自省自身的规则意识、道德品行、言行举止,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我们就将在不断自我约束中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的水位。(选自2018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2. 选文第段和段调换位置是否影响文意的表达?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13. 第段除举例论证外,还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4.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先提出观点,再分别论述观点,最后进行总结:这是总分总式结构。B. 第段论述的重点是:人们危机时刻应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C. 选文引用周处自省改过的事例,论证自省可以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道理。D. 第段总结焕发自省力量意义: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水位。【答案】12. 影响。第段和第段分别对应中心论点中“自省可以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和“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内容,是递进的逻辑关系。 13.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名言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14. B【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思路。作答此题,首先要理清结构,再逐段概括要点,对段意进行合并同类的基础上,仔细体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段落之间不能调换顺序的理由。首先明确:会影响文意表达。结合第段“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位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可知,这一段论述的是凡事责人而不自省的不良后果,由此说明自省的重要作用;结合段“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已’”、段“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可知,紧着段就论述了自省的力量,这样的论证思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第段和第段分别对应中心论点中“自省可以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和“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内容,由此可见,第段和段调换位置会影响文意的表达。【13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结合第段“古人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可知,本段除举例论证外,还采用了引用论证。引用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句古人的话,有力地论证了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同时,引用论证与后面的举例论证相互配合,使论证更加全面、深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省 “立己” 的力量,即自省在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唤醒善意良知和升华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B.有误,结合段“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当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可知,第段论述的重点并非仅仅是 “人们危机时刻应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还强调了平常时候人们易失去警觉不自省的危害等内容;故选B。阅读《远去的乡村记忆锄头》,完成后面小题。远去的乡村记忆锄头樵 夫我在快摸黑的时候出去了,走时和我妈说了声我出去一下。我的母亲在灶间拍打了一下灶膛里的火应了一声。我的母亲不知我去干啥,应声湿闷,仿佛一把还没晒干的柴塞进灶膛里发出的声音。我在我家门后没有找到一把锃亮的锄头,两把锄头扔在那仿佛弃物,锄头的豁口上沾满了陈年的土圪瘩,锄柄不仅落满了灰尘,而且十分的糙手。我记得我暗地里望了我母亲足足有一分钟,那有些佝偻的身子是无论如何已对付不了那锄头的。从城里回到这个村庄时,太阳在头顶上明晃晃的。村庄的地垄上没有看见一柄锄头在移动,也没有看见一柄锄头啃进地头上的泥土在歇息。三月的天,麦子应该疯长,棉花苗也应该冒出地面了,我站在地垄上张望,杂草蔓延,杂草呼啦啦地摇曳,我想应该有柄锃亮锃亮的锄头来收拾它们。坡地里,还有那片被乡村小道分成两大片的地里都没一个人影。怎么会没一个人影呢。我纳闷。我还是能读懂乡村季节这页书的,春天快来时浸谷子种秧,春天来时地里原本看上去啥也没有的地方呼啦啦地麦子就返青了,韭菜宽般的叶片就青得贼亮,五六月间收割油菜了,八九月间摘棉花了……乡村的日子过得像日子,有痕有迹。但这些都依赖于一柄一柄的锄。没有锃亮的锄头,乡村的日子就会过成一锅粥。该收割麦子时没有麦子,该收拾油菜时没油菜,该摘棉花时那些地垄上空荡荡的,时间的印痕就被乡村弄丢了。我走了大约二里地远,一把锄头也没遇着。走到九根家屋前时,还是没遇到一柄锄头,我心里头咯噔一下,仿佛看见心头长满杂草。九根家的屋子是这个村子最外围的屋子。快摸黑时,锄头们再锋利再能干也都会回家的,锄头们从来不蛮干,日头落山,地里头的东西看上去都朦朦胧胧的,锄头再能干也不敢很牛皮地说能把麦子与杂草分得清清楚楚,甚至也不敢说能把杂草和棉花苗分得清清爽爽。所以,我知道天一擦黑,锄头们就抬腿回家。它们大都安睡一宿,第二天等日头一出就再迈出腿去。所以,这时是见见锄头们最好的时间。我家后屋正对着一排屋子,它们是福祥家、生宝家和银柳家的正门。锄头大都放在屋子正门的后面,随意点的话也会放在正门的外墙边。锄头的多少是一个家家力或者说家势的显示,锄头锃光瓦亮的程度显示着这个家劳力强壮的程度,你想想,一个无缚鸡之力的男人或者说女人,有谁能把一柄锄头侍弄得闪亮,有谁能把那锄柄握捋得油亮。所以,在乡村即便某人受了委屈想吵嘴,气冲冲地走到人家门口,看见排列在门口的长长短短的一柄柄锄头,就偃旗息鼓了。转了一圈我失望了,我愣愣地立在福祥他们家的门口。他们几户人家也没有什么上好的锄头,锄头的豁口也是经年没有打磨,钝得很。围着我看的小孩我一个也不认得。我不知道那些地里的东西是谁去侍弄,不知道那些蔓延的杂草由谁去收拾。我问福祥他妈,她说还有谁去,还不是他们这些人去弄,种归种,收不了几粒东西。锄头也握不动了,一个人埋头在一大片地里,要闷死。她嗬嗬地笑,嘴张了张,空空的啥也没再说。都七十好几的人了,能说些什么呢。说话也是件费力气的事。门吱扭一声,福祥妈苍老的身影没进了一团黑里,什么也看不清,只觉得一团浓重的黑在搅动着这个乡村即将来临的夜。我在那个巴掌大的空地上愣着,思绪如福祥家摁亮的那盏小灯。她说得对哦,一个人隐没在麦子地里或者油菜地里或者棉花地里,握着锄头一俯一俯,一会儿就会觉着累,锄头再锋利有时也无济于事,许多的活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干完的。锋利的锄头是要结伴而行的。别说它只是件物什,只是件手中的劳动工具,它一样通人性,有许多的伴,它干再多的活也不会累。早些年,我记得生活并不比现在好,大伙儿扛着闪亮闪亮的一柄锄头来到麦子地里,那地一望无垠啊,大家干得一点不花气力,锄草时准而狠,锄头伸到的地方杂草被应声拖进泥土,过会儿大伙支着锄柄说说话。即使是分地到户了,福祥的锄头也会邀上银柳或生宝的锄头一块上地里去,隔个时辰锄头也会迈过两垅麦子地聚在一块歇歇,点根烟。火光一闪一闪,人看着心里也暖和起来。回到家,我提起锄头在灯下看了好一会儿,用手去试了试锄头的豁口,钝得很。我明白我无法指望我的母亲将这柄锄头的记忆带回从前。 ——选自樵夫作品《远去的乡村记忆》15. 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示例,理清内容和作者情感变化的轨迹。从城里回到村庄走到九根家屋前立在福祥家门口没看见一把锄头在移动一把锄头没遇上 忧虑 发愣16. 请你联系“母亲”和“福祥妈”的言行,说说对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我的母亲不知我去干啥,应声湿闷,仿佛一把还没晒干的柴塞进灶膛里发出的声音。门吱扭一声,福祥妈苍老的身影没进了一团黑里,什么也看不清,只觉得一团浓重的黑在搅动着这个乡村即将来临的夜。17. 作者在第节中写到“两把锄头扔在那仿佛弃物,锄头的豁口上沾满了陈年的土圪瘩,锄柄不仅落满了灰尘,而且十分的糙手”,又在第节中强调“我提起锄头在灯下看了好一会儿,用手去试了试锄头的豁口,钝得很”他找遍村子,寻不到一把锃亮的锄头。请你思考作者赋予“锄头”的独特意义。18. 文学评论家雪弟先生评论此文:“锄头这件物件灵动无比,有着丰富的人性。樵夫是通过回望乡村物事深情追忆远去的乡村生活。”请你在文中找出表现“灵动无比,有着丰富的人性”、“表现远去的乡村生活”的句子(至少2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答案】15. 纳闷失落失望他们几家也没有上好的锄头 16. 声音沉闷,行动迟缓,表现两位母亲的衰老和对农事的无奈,同时也表现现在乡村失去了曾经的活力,而变得荒芜和衰老。 17. 豁口上沾满了陈年的土圪瘩,锄柄不仅落满了灰尘,而且十分的糙手,钝得很的锄头象征着乡村壮年劳力的流失,乡村耕作生活被抛弃,只留下极少数的老年人待弄庄稼,致使乡村的荒芜与荒凉。而锃亮的“锄头”象征的生活是作者熟悉的回忆,作者此时已找不准让记忆回家的路,作者熟悉的记忆湮没在了历史深处,也因此而生惆怅之情,沧桑之感慨。 18. 例:“快抹黑时,锄头们再锋利再能干也都会回家的,锄头们从来不蛮干”,写出了宁静的乡村生活,依时、依季节耕作,遵循自然,从容生活。“隔个时辰锄头也会迈过两垅麦子地聚在一块歇歇,点根烟”写出了热情、纯朴,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人情浓,乐趣多。与焦躁、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不同。【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据第段“我站在地垄上张望,杂草蔓延,杂草呼啦啦地摇曳,我想应该有柄锃亮锃亮的锄头来收拾它们。坡地里,还有那片被乡村小道分成两大片的地里都没一个人影。怎么会没一个人影呢。我纳闷”可知,此时“我”的心情是:纳闷;据第段“我走了大约二里地远,一把锄头也没遇着。走到九根家屋前时,还是没遇到一柄锄头,我心里头咯噔一下,仿佛看见心头长满杂草”和第段“转了一圈我失望了”可知,走到九根家屋前,一把锄头没遇上,“我”感到失落失望;据第段“我愣愣地立在福祥他们家的门口。他们几户人家也没有什么上好的锄头”和第段“我在那个巴掌大的空地上愣着”可知,福祥他们几家也没有上好的锄头。【16题详解】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理解。本题需联系“母亲”和“福祥妈”的言行理解,从全文内容来看,叙写了心目中那个充满包容、充满活力的乡村不见了,“湿闷”写自己的母亲的声音沉闷,写出了母亲年纪大了,声音也变得低沉、冗慢,表现出母亲的衰老和对农事的无奈,“搅动”则是对福祥妈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福祥妈妈因年纪大而行动缓慢的特点,两个词从言行方面表现了两位老人行动不便,更不要提去田地里做活了,表现了两位母亲的衰老和对农事的无奈。也从两位老人的身上,侧面看出了乡村现在已经失去了活力,变得荒芜和衰老。【17题详解】本题考查象征手法的赏析。根据文章第段“从城里回到这个村庄时,太阳在头顶上明晃晃的。村庄的地垄上没有看见一柄锄头在移动,也没有看见一柄锄头啃进地头上的泥土在歇息”等内容分析及第段的“你想想,一个无缚鸡之力的男人或者说女人,有谁能把一柄锄头侍弄得闪亮,有谁能把那锄柄握捋得油亮”可知,第节中写到的“锄头”及第自然段中的“转了一圈我失望了,我愣愣地立在福祥他们家的门口,他们几户人家也没有什么上好的锄头,锄头的豁口也是经年没有打磨,钝得很”等语句分析,表面写出锄头被长期闲置不用的景象,实际上是写出乡村壮年劳力的流失,乡村耕作生活被抛弃,只留下极少数的老年人待弄庄稼,致使乡村的荒芜与荒凉。钝得很的锄头象征着乡村壮年劳力的流失,人们放弃了耕作去寻找其他的工作。而他找遍村子,寻不到一把锃亮的锄头,这里“锃亮的锄头”还象征着过去熟悉的农村生活,因而产生了惆怅、沧桑的感慨。作者遍寻全村也没找到记忆中“锃亮的锄头”,更找不准让记忆回家的路,作者过去所有熟悉的记忆早已湮没在了历史深处,让作者生出惆怅之情,沧桑之感慨。【18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及理解相关语句的能力。此题题干中的“灵动无比,有着丰富的人性”可知一定要找把锄头当作人来写的语句,“表现远去的乡村生活”实际上表现了过去乡村人的有规律、从容的生活特点。在文章中找出这些语句进行分析即可。如文中第自然段中“快抹黑时,锄头们再锋利再能干也都会回家的,锄头们从来不蛮干”和“所以,我知道天一擦黑,锄头们就抬腿回家”两句,赋予锄头人的灵性,为我们描绘了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图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遵循自然的规律,从容工作、从容生活。又如第段“隔个时辰锄头也会迈过两垅麦子地聚在一块歇歇,点根烟”用锄头指代劳作的人们,写出了农村人的热情、纯朴,农村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人情浓,乐趣多。这一切都与焦躁、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不同,令作者怀念。第三部分 写作(60分)19. 作文。生活中,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字。其实,有的数字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而有的数字,又不只是一个数字。请以“只是一个数字”或“不只是一个数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答案】例文1:只是一个数字教室里,气氛紧张而压抑。同学们都低着头,紧紧盯着手中的试卷,偶尔有几声轻微的叹息声响起。我也不例外,手中紧紧攥着那张刚刚发下来的数学试卷,上面鲜红的数字刺痛了我的眼睛——59分。 在我的眼中,这个数字仿佛变成了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从来没有考过这么低的分数,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我开始胡思乱想,想到父母失望的眼神,想到老师严厉的批评,想到同学们的嘲笑……我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回到家,我把试卷递给父母,然后默默地低下了头,等待着他们的责备。然而,父母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生气。他们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没关系,这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什么,重要的是你要从这次失败中吸取教训,下次努力考好。” 父母的话让我感到十分意外,也让我陷入了沉思。是啊,这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它并不能代表我的全部。我不能因为这个数字而否定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我想起了自己为了这次考试付出的努力,每天晚上都认真复习,做了大量的练习题。虽然这次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但是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从那以后,我不再过分纠结于那个数字。我开始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下次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早早地起床,背诵英语单词和语文课文。上课的时候,我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我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认真完成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终于,又一次考试来临了。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认真答题。当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让我满意的数字——95分。这个数字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但我也知道,这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它代表着我过去的努力和付出,但并不能代表我的未来。我要继续努力,不断进步,创造出更多让自己满意的数字。例文2:不只是一个数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我静静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手中紧紧地握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我和爷爷的合影,照片的右下角有一个日期——2018年7月15日。对我来说,这个数字不只是一个数字,它承载着我和爷爷之间的深厚感情和珍贵回忆。2018年的那个夏天,是我最难忘的一个夏天。爷爷生病了,住进了医院。我每天都会去医院看望爷爷,给他带一些他喜欢吃的水果和点心。爷爷总是笑着对我说:“乖孩子,爷爷没事,你不用担心。”可是,我从爷爷苍白的脸色和虚弱的声音中,知道爷爷的病情很严重。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去医院看望爷爷。爷爷躺在病床上,闭着眼睛,脸色更加苍白了。我轻轻地叫了一声:“爷爷。” 爷爷慢慢地睁开眼睛,看到是我,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坐在爷爷的床边,握住爷爷的手,说:“爷爷,你快点好起来吧,我想和你一起去公园玩。” 爷爷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好,等爷爷好了,就带你去公园玩。”然而,爷爷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在那个炎热的七月,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我无法接受爷爷已经离开我的事实,我哭着喊着:“爷爷,你不要走,你不要离开我。”从那以后,每当我看到照片上的那个日期——2018年7月15日,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悲伤和思念。这个数字不只是一个数字,它是爷爷离开我的日子,它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但是,这个数字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让我懂得了生命的宝贵和脆弱。如今,我已经长大了,我知道爷爷虽然离开了我,但是他的爱永远陪伴着我。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爷爷的笑容和鼓励,我就会充满勇气和信心。我相信,爷爷在天堂里看着我,他会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2018年7月15日,这个数字不只是一个数字,它是我和爷爷之间的纽带,它是我心中永远的回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题目一:《只是一个数字》1.审题立意。题目 “只是一个数字” 强调数字的单纯性和客观性,不赋予其过多的情感、象征等附加意义。立意可以围绕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不被数字所带来的表象或压力所左右。可以探讨数字在某些情况下仅仅是一种量化的符号,不应成为我们评判事物、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例如,考试成绩的数字不应决定一个人的全部价值;商品的价格数字也只是一个标签,不能完全代表商品的真正价值。立意可以从客观看待数字、不赋予数字过多主观情感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出发,表达一种理性、平实的生活态度。2.选材构思。可以写在数学运算中的数字,如在做数学题时,数字就是纯粹的计算符号,没有额外的含义。描述自己解题的过程,突出数字在数学领域的客观性。以购物场景为例,商品的价格是一个数字,但对于只关注商品本身实用价值而不被价格所影响情绪的人来说,这个数字就只是一个数字。讲述自己理性购物的经历,强调不被价格数字左右消费决策。 3. 统计数据中的数字,如人口数量、经济增长数据等,从宏观的角度看待这些数字只是反映某种客观情况,而不赋予它们过多的情感色彩。 题目二:《不只是一个数字》1.审题立意。“不只是一个数字” 意味着这个数字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情感、故事或象征意义。审题时可以思考某个特定数字在生活中的特殊意义,它可能代表着一段难忘的经历、一种深厚的情感、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等。立意可以从数字所承载的价值和意义出发,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对历史的铭记、对情感的珍视等。 2.选材构思。1. 选择生日数字,如“19950815”,讲述自己在这一天出生,这个数字对于自己和家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代表着生命的开始、家人的期待等。 2. 以奥运会举办的年份数字为例,如“2008”,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民族的自豪和体育精神的弘扬。可以描述奥运会期间的精彩瞬间和人们的热情,体现这个数字的重大意义。3. 古老建筑上的年份数字,如“1668”,通过研究这个数字背后的历史,了解到这座建筑在那一年建成,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从而表达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在文章结构上采用对比的方式,先写数字在某些情况下“只是一个数字”,然后通过具体事例转折到数字“不只是一个数字”,使文章层次更加丰富,主题更加鲜明。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