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23-10-28·20页·298.3 K

第一课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

侯国,保卫周王室

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层层分封

作用: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

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

(3)礼乐制度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

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

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贯穿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条主线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

一、西汉

(一)七国之乱

1、原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

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

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二)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

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

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也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

分土地成为列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对地

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3、作用:

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

(注意与经济和文化相联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上是

由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所决定的;而经济上“重农抑商”也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产生的。)

二、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

兵自重,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三、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宋太祖改革(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统兵权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削弱了宰相权力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

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第四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贯穿中国古代史的第二条线索: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枢密院——负责军事

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二、明朝皇权的加强

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由于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时期来源:高三答案公众号

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注意:“票拟”和“批红”

三、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

员品级不高,

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

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

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四单元:第十三课鸦片战争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形成大约60年左

右时间,形成过程中有四个关键点:

1、1840年,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

2、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程度加深。

3、1894年,甲午战争签定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一、鸦片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扩大

海外市场和获取原材料,

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但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沉重打击英国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鸦片贸易,

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2、虎门销烟

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

府开始禁烟,

1839年发生了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4、结果: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5、《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贸易)

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

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6、影响

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及启示】模块P52页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在华利益

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改约

2、过程

第一阶段:1856——1858年《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1859——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内容

(1)《天津条约》内容

开放10个通商口岸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外国军舰、商船可自由在沿海、沿江口岸航行

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2)《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给英国

4、影响

中国领土与主权被进一步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清政府权利结构发生变化

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十五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中日甲午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基本国策。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

国内市场狭小,日本需

要从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因此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具体原因:日本国内爆发了经济危机。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开始的标志:日本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甲午战争开始。

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领土主权)

赔偿日军军费两亿两白银(是中国财政不堪重负)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最里面为重

庆)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列强对中国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变化,影响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是《马关条约》所有条款中危害最严重的一项)

4、《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通过内容分析可以得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是:三国干涉还辽。三国指俄国、德国和法国)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财政的负担,使之不得不转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

和经济。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潮。

借口:“救助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

2、危害: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第十六课辛亥革命

一、原因:1、根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盾)

2、直接: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挽救危机的骗局(阶级矛盾)

二、革命准备工作

1、组织基础

1894年,兴中会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

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

民主义”。

【重点问题突破】“三民主义”解析

(1)内容:

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推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

(比维新派的兴民权的思想先进:民主共和国比君主立宪先进)(解决了封建主义与人民

大众之间的矛盾)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2)评价:

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

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推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大汉族主义。

没有提出“反帝”目标。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1)内容: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要不建立共和政体(根本不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

(2)作用: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3、军事基础:武昌起义前最著名的起义:黄花岗起义。

4、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武昌起义

1、概况: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在武昌发动起义。

2、结果: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3、意义: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四、中华民国成立

1、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归全体国民所有(实质: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

国民一律平等,享有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

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为了限制袁世凯)

(2)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五、袁世凯夺权

1、原因:帝国主义支持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软弱与妥协

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2、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条件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

袁世凯接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1912年2月,清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政府统治的结束。

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

六、失败原因:1、主观(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模块四点)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七、评价

1、积极: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000

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局限性: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

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

第十七课五四爱国运动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具体原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直接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二、过程

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时间1919年5.4——6.31919年6.3日之后

活动中心北京上海

运动主体学生工人阶级

斗争方式罢课“三罢斗争”

【要点解析】

1、五四运动最具概括性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在五四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五四运动后期

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这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一个

重要标准。

三、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仅仅是初步:因为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1、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来源:高三答案公众号

2、罢免了张宗祥、陆宗舆和曹汝霖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这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拒绝签订列强条约)

四、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

动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用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6、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蒙了人民的思想,为革命准备了力量。

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

项目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根本不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目标不同民主共和国人民民主共和国

革命深度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革命纲领彻底,广泛发动群众

结果任务没有完成,以失败而告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胜利而告终

第二十一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条件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考点】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标志: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重点问题突破】中国共产党“一大”

(1)地点:现在上海法租界,最后一天到了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2)内容:

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成立领导机构中央局。

(3)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中国共产党“二大”

(1)时间:1922年7月

(2)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现阶段奋斗目标(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

【分析】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深刻认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情和社会本质(中国半殖民

地般封建社会性质)的基

础上提出的,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

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反对资产阶级的,而中国国情决定资产阶级是可以团结和争取

的势力)。

二、中国工人运动(1922——1923年)

1、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1921年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1922年开始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这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

起点,

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为终点。

3、经验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三、国民革命

1、开始的前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重点问题突破】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过程

(1)1923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革命统

一战线。

(2)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3)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

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国公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民革命的开始: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推动下,以“国民大革命”为口号,以反对军阀和

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

性革命运动开始。

3、高潮:1926年,北伐

4、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共第

一次合作的失败,

也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5、教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进行武装斗争。

四、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意义: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

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

针。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

了巨大贡献。

3、井冈山道路

(1)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地点:湘赣边)

(2)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

【注意】结合课本“从1928——1930年”那段小字内容,了解建立了一系列根据地的核心是

赣;结合课本《红色根

据地形势图》分析得出根据地主要是在南方,原因是受北伐的影响。

(3)井冈山道路(也叫“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含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三要素: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评价:井冈山道路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

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标志: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五、红军长征

1、原因: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重要原因: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解析】“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队中国的入侵,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

策,主张对外对日军进攻

步步退让,对内积极反共。

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长征的实质:红军的战略转移

4、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纠正了中共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